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數據官知識體系指南
上海市靜安區國際數據管理協會
- 出版商: 人民郵電
- 出版日期: 2024-09-01
- 定價: $719
- 售價: 8.5 折 $611
- 語言: 簡體中文
- 頁數: 390
- 裝訂: 平裝
- ISBN: 7115637733
- ISBN-13: 9787115637734
-
相關分類:
Data Science
下單後立即進貨 (約4週~6週)
買這商品的人也買了...
-
$301精益軟件度量-實踐者的觀察與思考
-
$480$379 -
$400$316 -
$250數據驅動:從方法到實踐
-
$680$578 -
$356走出硝煙的精益敏捷:我們如何實施 Scrum 和 Kanban
-
$400$316 -
$880$748 -
$320$288 -
$352落地敏捷:教練生存指南
-
$450$356 -
$534$507 -
$360$281 -
$534$507 -
$469數字化轉型2.0:數字經濟時代傳統企業的進化之路
-
$500$390 -
$594$564 -
$780$616 -
$650$507 -
$650$507 -
$600$468 -
$774$735 -
$650$507 -
$650$455 -
$680$537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首席數據官(Chief Data Officer,CDO)是數字時代的產物,它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以及在轉型成功後的數字經濟中,都會起到關鍵作用。本書旨在建立一套相對完整的關於首席數據官的知識體系,幫助讀者更好地參與數字時代的發展。
本書分為5篇。“第一篇 CDO概論”介紹CDO產生的背景、發展趨勢、主要職責、必備技能和工作路徑等。“第二篇 管好數據”講解CDO如何管理好數據,涉及數據戰略、數據治理、數據制度、數據標準、數據架構、數據質量、數據安全、數據合規、數據建模、數據集成、數據存儲、數據分析和挖掘、數據倫理、數據開放與共享等。“第三篇 做好轉型”講解CDO如何做好數字化轉型。“第四篇 建好團隊”講解CDO如何構建、領導和考核數據團隊。“第五篇 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介紹一些與數據及CDO相關的新技術、新模式和新業態。
作者簡介
上海市静安区国际数据管理协会是国际数据管理协会的中国分会,是数据管理和业务专业志愿人士组成的非营利协会,致力于数据管理的研究和实践,以及为数据管理从业人员提供交流平台。
目錄大綱
第 一篇 CDO概論
第 1章 CDO是數字時代的產物 2
1.1 CDO的定義 2
1.1.1 首席數字官 2
1.1.2 首席數據官 2
1.2 CDO產生的背景 2
1.2.1 《領導者數據宣言》 3
1.2.2 數據是生產要素 3
1.2.3 數據是數字經濟的基礎 4
1.2.4 數據管理是數字化轉型的前提 5
1.2.5 數據必須從IT中分離出來 6
1.2.6 誰來管理數據 6
1.3 國外CDO發展的狀況 7
1.3.1 國外CDO概念的歷史由來 7
1.3.2 國外與CDO相關的組織 7
1.3.3 國外與CDO相關的研究和著作 10
1.4 國內CDO發展的狀況 11
1.4.1 廣東省 11
1.4.2 浙江省 11
1.4.3 江蘇省 12
1.4.4 山東省 12
1.4.5 上海市 12
1.4.6 北京市 12
1.4.7 四川省 13
1.4.8 工業和信息化部 13
1.4.9 關於CDO的一些城市級政策 13
1.5 CDO發展的趨勢 14
1.5.1 全球CDO調研 14
1.5.2 CDO在我國的發展趨勢 15
1.5.3 中美CDO的比較:誰在推動數據管理工作 15
1.6 本章小結 16
第 2章 CDO的主要職責和組織架構 17
2.1 概述 17
2.2 關於首席數據官職責的一些觀點 17
2.2.1 美國聯邦政府首席數據官委員會的觀點 17
2.2.2 isCDO的觀點 18
2.2.3 CDOIQ的觀點 19
2.2.4 EDMC的觀點 20
2.2.5 DAMA的觀點 20
