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躍:在未來耗盡之前,跨向永續世界的關鍵一步 (The Leap: How to Survive and Thrive in the Sustainable Economy)
克里斯.圖納(Chris Turner) 著、韓沁林 譯
- 出版商: 積木文化
- 出版日期: 2014-12-29
- 定價: $450
- 售價: 9.0 折 $405
- 語言: 繁體中文
- 頁數: 372
- ISBN: 9865865858
- ISBN-13: 9789865865856
下單後立即進貨 (約5~7天)
買這商品的人也買了...
-
$880$581 -
$990$891 -
$1,320CUDA Application Design and Development (Paperback)
-
$580$493 -
$330$281 -
$280$252 -
$420$332 -
$520$411 -
$680$578 -
$230$219 -
$690$545 -
$560$442 -
$450$356 -
$450$356 -
$352OpenStack 實戰指南
-
$500$395 -
$620$484 -
$580$493 -
$750$638 -
$350$298 -
$580$458 -
$490$417 -
$380$296 -
$580$493 -
$270$243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內容簡介>
我們都是要角,現在就是關鍵
能源危機、經濟衰退、天災人禍……
20世紀的繁榮法則已成為21世紀崩塌的推手,
工業革命以來建立的社會經濟制度面臨崩壞,
我們必須戳破耗盡一切換來的成長神話,
徹底改變對產業、工作與生活的無理期待,
我們需要「大跨躍」!
人類因創造力而走向窮途末路,
我們需要的是另闢途徑的想像力,
每個人都扮演重要角色,現在就是關鍵時刻!
石化能源將在不遠的未來耗盡;
現今的經濟體系總有一天會崩潰;
全球氣候的混亂程度日漸加劇;
這條朝前方奔馳的列車正逐漸逼近無法回頭的災難深淵,上頭的乘客就是你、我、全體人類。
本書作者和我們一同坐在這條軌道開始崩解的列車裡,他踏上座椅,手拿擴音器,朝著我們疾呼:世界需要改變。這股改變的力量並非來自劃時代的新科技,而是一個推翻現有價值的突破性觀念:「跨躍」。
「大跨躍」不只是想像,已經在全球各地開始發生:德國的「饋網電價」讓能源不再只是單向,把住家變成發電機,還能將電回賣給電力公司;丹麥的「取回」哥本哈根行動,把只剩車道用途的公共空間還給人民,發現低碳無車的永續生活不是一種犧牲,而是美好城市的新想像。
從國家、經濟、城市、社區與能源網等各方面,本書提出完全巔覆既有模式、卻是未來世界迫切需要、關係你我存亡的全新社會架構與價值觀。
【聯合推薦】
◎小野(知名作家)
◎李偉文(知名作家、荒野保護協會前理事長)
◎雷立芬(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教授)
◎盧信昌(消基會祕書長、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副教授)
◎賴偉傑(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協會理事長)
◎魏國彥(環保署長、臺灣大學地質科學學系教授)
「人類因創造力而走向窮途末路,此刻需要的是另闢途徑的想像力。」
——小野(知名作家)
「歷史加速,人類文明列車正駛向懸崖邊緣……我們要給文明一個新的名字,我們需要大跨躍!」
——魏國彥(環保署長/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學學系教授)
「相信就會存在,實踐就是力量。跳上『北極特快車』的小男生,是去大探密有無聖誕老人;而讀者要在觀念上做出『大跨躍』,改變生活意念與集體性的價值追求,重新定位經濟生產和都市規畫,才能與地球友善共存。」
