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的工作沒意義,為什麼還搶著做?論狗屁工作的出現與勞動價值的再思 BULLSHIT JOBS

David Graeber 著 李屹 譯

  • 出版商: 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 2019-01-30
  • 定價: $550
  • 售價: 8.5$468
  • 語言: 繁體中文
  • 頁數: 448
  • ISBN: 9864776096
  • ISBN-13: 9789864776092
  • 下單後立即進貨 (約5~7天)

買這商品的人也買了...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狗屁工作的蔓延與膨脹如同病毒,充塞在我們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沒有什麼比自己的工作從根本上就無用、對這個世界毫無貢獻更讓人沮喪的了。
恐怖的是,這是多數人所面臨的命運……
 

敬告全體冗員:廢的不是你,是那些毫無價值的狗屁工作!
 


★ 德國亞馬遜政治及社會學類、政治經濟類排行榜第一名
☆ 德國時代週報選書
★ 美國亞馬遜財金類排行榜第一名
☆ 英國亞馬遜經濟類排行榜第一名
★ 法國亞馬遜政治、企業投資類排行榜第一名
 

狂掃多國亞馬遜排行榜 No.1,報刊媒體瘋狂熱議,全球社畜含淚推薦
《債的歷史》大衛.格雷伯最新力作,顛覆你對工作的想像!

 
 

「《狗屁工作》是現代職場的大揭露,充滿各行各業從業人員真心告白。「涼差」不一定是「爽缺」,無所事事的工作不只是「廢」,員工還得費力假裝忙碌,瞎忙於一些瑣碎無聊的細節。這一類的狗屁工作誤國誤民,有時還帶來例如金融海嘯的災難。」────何明修,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如同剛過兩百歲誕辰的馬克思,格雷伯點出了二十一世紀資本主義的問題(當然他沒有馬克思般提出系統性的理論),雖然未能提出如何真正改變它。但至少,他讓我們意識到如何重新理解『工作』的意義,以及如何重新看待自己的狗屁工作——如果你有的話。」────張鐵志,文化與政治評論家


專文介紹  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何明修 /文化與政治評論家 張鐵志

有用推薦       清華大學人類學系助理教授 方怡潔
              自由學者、作家 李明璁
                  主持人 陳嘉行(焦糖)
     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張烽益
           清華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劉瑞華 
 
-----------------------------------------------------------------------------------------------------

◆ 為何這份工作明明爛透了,卻無法說出口?
◇ 強調效率利益至上的私營企業,冗員數竟然會比公部門還多?
◆ 「怨人有,笑人無」的全球民粹反智氛圍,居然也跟工作有關?


工作好無聊!這工作根本就是狗屁,有做沒做哪有差!你是不是也這樣怒吼千百次了?1930 年凱因斯曾預言,科技發展將讓人類工時變短,但這個願景並未實現:全世界發明了各式各樣叫不出名堂的「服務性」職業,各種諮詢、顧問、仲介、行政……根據統計,竟有高達 40% 的人在做這類工作。受訪者對自己工作的枯燥乏味感到絕望,感覺不出自身貢獻,「少了我根本沒差」。

上述「狗屁工作論」的發想源自 2013 年格雷伯一篇網路刊文。該文一推出後轟動全球,兩周內轉發逾百萬次,更在短時間內被譯成十幾種語言,甚至驚動主流財經媒體為文回應。全世界各地人士紛紛寄信給格雷伯,分享自身的狗屁工作經驗,讓他決定擴大該文篇幅,撰寫成一本書。本書中他援引諸多真實案例,將數年來的觀察、研究與反思悉數呈現。他舉出狗屁工作的五大類型(幫閑、打手、補漏人、打勾人、任務大師),分析職員無可奈何的困頓心態,更回到歷史追溯資本社會及馬克思勞動價值論隱含的瑕疵,探討此類工作大量增生之因,以及為何政府不去遏止這類現象。他認為,狗屁工作貶抑了人的存在價值,更助長了當前社會反智民粹對立。狗屁工作是理解當代社會病徵的一個重要現象,所有人都應該正視這個從來沒人願意好好關注的問題。承繼他的犀利風格,本書將再度扭轉既定觀念,是新時代必讀的工作思維書。

-----------------------------------------------------------------------------------------------------

國外讚譽

機敏,極富魅力。──《紐約客》雜誌(The New Yorker)

開創全新想法、激發群眾辯論的大師。—Slate

令人驚奇的原創思想家……總能以機敏風趣的口吻,傳達複雜的想法。—The Telegraph (UK)