2.3 一個示例:美國俄勒岡州交通部CDO招聘 20
2.3.1 職位介紹 21
2.3.2 通用職責/領導職責 21
2.3.3 具體的職責和職務 21
2.3.4 成功的度量指標 24
2.3.5 背景要求和最低資格要求 24
2.4 首席數據官的主要工作職責 24
2.4.1 管好數據 24
2.4.2 做好轉型 25
2.4.3 建好團隊 26
2.4.4 CDO職責架構圖 26
2.5 首席數據官的匯報路徑和組織架構 26
2.5.1 CDO與其他CXO的關系 26
2.5.2 CDO和數字化轉型委員會的關系 28
2.5.3 CDO和數據所有者的關系 29
2.5.4 CDO和數據管理專員的關系 29
2.6 本章小結 30
第3章 CDO的必備技能和個人特質 31
3.1 概述 31
3.2 首席數據官面臨的挑戰 31
3.3 首席數據官可能擔當的角色 32
3.4 CDO的必備技能(美國聯邦政府首席數據官委員會的觀點) 34
3.5 CDO的數據能力:數據素養 34
3.6 CDO的業務能力 34
3.7 CDO的技術能力 35
3.8 CDO的團隊能力 35
3.9 CDO的戰略規劃能力 36
3.10 CDO的溝通交流能力 36
3.11 CDO的性格特徵 36
3.12 本章小結 36
第4章 CDO的行動指南 37
4.1 概述 37
4.2 國外關於CDO行動計劃的一些觀點 37
4.2.1 isCDO關於CDO的90天行動計劃 37
4.2.2 Gartner關於CDO的100天行動計劃 38
4.2.3 CDOIQ關於CDO的90天行動計劃 38
4.3 DAMA的CDO行動路線圖 40
4.3.1 獲得支持並確定具體目標 40
4.3.2 瞭解組織的數據和技術現狀 41
4.3.3 評估組織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 42
4.3.4 制定路線圖並設置合理的KPI 44
4.4 本章小結 44
第二篇 管好數據
第5章 數據戰略 46
5.1 概述 46
5.1.1 戰略是企業的生死大計 46
5.1.2 數據賦予企業的機遇和挑戰 46
5.1.3 企業需要有數據戰略 47
5.1.4 部分國家或地區的數據戰略 48
5.1.5 數據戰略的三個必答題 48
5.2 數據戰略七要素 48
5.2.1 願景:企業要成為一家怎樣的數據驅動型公司 49
5.2.2 數據文化:將數據思維植入組織文化 50
5.2.3 數據組織:構建業務負責制的數據管理組織 51
5.2.4 業務場景:讓數據戰略對齊業務戰略 51
5.2.5 數據能力:提供製度和流程支撐 52
5.2.6 數據底座:讓數據可用、好用 52
5.2.7 行動路線圖:數據戰略實施路線圖 52
5.3 數據戰略實施的Y形路徑 53
5.3.1 數據戰略分析 53
5.3.2 數據戰略制定 54
5.3.3 數據戰略實施 54
5.3.4 數據戰略評估 55
5.4 本章小結 56
第6章 數據治理 57
6.1 概述 57
6.1.1 數據治理的定義 57
6.1.2 數據治理和數據管理的關系 57
6.2 數據治理的驅動因素 58
6.2.1 法規遵從的要求 58
6.2.2 內部管控的要求 58
6.2.3 外部市場的需求 59
6.3 數據治理的核心內容 59
6.3.1 組織人事架構的調整和建設 59
6.3.2 各種規章制度的建設 65
6.3.3 數據管理流程的改造和建設 65
6.4 數據治理的實施指南 65
6.4.1 識別當前的數據管理參與者 65
6.4.2 識別數據治理指導委員會的參與者 66
6.4.3 識別和分析利益相關方 66
6.4.4 讓利益相關方參與進來 67
6.5 本章小結 67
第7章 數據制度 68
7.1 概述 68
7.1.1 數據制度的分類 68
7.1.2 企業層面的數據制度分類法 69
7.1.3 企業級管理大綱 69
7.1.4 數據管理辦法 70
7.1.5 數據管理維護細則 70
7.1.6 數據管理操作手冊 71
7.2 數據制度的主要內容 71
7.2.1 數據制度的核心內容 71
7.2.2 數據要素基礎制度 73
7.3 數據制度的修訂時機、原則和步驟 74
7.4 本章小結 75
第8章 元數據和數據資源目錄 76
8.1 概述 76
8.1.1 元數據和數據資源目錄的定義 76
