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算力 解碼算存運的力量

餘曉暉

  • 出版商: 人民郵電
  • 出版日期: 2024-07-01
  • 定價: $479
  • 售價: 8.5$407
  • 語言: 簡體中文
  • 頁數: 193
  • 裝訂: 平裝
  • ISBN: 7115633568
  • ISBN-13: 9787115633569
  • 相關分類: 大數據 Big-data
  • 下單後立即進貨 (約4週~6週)

  • 綜合算力 解碼算存運的力量-preview-1
  • 綜合算力 解碼算存運的力量-preview-2
綜合算力 解碼算存運的力量-preview-1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加速演進,算力為越來越多的行業數字化轉型註入新動能,綜合算力作為集算力、存力、運力於一體的新型生產力,成為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本書闡述了綜合算力的內涵和定義,構建了涵蓋算力、存力、運力、環境等關鍵因素的綜合算力指數體系,多維度客觀分析我國和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綜合算力的發展情況,詳細闡述了算力、存力、運力的發展現狀、發展情況、技術創新、發展趨勢等內容,聚焦智能算力、算力調度等重點領域,給出推動綜合算力發展的建議,為我國綜合算力的技術創新與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參考。本書適合各地政府、科研機構、算力產業的上下游企業的領導、專 家參考閱讀。

作者簡介

餘曉暉

第十四屆政協委員,現任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黨委副書記,正高 級工程師。長期從事信息通信技術與產業、信息通信網絡、信息化、兩化融合、數字經濟等研究工作。上世紀90年代,主要從事通信網絡模擬、網絡路由技術、網絡優化與規劃等研究開發工作。2000年以來,主持了有關工業互聯網、寬帶中國、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數字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等領域系統性研究,推動了產業技術創新發展和應用。作為中方組長主持了與歐盟在物聯網、智慧城市、寬帶等領域以及中德工業互聯網的研究合作。

 

何寶宏

博士,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正高 級工程師。發起創立了開放數據中心委員會(ODCC),可信區塊鏈推進計劃(TBI)等。曾任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聯網研究領域主席、中國下一代互聯網(CNGI)專 家委副秘書長等。從事互聯網技術、標準、產業和政策等研究二十餘年,主導完成十餘項國際標準,獲得十餘項發明專利,主持完成多項國 家級科研項目。

 

李潔

博士,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副所長,開放數據中心委員會副主席,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TC1 WG4數據中心工作組組長,正高 級工程師。長期從事算力等方面的政策、技術、標準和產業研究工作。支撐國家部委和地方政府發布多項算力相關政策,主導和參與多個國家專項和國家重點課題的研究。參編著 作六本,發表論文二十餘篇,獲得省部級獎勵多次。

 

郭亮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總工程師,正高 級工程師。長期支撐國家部委和地方省市的算力相關工作,牽頭完成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項目,擔任科學技術部重大研發計劃課題負責人,對算力相關的網絡、計算、存儲和設施等方面進行了長期深入研究。獲得省部級獎勵多次,主編出版專著四本,發表論文三十餘篇,牽頭制定國家標準兩項、通信行業標準二十多項,獲得專利授權若乾。

目錄大綱

第 一部分

背景與意義篇

1 研究背景與意義 002

1.1 綜合算力內涵提出 002

1.2 綜合算力需求旺盛 003

1.3 綜合算力特點清晰 004

1.4 研究意義 005

 

2 綜合算力最新進展 008

2.1 算力結構優化,智能算力受高度重視 008

2.2 存力規模擴大,先進存力建設穩步提速 008

2.3 運力質量提升,算力網絡加快佈局 009

 

第二部分

現狀篇

3 算力最新進展 009

3.1 全球算力規模分析 009

3.2 我國算力規模分析 014

3.3 我國算力產業現狀 017

4 存力最新進展 023

4.1 政策現狀 023

4.2 產業現狀 028

4.3 中國數據存力發展情況分析 032

4.4 典型行業先進存力發展情況分析 037

5 運力最新進展 039

5.1 政策分析 039

5.2 產業分析 044

 

第三部分

技術篇

6 算力技術 050

6.1 算力需求助力計算芯片迭代加快 050

6.2 新型算力中心的研發突破 051

6.3 算網融合與先進算力的適配加深 051

6.4 異構計算成為算力發展新方向 051

6.5 量子計算的商業化技術突破仍需時日 052

7 存力技術 053

7.1 快閃內存技術加速演進,推動全場景快閃內存化 053

7.2 AI存儲走向專業化,加快人工智能發展 054

7.3 存算分離架構創新,提升數據應用效率 055

8 運力技術 057

8.1 熱點技術 057

8.2 運力升級 077

 

 

第四部分

模型篇

9 指數體系構建 084

9.1 指標選取及更新 084

9.2 指數體系 084

10 評價結果 087

10.1 綜合算力指數 087

10.2 算力指數 088

10.3 存力指數 095

10.4 運力指數 099

10.5 環境指數 103

 

 

第五部分

智能算力篇

11 智能算力分析 108

11.1 智能算力概述 108

11.2 智能算力發展現狀和挑戰 112

11.3 智能算力未來發展趨勢 130

11.4 智能算力發展展望與建議 132

 

第六部分

算力調度篇

12 算力調度分析 138

12.1 算力調度概述 138

12.2 算力調度技術研究 139

12.3 現有算力調度平臺分析 148

12.4 異構計算調度系統分析 156

12.5 總結 163

 

第七部分

趨勢與賦能篇

13 算力趨勢 166

13.1 算力形式差異明顯,算力資源適配細化 166

13.2 三網融合效果顯著,助力產業不斷壯大 166

13.3 產業應用不斷完善,創新立足用戶需求 167

13.4 政策引領綠色產業,節能降碳同步提速 168

14 存力趨勢 169

14.1 安全可信能力攀升,夯實數據要素安全 169

14.2 存儲多雲生態完善,增強數據共享流動 170

14.3 軟硬節能技術成熟,促進綠色低碳轉型 171

15 運力趨勢 172

15.1 網絡接入更加泛在靈活 172

15.2 確定性網絡底座加速建成 172

15.3 網絡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 173

15.4 全國一體化網絡逐步建成 173

16 賦能千行百業,產業生態蓬勃發展 173

16.1 行業應用總體情況 173

16.2 因特網:積極擁抱新興技術,領先行業平均

 水平 174

16.3 金融:智能化加速,有力支撐金融業務創新

 發展 175

16.4 電信:算力設備優化,重點解決兩難題 175

16.5 製造業:實現智能製造,推動數字工廠建設 176

 

第八部分

建議篇

17 綜合算力發展建議 180

17.1 系統佈局新型基礎設施 180

17.2 加速推動核心技術創新 180

17.3 加快政策標準體系建設 181

17.4 持續構建全產業鏈生態 181

17.5 激發算力產業創新動力 182

18 算力發展建議 182

19 存力發展建議 183

20 運力發展建議 185

 

 

附錄

附錄A 數據來源 188

附錄B 計算方法 190

附錄C 計算口徑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