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電子線路創新訓練教程

田磊,劉智芳

  • 出版商: 電子工業
  • 出版日期: 2025-02-01
  • 定價: $276
  • 售價: 8.5$235
  • 語言: 簡體中文
  • 頁數: 234
  • ISBN: 7121452685
  • ISBN-13: 9787121452680
  • 下單後立即進貨 (約4週~6週)

商品描述

本書從電子通信的全過程出發,在全面系統地介紹通信電子線路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的基礎上,引入對應的實驗內容。全書包括兩大部分,分別是理論基礎模塊及實驗模塊。其中,理論基礎模塊主要講解通信電子線路的基本理論,為後續實驗做理論鋪墊;實驗模塊分兩部分講解,分別是基礎實驗和綜合實驗。可以通過基礎實驗部分檢驗前期理論學習的成效,綜合實驗部分旨在提升讀者對通信系統的整體認識,並理解本書在通信系統中的位置及適用領域。本書以通信電子線路的實驗測試為出發點,從通信過程的角度討論了各章節的內容及其在通信系統中的作用,便於讀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建立通信電子線路在通信過程中的重要意義。編者力求取材廣泛,註重實際測試及最新技術的引入,重點突出,主要圍繞基本原理和方法進行講授,避免煩瑣公式的推導,註重理論與實驗的聯系,進而加深讀者對相關結論的理解。本書內容通俗易懂,層次清楚,推導簡明扼要,可滿足不同層次讀者的需求。本書可作為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等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相關專業科研及工程人員的參考書。