8.1.2 數據管理需要從元數據開始 76
8.2 元數據管理的驅動因素 77
8.3 元數據的核心內容 79
8.3.1 元數據的內容 79
8.3.2 元數據的來源 80
8.4 元數據和數據資源目錄實施指南 81
8.5 元數據管理的關鍵事項 83
8.5.1 目錄的完整性 83
8.5.2 元數據的質量 83
8.5.3 組織保障 83
8.5.4 標準和制度 84
8.5.5 反饋機制 84
8.5.6 元數據管理是一項長期工程 84
8.6 主動型元數據管理 84
8.6.1 什麽是主動型元數據管理 84
8.6.2 主動型元數據管理的基本特徵 85
8.7 本章小結 85
第9章 數據標準 86
9.1 概述 86
9.1.1 數據標準的定義 86
9.1.2 數據標準層級 86
9.2 數據標準的驅動因素 87
9.3 數據標準面臨的困難 88
9.4 數據標準的核心內容 88
9.4.1 數據要素供給 88
9.4.2 數據要素流通 89
9.4.3 數據要素開發利用 89
9.4.4 數據要素安全 89
9.5 數據標準的實施指南 89
9.5.1 數據標準規劃 90
9.5.2 數據標準制定 91
9.5.3 數據標準發布 94
9.5.4 數據標準執行 94
9.5.5 數據標準維護 95
9.6 數據標準化的評估 95
9.6.1 對數據標準建設的評估 96
9.6.2 對數據標準貫標的評估 96
9.6.3 對數據標準應用成效的評估 97
9.7 本章小結 97
第 10章 數據架構 98
10.1 數據架構的定義 98
10.1.1 DAMA的觀點 98
10.1.2 DCMM的觀點 98
10.1.3 其他觀點 99
10.2 數據架構的核心內容及其演變 99
10.2.1 數據架構的核心內容 99
10.2.2 數據架構的演變 102
10.3 數據架構的實施指南 107
10.3.1 數據架構面臨的挑戰 107
10.3.2 數據架構的設計原則 107
10.3.3 現狀與需求分析 108
10.3.4 數據架構設計的兩種 模式 109
10.3.5 數據架構的常見誤區 109
10.4 現代數據架構 110
10.4.1 現代數據架構介紹 110
10.4.2 數據架構的未來趨勢 110
10.4.3 大數據技術 111
10.5 數據架構評估 111
10.6 本章小結 111
第 11章 數據質量管理 112
11.1 概述 112
11.2 數據質量的概念 112
11.3 數據質量管理的幾項原則 113
11.3.1 從關鍵數據入手 113
11.3.2 “自查”和從源頭抓起 114
11.3.3 明確的認責體系是提升數據質量的根本保證 114
11.3.4 建立有效的數據質量指標 115
11.4 數據質量管理的具體工作 116
11.4.1 數據質量管理的大致內容和流程 116
11.4.2 根因分析 117
11.4.3 PDCA方法論 117
11.4.4 數據質量報告 118
11.5 數據質量管理實施的幾個要點 119
11.5.1 導致數據質量問題的常見原因 119
11.5.2 數據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119
11.5.3 數據質量規則模板 120
11.6 如何評估數據質量管理的成效 121
11.7 本章小結 121
第 12章 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 122
12.1 概述 122
12.1.1 數據安全的定義 122
12.1.2 隱私保護的定義 123
12.1.3 CDO要做好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 123
12.2 數據安全的核心內容 123
12.2.1 數據分類分級 124
12.2.2 數據訪問控制 125
12.2.3 應對外部威脅 125
12.2.4 18種數據安全能力 126
12.3 數據隱私保護的核心內容 127
12.3.1 個人信息安全影響評估 128
12.3.2 個人數據保留和刪除 129
12.3.3 個人數據處理活動記錄 129
12.3.4 個人信息主體權益 130
