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aroid 拍立得:不死的攝影分享精神 (Instant: The Story of Polaroid)

波南諾(Christopher Bonanos) 著、李宗義、許雅淑 譯

  • 出版商: 木馬文化
  • 出版日期: 2013-11-05
  • 定價: $350
  • 售價: 8.5$298
  • 語言: 繁體中文
  • 頁數: 248
  • ISBN: 9865829614
  • ISBN-13: 9789865829612
  • 相關分類: 設計攝影 Photograph
  • 下單後立即進貨 (約5~7天)

買這商品的人也買了...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內容簡介>

攝影就是要立即分享!
Polaroid
拍立得改變了攝影

Andy Warhol
Ansel AdamsWalker EvansAndré Kertész等大攝影家

都曾以拍立得創作偉大作品!


國內外文化創意人媒體好評推薦!

蘋果創辦人賈伯斯跟Polaroid創辦人蘭德有許多相似之處,蘭德也是啟發賈伯斯的人,可說是賈伯斯的偶像。連早期一九七七年蘋果電腦彩色標誌的配色也與寶麗來一九六八年產品包裝的彩虹條紋相似。想要像賈伯斯一樣受到啟發,那一定要看這本書的介紹。
──陳昶榮 佳世達創意設計中心經理

多年來,就是等這樣的一本著作,感謝!感謝作者、譯者把拍立得背後的故事帶給我們。

──黃定敏 世界紀錄拍立得收藏家

沒有Polaroid拍立得,數位相機的發展也許就不會這麼快速,大家對於拍照的印象也許還停留在暗房沖洗。Polaroid曾經拉近了攝影與人們的距離,然而如今我們對於它的印象就好似蒙層紗似的傳說。相信藉由此書可以讓大家更加了解Polaroid拍立得在攝影文化上的輝煌創新。

──洪博熹 藝術創作者

影像創作是不拘束於器材的,好的作品通常包含了精神與意念。這本書讓我們了解拍立得的歷史與精神,能把作品創作的意念更強烈表達出來。

──于志平 喬爸

這本書回顧了最早的SX-70690這段有趣的過程,喚起我對拍立得有一份特別的情感。Polaroid拍立得到現在偶爾還是會拿出來使用。

──郭英聲 影像藝術家

記憶是值得珍藏的,透過相機,就能隨時捕捉生活中美好的一刻。這本書就像相機,為我們捕捉了Polaroid曾經風光一時的拍立得相機。

──鄧博仁 台灣科技大學兼任講師

發明拍立得相機的蘭德博士曾說:「如果你能找到科技與美學的交會點,就可以對世界做出比別人更多的貢獻。」拍立得可以說是攝影史上獨一無二的創新發明路程,正如每張拍立得照片獨特之處也就在於其「獨一無二,剎那永恆」的唯一性。

──老 查 《愛上老相機》作者

拍立得發明人蘭德是賈伯斯心目中最重要的其中一位英雄,這本書告訴我們為什麼。本書的故事很迷人,激勵人心、充滿警惕,也是關於一個領導人的創新與遠見。

──艾薩克森 《賈伯斯傳》作者

這是一則幾乎被遺忘的天才的故事,蘭德把拍立得轉變成一種文化現象。

──「華盛頓郵報」

本書精簡又深入闡述了寶麗來拍立得和其充滿個人魅力的領導人
──蘭德──的文化歷史。從寶麗來的崛起、倒閉,到重生,蘭德和寶麗來的故事讓人印象深刻。
──「出版人周刊」

作者以流暢、充實的方式回顧這家公司如何結合科技、工藝、管理、設計和流行文化的故事,讀來讓人振奮。無論你拿起本書是因為還愛著你老舊的拍立得相機,或是因為你想了解賈伯斯如何從拍立得的造型得到蘋果電腦的靈感,都會深深被這段故事所吸引。

──NPR.org

一九七年代,每年有十億張照片是拍立得作品。拍立得改寫了攝影文化史,生活照不必再送進專業暗房經過長時間的洗沖,只要十幾秒的聊天時間,照片就顯像完成。而且拍立得不只是拍攝生活照,嚴肅的攝影家和藝術家──Andy Warhol
Ansel AdamsDavid HockneyWalker EvansWilliam WegmanRobert MapplethorpeAndré Kertész也以拍立得創作過偉大的作品。

蘭德於一九三
年代創立寶麗來公司(Polaroid),剛開始專注於生產偏光鏡,一九四三年後,蘭德突然把興趣轉向拍立得相機,如何將感光後的底片,在一台小小的相機內完成沖洗的暗房過程,成為史上最具挑戰和創意、也是最成功的其中一項發明!