目錄大綱

目錄

理論基礎模塊
第1章 緒論 2
1.1 無線電通信技術 2
1.1.1 無線通信系統的組成和特點 2
1.1.2 無線電發射和接收機的基本組成 6
1.2 電子通信系統的組成 7
1.3 本課程的特點與學習安排 7
思考題與習題 8
第2章 信號的選頻與濾波 9
2.1 概述 9
2.2 串聯諧振迴路 9
2.2.1 諧振阻抗、諧振頻率與品質因子 9
2.2.2 諧振曲線、相頻特性曲線和通頻帶 11
2.3 並聯諧振電路 13
2.3.1 阻抗及諧振頻率 13
2.3.2 諧振曲線、相頻特性曲線和通頻帶 14
2.4 濾波器概述與設計 16
思考題與習題 17
第3章 信號產生電路 18
3.1 概述 18
3.2 反饋振盪器 19
3.2.1 反饋振盪器的原理 19
3.2.2 反饋振盪器的組成 19
3.2.3 反饋振盪器的平衡條件與起振條件 20
3.2.4 反饋振盪器的穩定條件 22
3.3 頻率穩定問題 25
3.3.1 頻率準確度與頻率穩定度 25
3.3.2 不穩定因素分析 26
3.4 反饋式LC振盪器電路 27
3.4.1 三端式振盪器的組成原則 27
3.4.2 電感反饋式振盪器 28
3.4.3 電容反饋式振盪器 30
3.4.4 改進型電容反饋式振盪器 32
3.5 晶體振盪器 33
3.5.1 石英晶體的特性與等效電路 34
3.5.2 並聯型晶體振盪器 35
3.5.3 串聯型晶體振盪器 37
思考題與習題 38
第4章 振幅調制與解調 40
4.1 概述 40
4.1.1 調制簡述 40
4.1.2 檢波簡述 41
4.2 調幅波的性質 42
4.2.1 調幅波的分析與表達式 42
4.2.2 頻譜與功率關系 44
4.2.3 雙邊帶信號和單邊帶信號 46
4.3 振幅調制電路 50
4.3.1 單個二極管和平衡電路調幅 51
4.3.2 二極管環形電路調幅 53
4.3.3 SSB信號的產生和傳輸 54
4.4 調幅信號的解調 55
4.4.1 二極管峰值包絡檢波的原理及要求 56
4.4.2 二極管峰值包絡檢波器的幾個質量指標 57
4.4.3 乘積型同步檢波 61
思考題與習題 62
第5章 角度調制與解調 65
5.1 概述 65
5.1.1 角度調制 65
5.1.2 鑒頻器 66
5.2 調角波的性質 67
5.2.1 調角波的數學表達式 67
5.2.2 調角波的頻譜與帶寬 69
5.2.3 間接調頻與間接調相 73
5.3 變容二極管調頻 74
5.3.1 變容二極管的特性 74
5.3.2 變容二極管調頻原理 75
5.4 調頻信號的解調 77
5.4.1 簡述 77
5.4.2 失諧迴路斜率鑒頻器 77
5.4.3 比例鑒頻器 79
5.5 互感耦合相位鑒頻 83
思考題與習題 88
第6章 混頻電路 90
6.1 概述 90
6.1.1 變頻電路的概念 96
6.1.2 二極管平衡混頻 98
6.1.3 二極管環形混頻 99
6.1.4 晶體管混頻器分析 101
6.1.5 晶體管混頻器參數的求法 103
6.2 模擬乘法器構成的混頻電路 105
6.3 混頻器乾擾 107
6.3.1 交調乾擾 107
6.3.2 互調乾擾 108
6.3.3 其他乾擾和剋服乾擾的措施 109
思考題與習題 110
第7章 高頻功率放大器 112
7.1 概述 112
7.2 高頻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113
7.2.1 電路及特點 113
7.2.2 晶體管各極電流和電壓波形 114
7.2.3 功率關系 116
7.3 諧振功率放大器折線近似分析法 118
7.3.1 特性曲線理想化 118
7.3.2 集電極餘弦脈沖電流分解 119
7.3.3 動態特性與負載特性 121
7.3.4 各電壓對工作狀態的影響 124
7.4 高頻功率放大器的饋電電路 125
7.4.1 對饋電電路的要求 126
7.4.2 集電極和基極饋電電路 126
7.4.3 輸出迴路 128
7.5 晶體管倍頻器 130
7.6 高效功率放大器介紹 133
思考題與習題 134
第8章 高頻小信號放大器 136
8.1 概述 136
8.2 高頻小信號等效電路與參數 137
8.2.1 晶體管高頻參數 138
8.2.2 高頻小信號等效電路 138
8.3 晶體管諧振放大器 140
8.3.1 單調諧迴路諧振放大器 140
8.3.2 多級單調諧迴路諧振放大器 147
8.4 諧振放大器的穩定問題 148
實 驗 模 塊
第9章 放大類實驗 152
9.1 音頻功率放大器實驗 152
9.1.1 實驗目的 152
9.1.2 電路工作原理 152
9.1.3 實驗內容 154
9.1.4 實驗步驟 154
9.1.5 實驗儀器 155
9.2 雙調諧小信號放大器實驗 155
9.2.1 實驗目的 155
9.2.2 實驗原理 155
9.2.3 實驗步驟 158
9.2.4 實驗報告要求 159
9.2.5 實驗儀器 159
9.3 非線性丙類功率放大器實驗 159
9.3.1 實驗目的 159
9.3.2 實驗基本原理 159
9.3.3 實驗內容 159
9.3.4 主要技術指標與測試方法 163
9.3.5 實驗步驟 164
9.3.6 實驗報告要求 165
9.3.7 實驗儀器 165
9.4 集成選頻放大器實驗 165
9.4.1 實驗目的 165
9.4.2 AGC放大器的基本原理 166
9.4.3 實驗內容 166
9.4.4 實驗步驟 166
9.4.5 實驗報告要求 168
9.4.6 實驗儀器 170
第10章 混頻實驗 171
10.1 二極管雙平衡混頻器 171
10.1.1 實驗目的 171
10.1.2 實驗原理與電路 171
10.1.3 實驗內容 171
10.1.4 實驗步驟 171
10.1.5 實驗報告要求 174
10.1.6 實驗儀器 174
10.2 三極管變頻(選做) 174
10.2.1 實驗目的 174
10.2.2 實驗原理與實驗電路說明 174
10.2.3 實驗內容 174
10.2.4 實驗步驟 176
10.2.5 實驗報告要求 176
10.2.6 實驗儀器 176
第11章 發射與接收 177
11.1 模擬乘法器調幅 177
11.1.1 實驗目的 177
11.1.2 實驗原理與實驗電路說明 177
11.1.3 實驗內容 177
11.1.4 實驗步驟 179
11.1.5 實驗報告要求 181
11.1.6 實驗儀器 181
11.2 音頻信號調頻實驗 181
11.2.1 實驗目的 181
11.2.2 實驗原理與電路說明 182
11.2.3 實驗內容 182
11.2.4 實驗步驟 184
11.2.5 實驗報告要求 185
11.2.6 實驗儀器 186
11.3 三極管包絡檢波實驗 186
11.3.1 實驗目的 186
11.3.2 實驗原理與實驗電路說明 186
11.3.3 實驗內容 187
11.3.4 實驗步驟 187
11.3.5 實驗報告要求 187
11.3.6 實驗儀器 188
11.4 正交鑒頻實驗 188
11.4.1 實驗目的 188
11.4.2 實驗原理與實驗電路說明 188
11.4.3 實驗內容 188
11.4.4 實驗步驟 190
11.4.5 實驗報告要求 191
11.4.6 實驗儀器 191
第12章 幅度的調制與解調 192
12.1 調幅接收機實驗 192
12.1.1 實驗目的 192
12.1.2 實驗電路說明 192
12.1.3 實驗內容 192
12.1.4 實驗步驟 192
12.1.5 實驗報告要求 193
12.1.6 實驗儀器 193
12.2 中波調幅發射機的組裝與調試實驗 193
12.2.1 實驗目的 193
12.2.2 實驗電路說明 193
12.2.3 實驗內容 193
12.2.4 實驗步驟 194
12.2.5 實驗報告要求 194
12.2.6 實驗儀器 194
第13章 綜合實驗 195
13.1 基於鎖相環的本振源實驗 195
13.1.1 實驗目的 195
13.1.2 鎖相環的構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195
13.1.3 實驗內容 195
13.1.4 實驗步驟 199
13.1.5 實驗報告要求 200
13.1.6 課程設計及二次開發部分 200
13.2 增益可控射頻放大器實驗 201
13.2.1 實驗目的 201
13.2.2 增益可控射頻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01
13.2.3 實驗內容 201
13.2.4 實驗步驟 204
13.2.5 實驗報告要求 208
13.2.6 課程設計及二次開發部分 208
13.3 數字程控衰減器實驗 209
13.3.1 實驗目的 209
13.3.2 可控射頻衰減器的工作原理 209
13.3.3 實驗內容 209
13.3.4 實驗步驟 211
13.3.5 實驗報告要求 214
13.3.6 實驗儀器 214
13.4 LC 帶通濾波器實驗 214
13.4.1 實驗目的 214
13.4.2 LC帶通濾波器的工作原理 214
13.4.3 實驗內容 214
13.4.4 實驗步驟 217
13.4.5 實驗報告要求 218
13.4.6 課程設計及二次開發部分 218
13.5 聲表濾波器實驗 219
13.5.1 實驗目的 219
13.5.2 聲表濾波器的工作原理和電路結構 219
13.5.3 實驗內容 219
13.5.4 聲表濾波器的測試實驗步驟 219
13.5.5 實驗報告要求 221
參考文獻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