12.4 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的實施方法 131
12.4.1 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之組織建設 131
12.4.2 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之框架和制度建設 132
12.4.3 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之技術工具 134
12.4.4 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之人員能力培養 136
12.4.5 外包中的數據安全保護 137
12.4.6 CRUD和RACI 137
12.5 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的事件處理 137
12.6 本章小結 139
第 13章 數據合規管理 140
13.1 概述 140
13.1.1 合規 140
13.1.2 合規管理 140
13.1.3 合規風險 140
13.2 合規管理的作用 142
13.3 數據合規義務和風險 143
13.3.1 數據合規義務 143
13.3.2 數據合規風險 143
13.4 合規管理的主要步驟 144
13.4.1 風險識別 144
13.4.2 風險評價 146
13.4.3 識別並排序合規責任人 148
13.4.4 風險控制 149
13.5 合規管理體系及認證 151
13.5.1 組織環境 151
13.5.2 領導作用 152
13.5.3 策劃 152
13.5.4 支持 152
13.5.5 運行 153
13.5.6 績效評價 153
13.5.7 改進 153
13.6 本章小結 153
第 14章 主數據管理 154
14.1 概述 154
14.2 主數據的定義和關鍵特性 154
14.3 主數據類型 155
14.4 什麽是主數據管理 155
14.5 主數據管理面臨的挑戰 156
14.6 主數據管理的核心內容 156
14.6.1 主數據管理標準體系 157
14.6.2 主數據管理保障體系 158
14.6.3 主數據管理工具 160
14.7 主數據管理的價值 164
14.8 主數據管理的實施方法 164
14.8.1 實施方法及內容 165
14.8.2 實施要點 166
14.9 主數據管理的評價指標 169
14.10 本章小結 169
第 15章 指標數據 170
15.1 概述 170
15.2 指標數據的驅動因素 170
15.2.1 指標數據是組織健康持續發展的需要 170
15.2.2 指標數據是組織經營分析決策的依據 170
15.2.3 指標數據是組織需要管理的重要資產 171
15.3 指標數據的管理原則 171
15.4 指標數據的建設過程 171
15.4.1 編制指標體系框架 171
15.4.2 明確主題所屬指標 172
15.4.3 優化完善指標數據 173
15.4.4 制定指標管理體系 174
15.4.5 強化使用指標數據 175
15.5 指標數據的實施指南 176
15.5.1 指標數據的常見問題 176
15.5.2 指標數據的關鍵管理因素 176
15.5.3 指標數據的度量指標 177
15.6 本章小結 177
第 16章 數據建模 178
16.1 概述 178
16.1.1 什麽是數據模型 178
16.1.2 數據建模的一些基本概念 179
16.2 數據模型管理的驅動因素 181
16.2.1 監管合規要求形成有效的數據模型管理機制 181
16.2.2 企業中的數據模型需要長期積累 182
16.2.3 數據生產規範化需要模型開發過程遵循企業數據標準 182
16.3 數據模型的核心內容 182
16.3.1 企業架構與數據架構 182
16.3.2 數據模型驅動的數據治理 184
16.3.3 從數據模型到數據 185
16.3.4 數據模型與數據標準的關系 185
16.3.5 將數據標準應用於數據模型建設 186
16.4 數據模型的實施指南 186
16.4.1 數據模型規範化設計 187
16.4.2 數據模型評審 187
16.4.3 數據模型管理和協作 187