——盧信昌(消基會祕書長/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副教授)
<目錄>
引言:提供更多可靠的運輸工具 7
第一章 大跨躍的必要 23
深淵,以及二○○八年的秋天/失敗的年代/想像失敗/正確的軌道
第二章 大跨躍的機制 61
「一個偉大的理想促成了一切」/技術規格:大跨躍四法則/只能用一步大跨躍跨越深淵/你無法從此端看到彼方/你無法用一把尺衡量量子躍遷/力量不是來自顛覆性科技,而是顛覆性手段
第三章 國家的大跨躍 139
美好生活二十一世紀版:借鑑德國/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快照/德國的認知大跨躍/策略性大跨躍/一次又一次的愚蠢預測/饋網電價遍地開花/從丹麥摩登現代人到加州陽光客/太陽谷和清淨科技復興
第四章 經濟的大跨躍 179
玻璃下的永續性/「綠領」美國/沃爾瑪效應/高速火車+永續的長程運輸
第五章 城市的大跨躍 221
足跡城市的偉大步道/「失足」的城市/「取回」哥本哈根/用自行車解放城市/哥本哈根化/「墨爾本的奇蹟」
第六章 社區的大跨躍 263
一個儲存豐富社會資本的地方/橡樹崖的完全街道/非永續及郊區烏托邦的遺跡/一棵布魯克林區的無花果樹/美國夢的田野
第七章 能源網的大跨躍 305
愚蠢又浪費的能源網/綠色世界的奇蹟/來自停車和發電廠/越級大跨躍
結語:沒有採取的大跨躍 339
誌謝 363
<導讀>
引言
提供更多可靠的運輸工具
兩條軌道之間的鴻溝
本書起源於一個簡單但基本的假設:一切將不再一如往常。二十世紀的繁榮法則已經成為二十一世紀崩垮的推手,從某些老舊的觀點看來,把我們帶到現狀的軌道既穩定又能發揮作用,但如今這些都已經無法繼續引領我們向前行。不僅如此,我們迄今用來創造成功的引擎,那具內部熊熊燃燒怒吼、提供工業革命動力的巨大引擎,很快就變得不合時宜了。能源分析家、經濟學者和氣候科學家提供了最好的證據,一致地指出我們社會的社經基礎必須有全面性的轉變,進行完整的重整和重建。
目前有許多的看法都提到這個轉變的迫切性,最簡練且明確的也許就是國際能源總署(IEA)最近的一份報告,其中提到:「從環境、經濟和社會層面看,目前全球能源供應及消費的趨勢,顯然無法穩定持續下去。」
美國永續理論先驅保羅.霍肯(Paul Hawken)在二○○九年對波特蘭大學畢業生說過:「文明世界需要新的運作機制,你們就是設計者,我們在數十年內就需要這個機制。」對此,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如此形容:「我們面臨的抉擇,不是選擇拯救我們的環境或是經濟。我們面臨的抉擇是繁榮或衰退。」
挑戰的規模如此龐大,改變更是迫在眉梢。這種狀況不能慢慢地、一點一滴地扭轉,我們必須在一個世代中,在結構性的基礎上做出果斷的跨躍。這是一種廣泛且同時進行的轉變,但這不是改變終點,而是改變我們抵達終點的道路。我把它稱為並行大跨躍(Great Leap Sideways),簡稱大跨躍(The Leap)。
我指的大跨躍意義為何?為什麼是並行的?且容我用風景來比喻大跨躍,簡單介紹它的意涵。
首先,把我們超現代、光速前進的數位社會想像成一列火車,行駛在跨越大陸的長途鐵軌上面,永恆地承諾著會邁向更光明的未來。這列火車的引擎在過去一百五十年來都是仰賴能源密集的化石燃料,但是如今的速度和馬力都已經不行了,火車愈來愈搖晃蹣跚(它每天狼吞虎嚥消耗超過八百萬桶原油)。火車上的設備不可思議地奢華又精緻,讓你能隨時進行全球通訊,無遠弗屆;全世界圖書館的內容似乎只要敲一下鍵盤或觸碰一下手持裝備就能囊括入袋;3D舞台上的演員提供無所不在、五光十色的娛樂,遠比現實生活更多采多姿,更活力無窮。所有粗重的提舉工作都交給機器,藥物幾乎能治療每一種折磨人類的疾病。食物都經過精心準備,不費吹灰之力地從世界各個角落運來,彈指之間就準備妥當,至於因為匱乏導致的飢餓,幾乎都滅絕了。每一列車廂裡的舒適程度,至少比工業革命前黑暗世紀王公貴族的享受進步了好幾個等級。