為了改善拍立得底片的整體表現,蘭德於一九四九年以每個月一百美金聘請風景攝影大師亞當斯擔任拍立得顧問,之後寶麗來公司更進一步主動和各藝術家合作,提供他們拍立得底片,而拍攝出來的作品則當作寶麗來公司的收藏,為拍立得在藝術創作奠定深厚的基礎。


即使今日數位相機當道,但寶麗來拍立得已經由相機升華為一種攝影次文化:古董造型的機身、黃褐色的照片、照片四邊寬大的白框……在復古風潮下,拍立得照片即有數位相機拍完立即看的優點,更有不可複製的特性。


本書收錄多張攝影家的拍立得作品,圍繞著蘭德和每一代拍立得的歷史,帶你走過尚未數位化前最具生命力的攝影故事。

<章節目錄>

第一章 光與影
一九七年代,全世界每年拍攝十億張寶麗來的拍立得照片,而現在整個產業幾乎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大約在二○○○年,數位相機問世並橫掃市場,顛覆了社會大眾的拍照習慣。一夕之間,拍立得攝影的底片已變成一種特殊玩意,剩下的買家主要是藝術家。任何一家依靠販售或沖洗底片的公司,都經歷過一段重組的艱困歲月
……
第二章 發展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蘭德背著自己的Rolleiflex相機和三歲大的女兒珍妮佛出去散步。他後來說自己當時壓根不算攝影師,只不過是為小女兒拍拍照。當他按下快門之後,女兒隨口問了一個簡單的問題:「為什麼我不能現在看到照片?」
……
第三章 立即可見

蘭德所撕開的是一張完美的淡棕色照片。巧合的是8×10相機拍出來的照片幾乎跟他的臉蛋一樣大,增添整場發表會的詭異感。戴著條紋領帶的蘭德坐在桌上,拿著剛洗好的照片,照片裡的人戴著相同領帶、坐在同一張桌子。溫斯伯格說:「現場只聽得見喘息的聲音。」然後「紐約時報」的記者馬上要求蘭德再拍一張
……
第四章 Swinger相機登場

我們永遠不知道是誰先發現,使用拍立得拍照就表示鏡頭前發生的一切不再需要被暗房裡的技術人員看到。第一代拍立得留下許多逗趣的照片,讓我們肯定即時攝影的成功有一部分是建立在成人間的自拍樂趣上。當時,相機攝影會形成一股風潮,午後大家拿著相機聚在一塊,聘個裸體模特兒,讓業餘的攝影同好可以沉醉在情色藝術之中
……
第五章 終極表現
SX-70
蘭德也堅持相機的機身必須覆蓋一層真皮。相機的玻璃纖維強化塑膠鍍上一層厚厚的鉻,使得外觀看起來像是亮面不?鋼,拿起來卻有溫暖的觸感。他完全不管牛皮會增加幾塊錢的成本,也不在意天然皮革不平整會大大增加工廠的退貨率。蘭德拒絕妥協,並且發表聲明說:「相機就應該配上真皮。」
……
第六章 不成功的商品
Polavision
Polavision
拍攝的短片結束之後,燈光亮起,蘭德問盛田昭夫:「嗯,你覺得怎樣呢?」盛田先生回他說:「呃……還不錯。」但他遲疑了一下後又說:「你可以賣出五萬台,這是一項不可思議的科學成就,但你遲了一步。」
……
第七章 我們的創新

柯達的相機又大又笨重,相機價格相對便宜,是用手搖桿把相片退出來,而不是由機械自動送出來。拍出來的照片跟拍立得差不多,但是顯像的時間稍微長一些,也比較容易褪色。相機把照片吐出來的動作有點醜,用蘭德跟員工說的話:「他們的相機輸出相片像在大便,而我們的像是噴射。」
……
第八章 公司破產

寶麗來拍立得實驗室的人並未因蘭德離開公司就馬上變笨;新的主管也不是一個格局不夠、不願意出錢進行大型研發的人,他的能力沒有問題,也不會故意裝懂。然而,氣球是慢慢消氣,大約經過二十年才逐漸掉到地面
……
第九章 新的視野

寶麗來新執行長沙傑的主力並不在底片,而是開發名為Zink,也就是無墨(Zero ink)的列印技術。這項技術已發展十年,從寶麗來破產前就已經開始。Zink印表機不用墨水匣也不用色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