16.4.4 組織架構和流程 188
16.4.5 行業標準化數據模型 189
16.5 數據模型的評估指標 189
16.5.1 數據模型管理成熟度評估模型 190
16.5.2 能力域及能力項的設計 191
16.6 本章小結 191
第 17章 數據集成 192
17.1 概述 192
17.1.1 數據集成的基本概念 192
17.1.2 時延的基本概念 192
17.2 數據集成的過程 193
17.3 數據集成的核心內容 193
17.3.1 數據集成的類型 194
17.3.2 數據集成技術 197
17.3.3 數據集成的新內容 200
17.3.4 數據集成的常見誤區 201
17.4 數據集成能力的評估 202
17.5 本章小結 203
第 18章 數據存儲 204
18.1 概述 204
18.1.1 數據存儲的概念 204
18.1.2 數據存儲規劃的目標 204
18.2 數據存儲規劃需要考慮的因素 204
18.2.1 數據的結構特徵 204
18.2.2 數據的處理模式 205
18.2.3 數據的全生命周期 206
18.2.4 數據訪問的熱度 206
18.2.5 數據的存儲地點 207
18.2.6 整體性因素 209
18.3 選擇數據庫系統需要考慮的因素 210
18.3.1 數據庫的CAP特性 210
18.3.2 數據庫的擴展性 210
18.3.3 不同數據庫適用的數據處理場景 213
18.3.4 全能但昂貴的選擇——內存數據庫 217
18.3.5 面向特定行業的數據庫 218
18.4 數據存儲的發展趨勢 219
18.5 本章小結 219
第 19章 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 220
19.1 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模型 220
19.1.1 CMMI-DMM模型 220
19.1.2 IBM數據治理能力成熟度模型 222
19.1.3 DCAM 2.0 223
19.1.4 DCMM 224
19.1.5 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模型對比分析 225
19.1.6 CDMC 226
19.2 如何開展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 226
19.2.1 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的實施步驟 227
19.2.2 未來趨勢和展望 230
19.3 本章小結 230
第 20章 數據生命周期管理 231
20.1 概述 231
20.1.1 數據生命周期的定義 231
20.1.2 數據生命周期管理的定義 231
20.1.3 常見的數據生命周期管理模型 231
20.2 數據生命周期管理的目標及意義 233
20.3 數據生命周期管理的階段 233
20.3.1 數據規劃 233
20.3.2 數據創建 234
20.3.3 數據傳輸 234
20.3.4 數據存儲 235
20.3.5 數據加工 235
20.3.6 數據使用 236
20.3.7 數據提高 236
20.3.8 數據歸檔或銷毀 236
20.4 數據生命周期管理的評估 237
20.4.1 對數據生成與收集的評估要求 238
20.4.2 對數據加工與處理的評估要求 238
20.4.3 對數據存儲與管理的評估要求 238
20.4.4 對數據利用與共享的評估要求 238
20.5 本章小結 238
第 21章 非結構化數據管理 239
21.1 概述 239
21.1.1 概念 239
21.1.2 發展歷程 239
21.1.3 現狀 240
21.1.4 未來趨勢 240
21.2 非結構化數據管理的意義 241
21.2.1 安全合規 241
21.2.2 提效降本 241
21.2.3 業務連續性 241
21.2.4 決策支持 242
21.2.5 洞察創新 242
21.2.6 權益保障 242
21.2.7 資產增值 242
21.2.8 記憶(歷史)留存 242
21.3 非結構化數據管理的核心內容 242
21.3.1 文檔管理 243
21.3.2 工作流 244
