拍出會說故事的人文攝影:觀察社會 X 策畫主題 X 接近現場 (Lens on Life: Documenting your world through photography)
蘿柏絲(Stephanie Calabrese Roberts) 著、薛芷穎 譯
- 出版商: 木馬文化
- 出版日期: 2014-03-04
- 定價: $450
- 售價: 9.0 折 $405
- 語言: 繁體中文
- 頁數: 192
- ISBN: 9865829886
- ISBN-13: 9789865829889
-
相關分類:
設計攝影 Photograph
下單後立即進貨 (約5~7天)
買這商品的人也買了...
-
$690$587 -
$780$616 -
$960$912 -
$590$460 -
$400$380 -
$420$357 -
$540$459 -
$580$458 -
$940$700 -
$480$374 -
$380$300 -
$480$408 -
$620$484 -
$580$458 -
$520$468 -
$650$514 -
$690$538 -
$420$332 -
$580$458 -
$680$578 -
$550$435 -
$520$406 -
$490$417 -
$580$458 -
$480$408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內容簡介>
拍攝瞬間的精采,你需要等待和運氣,
但拍出感人、有故事的人文攝影,你需要事先詳盡的規畫!
國家地理雜誌、馬格蘭通訊社攝影師和你分享人文攝影的構想。
各種人生故事在我們四周上演,為什麼總是沒辦法找到你的攝影主題?不需要漫無目的在街頭隨意拍攝,只要做好基本的事前規畫,你一定也能拍出充滿故事的主題系列作品!
主題式的系列攝影作品會說故事,它們能傳達主角在這段期間的經歷,也能記錄社會事件的演變。當你在生活中發現主題後,該如何開始你的拍攝計畫呢?在拍攝了許多照片後,該如何挑選最具有連續性又不重複的作品呢?
本書作者採訪多位著名人文紀實攝影師發現主題和拍攝的歷程,包括馬格蘭通訊社攝影師、「國家地理」雜誌特約攝影師等人。從他們如何走入攝影這圈子,怎樣從生活中找到主題,到接受雜誌委託時使用哪些拍攝手法,才能拍出一張張吸引人且會說故事的人文攝影作品,都有第一手最真實的資料。
除了透過大師的作品啟發你的想像外,本書亦教你如何找到常人所忽略卻非常有張力的視角,如何結合背景讓影像故事更明確,更有具體的系列主題拍攝規畫教學,引領你展開你嚴肅看待的人文攝影主題。
無論是單張作品,或是系列影像,本書從構圖細節,到作品的系列性都作了詳盡的解說,讓你也能拍出會說故事的人文攝影主題作品。
透過這本書,你將:
◎增進你對紀實攝影的了解
◎跟隨全球最具才華的紀實攝影師學習
◎突破創意極限,用嶄新方法拍攝
◎探索各種影像處理技術,輔以各式範例,提升紀實實力
◎擬定紀實攝影計畫,並規劃執行方法
本書攝影名家精采格言:
紀實攝影的主題不盡然是沉重的。你所經歷的任何東西都可以成為主題。
──Beth Rooney
我也許找得到精采瞬間,也可能找不著。但如果我太刻意去找,很可能什麼也找不著。
──Sion Fullana
就紀實工作和新聞來說,我們必須提出解決方案,光是呈現問題已不再足夠。
──Ed Kashi
你要懂得怎麼從平凡的事物,拍出好的照片。這樣的照片才更了不起,畢竟讓日常生活變得有趣,是攝影最大的挑戰。
──John Loengard
規規矩矩的話,藝術多沒意思。
──Elizabeth Fleming
