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木構造:110 個木造概念與技法,讓憧憬的木質感在現代住宅中實現
山辺豊彦 著、張正瑜 譯
- 出版商: 易博士
- 出版日期: 2014-08-08
- 定價: $480
- 售價: 9.5 折 $456
- 貴賓價: 9.0 折 $432
- 語言: 繁體中文
- 頁數: 256
- ISBN: 9866434664
- ISBN-13: 9789866434662
已絕版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內容簡介>
建築的新形態與懷舊風正式在展開!
在鋼筋水泥問世之後,人類在統建材與技術上突破限制,但也造成環境汙染與耗竭。為打造更環保的居住環境,全球興起「綠建築」風,希望減少建築物的能源消耗與污染。其中,「木造建築」是最契合綠建築的營造方式,在未將是理想的住居環境。
一般人想到木建築都會有傳統、懷舊、屬於大自然中的產物之類的聯想,對「木建築」有著材質與技術上的不信任,總認為這種建築不耐震、不抗風、不防潮、怕蟲蛀、不敵火。但這些錯誤的觀念將隨著「永續綠建築」的意識抬頭而獲得正名。
●不耐震
地震的作用力與構造的重量成正比。因為木材有韌性,重量又比混凝土建築還輕,可以吸收並透過整個構架來分散地震所產生的衝擊,連木結構建築中用釘子連接的部分也能抵消地震力和地面運動的交互作用,對於一定級數以下的地震,木製房屋的吸震力比水泥屋還好。
對應章節迳木材特性、壁體量的配置與計算、力的傳遞方式、結合部位的搭接與接頭工法、耐震與制震
●不抗風
與抗震性能相反,構架重的建物抗風性能造好,因此鋼筋混凝土的確比木建築抗風。然而在設計中,若將木造建築的搭接與接頭等連結部藉由五金材料來連繫,就算是強風來襲也可以抵抗。只要有妥善的設計和施工,在颱風頻繁侵襲的台灣,也可以發展出安全牢固的結構。
對應章節迳壁體量的配置與計算、力的傳遞方式、結合部位的搭接與接頭工法
●不防潮
人們通常誤以為水是木材的敵人,但事實並非如此。世界上的著名古蹟中不乏木造建築,也在在證實了木材的耐久性,即使是溼熱的東南亞,也有許多地方是以木造建築為居住環境。木材本身有吸濕的功能,能保持室內穩定的相對濕度,對於人體健康有很大的幫助。防潮關鍵在於懂得如何處理木材內部的水份,若處理得宜,建築物中的其他建築部件不一定需要做防水。
對應章節迳木材特性、木材的乾燥手法
●怕蟲蛀
家中木製家具中最難解決的是蟲蛀問題,最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潮濕,只要能解決,白蟻等蛀蟲自然不成問題。從建築工法來說,建築物可以配合RC的樁,讓木頭不要直接接觸土壤,便能降低白蟻直接從土壤侵入的可能性。
對應章節迳木材特性、木材的乾燥手法、基礎與地盤的設計與工法
●不敵火
一般人會認為木材是可燃物,但其實鋼筋結構比木造房子更怕火。鋼骨受熱到一定的程度時,強度會突然衰減,導致整個結構力退化而坍塌。木材在燃燒時,表面會形成一層碳,而這層碳會阻隔火,保護內部的木材不再燃燒。
對應章節迳木材特性、結合部位的搭接與接頭工法、木造的建築法規
綜合上述各點可知,木建築的構架必須對木頭的特性、結合部的搭接方式與工法、壁體與屋頂的設計與配置、地質對地盤與基礎的影響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充分將木構造的「力˙美」高度展現。而本書的架構正是將帶領讀者透過對木材的特性、構架載重與施力的探討、結合部位的工法、地基與基礎的配置、到對抗災害的對策來認識木造建築。經過110個木造計畫的導引,以及詳細圖解來拆解木造工法,建構出整體核心概念,讓讀者對木造建築完全改觀,重新認識這項歷史悠久的傳統技術與工法。另外,也能將構架計畫確實地實踐在現代建築物中,落實永續環保的理念。
<章節目錄>
第一章 認識木材的特性
001 木構造的工法 木構造的多樣性
002 木構造的材料 柱樑構架式工法的基本組成
003 作用於建築物的力① 載重具有方向性及時間性
004 作用於建築物的力② 木材的容許應力值
005 力的傳遞① 垂直載重的傳遞方式
006 力的傳遞② 水平載重的傳遞方式
007 應力 產生於構材中的應力種類
008 支撐條件① 剛接與鉸接
009 支撐條件② 簡支樑、連續樑、懸臂樑
010 構造特性① 楊氏係數及剛度、韌度
011 構造特性② 層間變位角是剛度的指標
012 構造特性③ 木構造與RC構造、鋼骨構造的差異
013 木材的種類① 樹種不同,性質也不同
014 木材的種類② 實木以外的木質材料
015 木材的特性① 木材最大的特性是異向性
016 木材的特性② 含水率與潛變
017 木材的特性③ 因乾燥方法不同而異的構造特性
018 木材的特性④ 對缺陷及強度的影響