21.3.3 協作 244
21.3.4 影像管理 244
21.3.5 門戶 244
21.3.6 知識管理 245
21.3.7 數字資產管理 245
21.3.8 網頁內容管理 245
21.4 非結構化數據管理的建設方法 246
21.5 本章小結 247
第 22章 數據分析和挖掘 248
22.1 概述 248
22.2 數據分析與數據挖掘的異同 248
22.3 數據分析的核心內容 249
22.3.1 數據分析理論和方法 249
22.3.2 數據分析工具 249
22.3.3 數據分析應用 250
22.4 數據挖掘的核心內容 251
22.4.1 傳統意義上的數據挖掘 252
22.4.2 大數據背景下的數據探索 254
22.4.3 數據挖掘工具 256
22.4.4 數據挖掘應用 256
22.5 數據分析和挖掘的應用場景 258
22.5.1 客戶管理 258
22.5.2 產品管理 259
22.5.3 營銷管理 259
22.5.4 績效管理 259
22.5.5 風險管理 260
22.5.6 財務管理 260
22.6 數據分析和挖掘的實施方法 261
22.6.1 數據分析的實施方法 261
22.6.2 數據挖掘的實施方法 262
22.7 本章小結 263
第 23章 數據倫理 264
23.1 概述 264
23.1.1 遵守倫理是企業開展業務活動的底線 264
23.1.2 企業需要遵守數據倫理 264
23.2 數據倫理面臨的問題及典型案例 265
23.2.1 數據倫理面臨的問題 265
23.2.2 數據倫理問題的典型案例:Facebook定向廣告推送事件 268
23.3 數據倫理治理的核心內容 268
23.3.1 國內外數據倫理與隱私保護實踐 268
23.3.2 數據倫理的基本準則 269
23.3.3 數據倫理治理的基本方法 270
23.4 本章小結 272
第 24章 數據開放與共享 273
24.1 概述 273
24.1.1 基本概念 273
24.1.2 數據開放與共享的歷史回顧 273
24.1.3 數據開放與共享的價值路徑 276
24.2 數據開放與共享的建設意義 276
24.3 數據開放的核心內容 277
24.3.1 什麽是數據開放 277
24.3.2 數據開放的關鍵 278
24.4 數據共享的核心內容 280
24.4.1 什麽是數據共享 280
24.4.2 數據共享的關鍵 281
24.5 數據開放與共享的實施方法 281
24.5.1 數據開放與共享的資源體系 282
24.5.2 數據開放與共享的建設路徑 282
24.5.3 數據開放與共享的運行機制 283
24.6 本章小結 284
第三篇 做好轉型
第 25章 數字化轉型與數字文化 286
25.1 概述 286
25.1.1 數字化和數字化轉型 286
25.1.2 數字化與信息化的區別 287
25.1.3 數字文化和數據素養 287
25.2 數字化轉型的驅動因素 288
25.2.1 外部驅動因素 288
25.2.2 內部驅動因素 288
25.3 數字文化的核心內容 289
25.3.1 數據思維 289
25.3.2 與客戶共創 289
25.3.3 協同開放 290
25.3.4 創新包容 290
25.3.5 持續學習 290
25.3.6 崇尚科技 290
25.4 數字化轉型的實施指南 291
25.4.1 樹立緊迫感 291
25.4.2 溝通和設計願景 291
25.4.3 建立數據型組織 291
25.4.4 積累短期,驅動長期 291
25.4.5 成果融入文化 291
25.4.6 動態調整,時刻檢視 292
25.5 數字文化建設的評估指標 292
25.5.1 企業數字文化建設成果的評估指標 292
25.5.2 企業數字文化建設能力的評估指標 293
25.6 本章小結 293
第 26章 數據要素 294
26.1 概述 294
26.1.1 背景 294
26.1.2 定義 295
26.2 數據要素識別 296
26.3 數據確權 296
26.4 數據要素價值評估 297
26.4.1 數據權屬確定 297
26.4.2 數據資產邊界確定 297
26.4.3 數據資產成本計量評估 297
26.4.4 數據要素價值評估 299
26.4.5 探索資本服務 299
26.5 數據交易 299