<目次>
導論 關於紀實攝影與本書宗旨
透過紀實攝影,能捕捉具歷史意義的瞬間、揭露隱而不宣的東西,平時遙不可及的人、地、經驗,也能因此拉近距離,還能塑造(或粉碎)我們的感知、真真切切去觀察人類。這本書可當作旅途良伴,一步步將逐漸開展的人生記錄下來。
第一章 大師的攝影之路和拍攝手法
讓我們來到鏡頭後方,更進一步認識何為紀實攝影,並汲取靈感。追尋他們邁向攝影之路的點滴,傾聽他們的靈感泉源,思索其視界何以與眾不同,一同探索並學習他們的手法。
第二章 視角、背景都是作品說故事的攝影元素
無論是眼前看到的事物,或選擇在照片中呈現什麼,不知不覺中,都會受一個人的視界所影響。什麼會吸引你的目光?你能否挖掘攝影主題的背後意涵?你的影像透露出多少你的訊息?多多嘗試拍攝、處理、展集照片,藉紀實攝影激發你的創意、找出你獨具一格的視界,同時又不失逼真。
第三章 找到主題,規畫你的人文攝影系列
既然現在的你躍躍欲試,準備構思可行的紀實計畫,我們規劃了一系列步驟和程序來引導你,幫助你擬定並執行紀實計畫。不論你想前往遠離塵囂的地方,還是直接在街頭進行都可以。
第四章 超越極限,讓拍攝對象引導你
計畫擬定並規劃完成後,總算可以開始拍攝了。等等!沒這麼快。別急著把相機拿到眼前,不妨先多多體驗紀實工作,敞開心胸、培養超越極限的勇氣,讓拍攝對象引導你。
<內文試閱>
洛恩加德(John Loengard)的攝影之路
「十二歲時與母親的一場談話,我直到現在還記得。外公曾就讀耶魯,母親希望我也去耶魯,能當作家就更好了。她希望我能記住,未來可以考慮從事藝術工作。」
一九四五年,十一歲的洛恩加德愛上了相機。他父親是工程師,十分熱愛相機,也會攝影,不過洛恩加德說,父親的技巧僅限於請拍攝對象往後站三公尺、笑一個。二次大戰結束不久,父親買了台新的柯達Rangefinder 35連動測距相機取代原本戰前一九三五年款的折疊式旁軸相機Retina。家住紐約市上東區,父親把浴室改裝成暗房,教年幼的他沖洗底片。
洛恩加德小時並不覺得自己有創意。「我不會畫畫。以前班上有個叫斯坦的男生,就會畫日本戰鬥機之類的,而且畫得很像,後來就走廣告業了。我非常欣賞他的才華,那是我沒有的。我只會塗鴉亂畫。因此,學會用相機,對我來說簡直是一大福音。」洛恩加德回憶道,「看到相紙泡在顯像劑中,影像逐漸浮現,就像奇蹟。」
在艾斯特中學(每年有百分之八十的畢業生會進哈佛,在當時頗具盛名)就讀高一時,洛恩加德把攝影當作空暇時的嗜好,但卻找不到激發靈感的主題,十分沮喪。「老是拍建築物或雲朵,早就膩了。」高二時,校內負責半周報的同學請他拍張足球校隊隊長的照片。「我發現幫這份報紙拍照時,我可以大剌剌走進球場,直接對這名校園大人物說:『能不能幫我踢個球?』突然間,我與人群產生連結,也有了充分理由說服他們讓我拍照。」
出身中上階層家庭、家中三個孩子裡排行老么,洛恩加德的求學路程不負家人期盼,在非自願下跟隨哥哥進了哈佛。他滿腦子只想拍照,還擔任哈佛校刊「哈佛深紅報」及哈佛校友雜誌的攝影師。「在當時,不少校友雜誌都仿效『生活雜誌』的作法,透過圖片故事為校友呈現當時的大學生活。『哈佛校友會會刊』用了多名紐約黑星圖片社的著名專業人士,而且付費。收到他們的錢後,我不時覺得自己將來能靠拍照維生。」
一九五六年,洛恩加德大四,「生活雜誌」駐波士頓分社社長賈維斯給了他第一個案子。自哈佛畢業時,洛恩加德認為自己想建立的風格,是介於卡提耶-布列松的平面構圖,以及尤金史密斯的深景深照片之間,兩位都是他崇拜的攝影師。他花了六到七年的時間,「學習怎麼用相機橫幅拍攝臉孔,臉要怎麼裁切才不會影響美觀或礙眼,反而更賞心悅目。」洛恩加德後來陸續接了好幾件「生活雜誌」的案子,但他坦言這近十年來「我對自己的成果不甚滿意。我還沒建立自己的風格。」