019 木材的規格① 依據JAS的等級區分
020 木材的規格② 依據JAS的尺寸規格
專欄 防火披覆設計
第二章 構架與接合是一切之本
021 構架的角色 柱、橫向材的角色
022 構架的種類① 木造構架的三種類型
023 構架的種類② 通柱構架
024 構架的種類③ 通樑構架
025 柱的設計① 通柱、管柱、大黑柱
026 柱的設計② 挫屈現象
027 柱的設計③ 剖裂的影響
028 地樑與柱 地樑的嵌入
029 橫向構材的設計① 對應強度的樑材設計
030 橫向構材的設計② 對應彎曲變形的樑材設計
031 橫向構材的設計③ 樑端的支撐耐力
032 橫向構材的設計④ 對接接頭的設置方式
033 橫向構材的設計⑤ 重疊樑、複合樑
034 橫向構材的設計⑥ 承載承重牆的樑
035 對風壓的抵抗 耐風柱與耐風樑
036 接合部位的角色 接合部位應有的性能
037 接合部的形狀① 接合部的種類
038 接合部的形狀② 樑柱構架式工法的搭接
039 接合部的形狀③ 傳統的對接與搭接
040 接合物的種類① 插榫的性能
041 接合物的種類② 螺栓接合的性能
042 接合物的種類③ 釘接合的性能
043 接合部的屈服強度 接合五金的屈服強度
專欄 手工製與預製
第三章 不被地震˙強風擊倒的構造是由牆體來達成的
044 承重牆的角色 承重牆的量與配置
045 承重牆的種類① 承重牆的形式有三種
046 承重牆的種類② 斜撐壁的抵抗形式
047 承重牆的種類③ 釘定是面材牆體的關鍵
048 承重牆的種類④ 橫穿版牆的嵌入力
049 承重牆的種類⑤ 土牆、插板牆
050 壁體強度① 剛式構架與角撐
051 壁體強度② 何謂壁體倍率1
052 壁量計算① 壁量計算的含意
053 壁量計算② 對應地震力所需的必要壁量
054 壁量計算③ 對應風壓力所需的必要壁量
055 防止扭轉 以四分割法來防止扭轉
056 對應構材拔出的設計① 防止柱拔出的接合方法
057 對應構材拔出的設計② 柱頭.柱腳的搭接接頭
058 對應構材拔出的設計③ 錨定螺栓的角色
專欄 隱柱壁與露柱壁之間不同的作用力傳遞方式
第四章 樓板組、屋架組被要求扮演的角色
059 樓板組、屋架組的角色 水平構造面的角色
060 樓板的種類① 格柵樓板與無格柵地板
061 樓板的種類② 設置對角斜撐的樓板
062 對應垂直載重的設計 地板的變形與樓板.格柵.樓板樑
063 對應水平載重的設計① 何謂樓板倍率1
064 對應水平載重的設計② 構造面距離.樓板倍率與變形
065 對應水平載重的設計③ 提高樓板倍率的方法
066 屋頂的形狀 代表性的屋頂形狀
067 屋架的構造 日式屋架與西式屋架的差異
068 日式屋架的構造① 桁條启椽形式的設計
069 日式屋架的構造② 斜樑形式的設計
070 日式屋架的構造③ 折置組與京呂組
071 西式屋架的構造 西式屋架的設計
072 屋架組的注意要點① 關於屋簷受風掀起的對策
072 屋架組的注意要點② 水平構造面的接合方法
@專欄 設置伸縮缝的方法
第五章 木構造的構架計畫
074 計畫前的基礎知識① 木造住宅的受災模式
075 計畫前的基礎知識② 回應主要災害與構造的準則變遷
076 木構造的結構計算① 代表性的解析方法
077 木構造的結構計算② 木構造的結構計算流程
078 構架計畫① 主構造面與輔助構造面
079 構架計畫② 構架計畫圖與框架圖
080 構架計畫③ 南向開口启窄小面寬
081 構架計畫④ L形˙ㄇ字形
082 構架計畫⑤ 退縮˙懸挑
083 構架計畫⑥ 閣樓˙夾層
084 構架計畫⑺ 大型挑空
085 構架計畫⑧ 錯層樓板
086 大規模的構架 形成大空間的構架
087 關於擺動的對應 免震與制振
088 改修 耐震診斷˙耐震補強
@專欄 固有週期與共振現象的關係
第六章 不可輕忽的地盤˙基礎
089 基礎的角色 出現在基礎的垂直˙水平載重
090 基礎的種類 獨立基礎.版式基礎.樁基礎
091 地盤① 地形.地質與地盤的種類
092 地盤② 容易受災的地盤
093 地盤③ 設有擋土牆的開發地
094 地盤④ 土壤液化現象
095 地盤調查① 地盤調查的種類
096 地盤調查② 標準貫入試驗
097 地盤調查③ 瑞典式探測試驗
098 地盤調查④ 根據地盤狀態選擇基礎的形式
099 地盤改良① 表層改良與柱狀改良
100 地盤改良② 鋼管樁與摩擦樁(竹節式摩擦樁)
101 地盤改良③ 地基的作法
102 基礎的設計① 獨立基礎
103 基礎的設計② 連續基礎
104 基礎的設計③ 版式基礎
105 基礎的設計④ 檢查口、換氣口的位置
106 鋼筋混凝土① 構成與鋼筋的角色
107 鋼筋混凝土② 水灰比與坍度
108 鋼筋混凝土③ 中性化與保護層厚度
109 鋼筋混凝土④ 澆置與養護
110 鋼筋混凝土⑤ 裂痕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