26.5.1 交易標的物 299
26.5.2 參與主體 300
26.5.3 定價 300
26.5.4 風險提示 300
26.6 數據入表 300
26.7 本章小結 301
第 27章 公共數據授權運營 302
27.1 概述 302
27.1.1 政策背景 302
27.1.2 現狀與實踐 302
27.1.3 問題與挑戰 305
27.2 授權運營方式 306
27.3 授權運營的實現路徑 307
27.3.1 建立主體機制(組織框架搭建) 307
27.3.2 規範行為制度(政策文件支持) 307
27.3.3 選擇建設模式(確定授權主體和授權方式) 308
27.3.4 搭建授權運營平臺 308
27.3.5 設計收益分配 309
27.3.6 形成授權運營生態 309
27.4 本章小結 310
第四篇 建好團隊
第 28章 數據團隊建設 312
28.1 數據團隊的組織架構 312
28.2 組織架構建設的指導原則 313
28.3 建立數據團隊認責機制 314
28.4 數據團隊的構成 315
28.4.1 數據團隊的5個職能 315
28.4.2 不同的數據角色 315
28.4.3 數據治理子團隊的構成 316
28.4.4 數據分析和應用子團隊的構成 317
28.4.5 數據平臺開發子團隊的構成 318
28.4.6 數據系統運維子團隊的構成 318
28.4.7 數據要素運營子團隊的構成 318
28.5 數據團隊的人員構成 318
28.5.1 數字化人才的定義 319
28.5.2 數據庫管理員 319
28.5.3 ETL工程師 319
28.5.4 數據架構師 320
28.5.5 數據分析師 321
28.5.6 數據建模師 321
28.5.7 元數據管理師 322
28.5.8 主數據管理師 322
28.5.9 數據質量專員 323
28.5.10 數據安全管理師 323
28.5.11 數據合規師 324
28.5.12 大數據科學家 325
28.5.13 數據治理師 325
28.5.14 數據資產評估師 326
28.5.15 數據交易師 326
28.6 數據團隊的建設方法 326
28.6.1 數據團隊建設的一些考慮 326
28.6.2 數據團隊人才建設的渠道 327
28.7 本章小結 328
第 29章 CDO及其數據團隊的績效考核 329
29.1 CDO績效管理的獨特性 329
29.2 CDO績效考核及其目的 329
29.3 CDO績效考核對象及其指標 330
29.3.1 CDO績效考核對象 330
29.3.2 CDO績效考核指標 330
29.3.3 KPI要素 332
29.4 考核頻率 332
29.5 考核基準 333
29.5.1 開發類項目的考核基準 333
29.5.2 工程類項目的考核基準 333
29.5.3 已知需求類項目的考核基準 333
29.5.4 未知需求類項目的考核基準 333
29.6 考核方法 333
29.6.1 排序法 333
29.6.2 對比法 334
29.6.3 正態分佈法 334
29.6.4 文獻法 335
29.6.5 述職法 335
29.6.6 尺度評價法 335
29.6.7 有無考核法 336
29.6.8 內部結算法 336
29.6.9 個人績效承諾法 336
29.6.10 綜合績效考核法 338
29.7 考核數據收集 339
29.7.1 權責發生制的數據收集 339
29.7.2 實際發生制的數據收集 339
29.7.3 績效數據與項目實施過程融合 339
29.7.4 項目全生命周期數據收集 339
29.8 考核結果 339
29.8.1 數據管理價值評價 339
29.8.2 考核的“量化”神話 340
29.8.3 活力曲線 340
29.8.4 考核結果應用 340
29.9 績效反饋 341
29.9.1 績效反饋與溝通 341
29.9.2 績效考核中的常見問題及應對措施 343
29.10 績效考核體系建設 345
29.10.1 取得高層領導支持 345
29.10.2 開展全員宣貫 345
29.10.3 統籌規劃三階段 345
29.10.4 確定考核目標 345
29.10.5 設計KPI和權重 346
29.10.6 選擇合適的考核方法 346
29.10.7 設計考核結果的活力區間 346