靈感
一九六一年起,洛恩加德擔任「生活雜誌」內部攝影師,他記得過了三年後才找到自己的風格。「那時巴西有幾名將軍發起一場寂靜政變,我被派去報導。那天烏雲密布,什麼也不能做,於是我來到里約熱內盧的科帕卡巴納灘,坐在咖啡館內,就在這時,一名孤零零的男子沿著海灘朝我這邊走來,而我則做了件極為反常的事:走過去拍他。場景有點老套,既不戲劇化,也沒讓人眼睛一亮,卻有種非常清楚的感覺,彷彿一切都聚焦了。在紐約看到出刊的雜誌時,我對自己說:『這就是你的風格!』我好驚訝,這種風格,不是我硬要強加在拍攝對象身上的。我只是要尋找一個時機點和構圖,使背景跟前景一樣重要,讓畫面中的抽象形狀能自行在相紙上平衡。後來發現這效果屢試不爽,值得探索,我就都這麼拍。」
洛恩加德的靈感來自於仔細觀察並描繪拍攝對象的「真實模樣,而不是理想中的模樣」。他也拍過許多名人。洛恩加德能以高超技巧,將拍攝對象(鼎鼎大名和名氣不太響亮的都有)描繪得妙趣橫生,一般人忽略的神情,在他描繪下流露出一絲脆弱。他總能以宛轉的方式呈現陌生、突兀或略顯尷尬的一面,讓我們對那瞬間產生好奇,進而與他的拍攝對象產生連結。他大多數的影像,都自然不造作,然而對拍攝對象情境中的背景要素和有趣形狀(包括大自然及人類)有極高敏銳度,因而賦予該瞬間韻律和平衡感。
手法
從事新聞這一行,讓洛恩加德得以接觸各形各色值得記錄的拍攝對象。「有些攝影師會站在街角,看著數以百計的都市人來來往往(我當然也幹過這種事)。行人說話或舉手投足間,都散發自己獨特的風格,有一大群拍攝對象任君挑選。幫報紙或雜誌拍照的好處是你不必老待在街頭,可以走進別人家中,看人家在做什麼。他們可能只是閒站在一旁,或有說有笑,他們會讓你看,並非把你當朋友,也不是因為你是多了不起的攝影師,只是因為他們覺得有刊物注意到他們了。人都喜歡被注意。他們樂於當你的拍攝對象。」
回顧拍過的名人肖像,包括披頭四、瑪克蓮夢露、歐姬芙、雷根及卡特總統,及美國黑人詩人安吉羅等,洛恩加德說:「正式拍攝前,我常會幻想要拍出怎樣的照片。但後來發現拍到的總是跟想像的不同。然而,幻想能給我觀點。找到跟幻想中一樣有趣的東西時,我才著手拍攝。艾森斯塔特說的沒錯:『沒看到畫面,就別急著從袋裡掏出相機。』」
一九八七年,「生活雜誌」派洛恩加德去拍攝美國畫家歐姬芙,地點是她新墨西哥州聖塔菲附近的家,任務是要完成一則「小故事」。卡希、哈爾斯曼及紐曼等攝影師不久前才拍過她。洛恩加德說:「他們拍的照片非常棒,我全都看了,也發誓絕不能拍出一樣的照片。無論結果如何,我都要來點不一樣的。」洛恩加德抵達歐姬芙新墨西哥州阿比克的家中時,她第一個問題是:「要拍多久?」
「我說:『可能要三到四天。』
「她說:『為什麼?他們不是只計畫做個小故事嗎?』話是沒錯,但『生活雜誌』就愛不按牌理出牌。
「『要看照片拍得怎樣。』我這麼告訴她。她說:『我們再看看吧。』她在鬼牧場有第二個家,便載我過去用午餐。她聊起自己散步時殺過好幾響尾蛇,還掏出幾個小火柴盒,裡頭裝滿了響板,十分得意。我問能不能放在桌子上讓我拍幾張照。我的態度十分畢恭畢敬。她說:『當然好。』
「我當時心想,有必要讓她知道我要拍的東西,會跟紐曼、哈爾斯曼及卡希感興趣的方向有些不同。我也猜想,她應該希望『生活雜誌』的讀者知道,她可是殺響尾蛇的箇中高手。」
「生活雜誌」要他拍「圖片故事」,洛恩加德必須拍幾張歐姬芙的照片,透過一些平日作息,呈現她較不為人知、令人驚喜的一面,像是讀信、寫信、散步,或幫狗狗梳毛。