從表面看來,實在沒有理由追求其他運輸工具。
但是,當你舒服地往後躺在符合人體工學的座椅中,轉頭凝視窗外時,就會發現遠方的地平線有些塌陷。你還會發現,這列火車正緩慢但持續地朝那個方向前進。而這也是你第一次意識到火車有些顛簸搖晃。腳下的軌道顯然已經開始損毀惡化,鐵軌扭曲變形,輪子鬆散。當你上車時,看似絕對不可能出現差錯,但現在每當火車顛簸晃動特別嚴重時,好像隨時會脫軌,令人膽戰心驚。
你再往窗外看時,就會發現火車已經逼近那道塌陷的深淵,往旁邊一望就能一窺全貌。這道深淵是如此寬廣又深不見底,無止盡地往下延伸。你很難明確地知道下面有多深多陡峭,但你很清楚,倘若火車往下險墜,結果絕對不是安好無恙,你當然也不可能活下來。在這麼舒適的氛圍中,按照這種速度,你實在很難確知軌道距離深淵的邊緣有多遠,但是你如果更用心一點,就會發現愈來愈無法說服自己,火車不是朝懸崖直奔而去。
讓我們想像一下,此刻有某種異常的清朗籠罩著整個景色,放眼望去是一片不可思議的晴空,覆蓋著遼闊的地平線。讓我們想像,你在朦朧之中彷彿看到一列幽靈火車沿著深淵的另一邊急速前進。
你會發現那列火車也朝同樣的方向前進,前往同樣的車站,幾乎就是邁向你正準備去的地方,一個有同樣目標的地方,有類似的價值觀、機制和生活水準。除此之外,身旁的一名乘客在你耳旁尖聲誇耀,那一列火車上有同樣的設備,相似的服務、舒適和精緻程度,而且就許多方面看,上面的生活品質基本上遠勝於你已知的一切。那列火車行駛的軌道新到閃閃發光,而且飛快遠離深淵的程度,遠比你奔向深淵來得更明顯。你無法停止那列火車,它甚至開始趕上你的速度,而身旁的乘客也開始向你解釋它如何運作。他堅持搭上那列火車後方向不會完全改變,也不會就此跳進某種無法辨識的未來。它只是在平行的軌道上側行前進,用一種更好的方式抵達我們正前往的地方。
這個傢伙現在控制不住地站起來大吼大叫:「我們必須跳車,我們現在就必須跳,趁火車還有足夠的動力,讓我們能跳過深淵。」有些乘客嚇呆了,有些則開始點頭喘息深表贊同;也有一對夫妻繃著臉,堅持說這根本瘋了。有人開始要這個傢伙閉嘴,另一個人卻遞給他擴音器。
他堅持以前就看過別人這麼做,宣稱這不如想像中的複雜。我們只需要換車。
我就是那個傢伙,那名大吼大叫的乘客。而跳過深淵這個舉動就是我指的大跨躍,非常重要的並行大跨躍。
在接下來的章節中,我會向你介紹我見過的一切,一些讓我深信不移的證據,證明我們有能力轉變。這整個世界就像是我們的後院、我們的社區、我們的日常作息、城市和工業、能源組織和經濟、甚至所有的國家都已經經歷過這種大跨躍,變成復甦的社區或工業強權,經濟更健全,社會更幸福美滿。我接下來也會解釋如何達成大跨躍,介紹其中常見的策略和技巧,它使用的最佳引擎,偏好的燃料,當然還有最大的障礙。
就現況來看,我們可能很難完全理解並行大跨躍所需的改變規模。我們老舊的觀點太貼近目前的巨大架構,即使這條毀損軌道上最劇烈的搖晃顛簸早已超標,我們依然執著於目前車廂內的精緻細節和習慣。我們很難看到深淵的完整深度,更難認清側行那條堅固的軌道是通往終點的更好途徑。
所以我想用一個很久以前的成功案例,來解釋我提出的大跨躍,其間的執行和結果都毋庸置疑。就讓我們踏上旅程,先回到最後一次工業時代初期的紐約市街頭,證明一些出乎意料的中庸之道足以掀起劃時代的大跨躍。
<作者資料>
克里斯.圖納(Chris Turner)
加拿大研究永續性和全球清淨科技工業的重量級作家。為加拿大暢銷書《希望地圖》(The Geography of Hope)的作者,曾經入圍國家商業書籍獎和加拿大總督文學獎決選。他的報導常刊登在《The Walrus》雜誌、《環球郵報》和《加拿大地理》雜誌,並七次贏得加拿大國家雜誌獎肯定,包括二○○一年的全優總統獎章。目前與攝影師妻子安雪莉.布里斯托(Ashley Bristowe)、兒女絲隆及亞歷山大住在卡加利(Calgary)。
其他著作
《辛普森星球:如何用漫畫傑作記錄一個年代,定義一個世代》(暫譯)
《希望地圖:我們需要的世界之旅》(暫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