29.10.8 設計考核頻率 346
29.10.9 設計考核結果應用 346
29.10.10 開展績效反饋與輔導 346
29.11 本章小結 346
第30章 數據項目的管理 347
30.1 數據項目的定義 347
30.1.1 什麽是數據項目 347
30.1.2 數據項目的獨特性 347
30.2 項目管理及其發展 348
30.2.1 項目管理的發展歷程 348
30.2.2 項目管理的九大知識領域 349
30.2.3 項目管理人才的技能要求 350
30.3 數據項目管理的原則 350
30.4 數據項目管理的內容 351
30.4.1 傳統型數據項目 351
30.4.2 基於數據生命周期的傳統型數據項目 352
30.4.3 與數據資產和數據要素相關的數據項目 353
30.4.4 數據外包項目的管理 354
30.5 數據驅動的項目管理 354
30.5.1 數據在項目管理中的作用 354
30.5.2 數據驅動的項目管理的實施流程 354
30.6 本章小結 355
第五篇 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
第31章 新型數據科技 358
31.1 戰略性新型數據平臺 358
31.2 現代數據架構 358
31.2.1 現代數據架構的特點 358
31.2.2 雲上數據架構的興起 359
31.2.3 主動型元數據管理 359
31.3 湖倉一體 360
31.3.1 數據倉庫 360
31.3.2 數據湖 360
31.3.3 湖倉一體 361
31.3.4 數據中台 362
31.4 數據民主化 363
31.5 數據編織 363
31.6 數據網格 364
31.7 數據聯邦 364
31.8 DataOps 364
31.8.1 定義 364
31.8.2 DataOps架構 365
31.8.3 數據中台與DataOps的關系 366
31.8.4 DataOps的主要技術 366
31.8.5 DataOps的價值 366
31.9 數據可視化 367
31.10 數字孿生 367
31.11 隱私計算 368
31.11.1 隱私計算的定義和相關的主要技術 369
31.11.2 隱私計算在數據要素流通中的應用 369
31.12 區塊鏈 370
31.13 ChatGPT帶來的革命性變革 370
31.14 “信創”及其對企業數據技術發展的影響 371
31.14.1 信創產業發展的背景 371
31.14.2 信創產業發展的成就 371
31.14.3 信創產業的發展趨勢 372
31.15 開源 372
31.15.1 開源軟件的條件 372
31.15.2 開源的優勢及劣勢 373
31.15.3 關於開源的一些問題 373
31.15.4 主要的軟件基金會和平臺 374
31.15.5 中國開發者對Apache頂級項目做出的貢獻 375
31.15.6 開源項目的發展趨勢 376
31.16 數據空間和國際數據空間 377
31.17 本章小結 378
第32章 基於數據的商業運營新模式 379
32.1 傳統的運營模式 379
32.1.1 傳統的業務驅動型運營模式 379
32.1.2 傳統的技術驅動型運營模式 379
32.1.3 阿米巴運營模式 380
32.1.4 傳統的流程驅動型運營模式 380
32.2 基於數據的新模式 381
32.2.1 數據驅動的新模式 381
32.2.2 以數據為中心的新模式 382
32.2.3 基於指標數據的新模式 383
32.3 與數據相關的其他新模式 383
32.3.1 數據交易的新模式 383
32.3.2 基於雲端的數據管理模式 384
32.4 本章小結 384
第33章 基於數據的新業態 385
33.1 背景 385
33.2 數商新生態 385
33.3 數據信托 386
33.4 數據跨境流通 387
33.5 數據標註 388
33.6 Web 3.0和元宇宙 388
33.7 NFT 389
33.8 ESG 389
33.9 碳達峰與碳中和 389
33.10 ESG與“雙碳”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389
33.11 本章小結 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