「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如果你覺得接下來拍不到有趣的照片,千萬別跟拍攝對象坐在那無所事事。你的時間有限,每次『喀嚓』一聲按下快門,拍攝對象都會覺得你肯定是拍到好照片了,何必繼續拍?所以,你要好好把握和拍攝對象相處的每一刻。」
第一天午餐過後,洛恩加德說要離開一下,想開車到處晃晃,了解一下這地方。歐姬芙說她每到早上和傍晚都會散步半小時,於是他約好明早天亮後回來,然後與她共度一天。他隔天上午依約回來,傍晚也陪她散步。
歐姬芙當年七十八歲,洛恩加德將拍好的影像交給「生活雜誌」,編輯很滿意。原先預期只做個「小故事」,但編輯認為預留的版面放不下所有影像,決定延後刊出,等版面足夠再把它做大。十八個月後,洛恩加德拍攝的歐姬芙照片,竟整整擴大為十頁版面;不只如此,「生活雜誌」決定要讓歐姬芙當封面人物,並引述幾句她說的話。因此,洛恩加德又回到鬼牧場,補拍封面照片(當時他還不太知道該怎麼拍),這次多了「生活雜誌」編輯席柏琳同行。
「這次換席柏琳採訪她,我建議到屋頂去。老是坐在那,我覺得好無聊。我一直認為,採訪過程中拍照是不明智的,因為拍攝時一定會專注於畫面外的某個東西,而觀者也老是揣度他們看到什麼。而且他們說話時會有一些奇怪的姿勢,嘴巴也會歪斜。那次我真的覺得無聊至極,才決定要拍張史上最不對稱的照片,讓她坐在畫面左側,右側只有一片空蕩蕩的天空作為平衡。結果還不錯!她看上去似乎在思考些什麼,實際上卻沒有。她只是縮著身子,聆聽問題,準備比手勢。」後來這張成了封面照。
視界
洛恩加德著手進行案子(他很討厭這字眼)時,總是會做逆向思考。他喜歡用意料不到的方式來揭露拍攝對象,從他為「生活雜誌」拍的許多著名肖像即可見一斑,譬如一九六四年拍攝的披頭四肖像,就是當時寒流來襲,團員在酷寒的泳池中,邊唱歌邊涉水時拍下的。
「我一向覺得很妙的是,你雖然會去想像期待中的樣子,但真正去做的時候,你又偏偏不會依樣畫葫蘆。不見得是要唱反調,但就是會來點不一樣的。我最無法忍受別人建議我:『這個拍攝對象應該這樣拍。』我做不到。我真的做不到。所以我要不回答:『我不這麼認為,謝謝!』要不就掉頭走開,做點不一樣的。這麼進行案子才有趣。」
<作者簡介>
蘿柏絲
屢獲大獎的紀實攝影師、作家,創辦LittlePurpleCow公司。著有《談iPhone攝影學的藝術:手機創造力入門》,並與人合撰《攝影心世界:用心觸動每一次快門》。這兩本書皆譯為多種語言出版。她的攝影與書寫作品刊於www.life.com、www.forbes.com、「數位攝影」雜誌、「攝影師i」雜誌,及美國媒體攝影師協會出版之「ASMP公報」。
二○○九年,蘿柏絲(搭擋是「快門姐妹」攝影部落格格友黎蔓)獲得「說出你夢想中的案子」全球攝影比賽大獎,該比賽由微軟及聯想贊助。她憑此獎項,展開前往盧安達、坦尚尼亞及尼泊爾等偏遠地域的旅程,從智慧及膽識過人的變革者、盧安達大屠殺倖存者和難民身上,捕捉並分享希望的影像與故事。隨著「描繪希望」計畫告一段落,她在二○一一年一月成立非營利組織Lens on Life機構,以期為身處全球物質匱乏區域的孩子及年輕人,提供紀實攝影教育及資源。
<譯者簡介>
薛芷穎
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畢業,白天是疲於奔命的上班族,晚上是三癡:書癡、譯癡、咖啡癡。現為出版社、藝廊、大愛電視台、大學院校等特約譯者,譯有《逃離德黑蘭》、《在島上》等書,並為薛保瑕、夏一夫、李奇茂、蕭長正等藝術家翻譯畫冊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