對我們的工作生活一次發人深省的盤檢。──《金融時報》

記錄諸多悲慘個案之餘,這本書就像一幅肖像畫,畫出了這個社會忘了自身存在為何的面貌。──《衛報》

這本書想問,是否有個更好的方式能組織起全世界的工作──確實是個好問題。──《紐約時報》

既滑稽又活靈活現,點出了我們既定價值的一次文化轉移。──《紐約郵報》

這可能會是你今年讀到最棒的一本非小說書。記得別告訴你老闆就好。──The Globe and Mail

每一位千禧世代及 Z 世代的新科畢業生都該讀這本書……格雷伯以學院式的嚴謹但清爽易讀的文筆,帶我們理解這些似是而非又容易被誤解的狗屁工作。──網路媒體 Salon.com

先不管皮凱提或馬克思了。在社畜經濟底下,格雷伯說這一切都是狗屁……對那些做類似機器人煎肉排這種鳥工作、每分每秒都是煎熬的白領階級來說,這本書提供了一些指引。──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國內推薦

揭露無用勞動的空虛價值,逼視無謂工作對人性消耗。──張烽益,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我早知道有些人做的事根本是狗屁工作,這本書提醒我,應該想想自己做的事會不會也是如此。──劉瑞華,清華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根據英、美近年調查顯示,有近四成的受薪階級覺得自己的工作『存在這世上其實沒有太多意義』;但多數有此認知的人卻又無奈表示,不太可能在短期內轉換職涯。本書精準歸納了這些「狗屁工作」,並非傳統馬克思主義所關切、異化的低技術性體力勞動,相對的,反而是存在於那些被視為專業、甚至擁有管理權力、從事販售或提供服務的白領僱員身上。他們都有社會認可的穩定職務,但撥開來看,實際工作內容卻可能都是缺乏意義的反覆。
作者犀利指出,之所以會造成無意義工作不斷擴張,弔詭地竟是透過教育所形成的社會共識:強調自我實現立基於工作表現。這導致「就業機會成為左右派都追求的口號」,卻沒有多思考創造這些工作本身是否存在意義價值。解方或許在於:採行全民基本收入(UBI),由政府無條件提供國民最低生活給付,這呼應了近年席捲全球引發熱議的社會改革方案。作者倡議以此賦權人們有更多機會從無意義工作中解放出來,去探尋自己更想要、更適合的生活方式。──李明璁,作家、自由學者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大衛.格雷伯David Graeber
美國人類學家,無政府主義者。2011 年占領華爾街運動的發起人之一,《美國商業週刊》稱他為該運動的重要精神領袖。他的論述將這場被視為擾人的街頭抗爭變成全球矚目的抗議運動。格雷伯發表的運動口號「我們是 99%」(We are the 99 percent),為廣大失業人口發聲,深深撼動了長期由極富人口壟斷社會資源的美國。

格雷伯師承歷史人類學大師馬歇爾.薩林斯(Marshall Sahlins),曾任美國耶魯大學助理教授,英國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講師,現任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人類學教授。 2006 年在政經學院演講時,被譽為「型塑文化本質論述的傑出人類學家」。2011 年出版極具批判性的《債的歷史》(商周,2013),幾個月後更親身參與占領華爾街運動,於學術界及公共參與上均受到廣泛注目,更被美國時代雜誌評選為當年度百大風雲人物。2013 年於雜誌上發表〈論狗屁工作現象〉一文探討充斥職場的無用工作,發文後旋即獲得熱烈迴響,轉發超過百萬次,更於數周內被譯成 12 種語言,之後他更設了一個專門e-mail,收集全世界讀者寄來的真實狗屁故事。本書即為該文論述之延伸,上市半年已售出 14 國版權。

格雷伯在臺灣的著作,尚有《為什麼上街頭:新公民運動的歷史、危機和進程》(商周,2014)、《規則的烏托邦:官僚制度的真相與權力誘惑》(商周,2016)等書。


相關著作:《債的歷史:從文明的初始到全球負債時代(經典增訂版)》《為什麼上街頭?新公民運動的歷史、危機和進程》

譯者簡介

李屹
elek。1986年生,高雄人。社會學出身。

目錄大綱

導讀
推薦序
前言:論狗屁工作現象
第一章 狗屁工作是什麼?
為什麼黑手黨的殺手不適合用來說明狗屁工作 | 論主觀要素的份量,還有,為什麼可以合理假定,自認在做狗屁工作的人大致是對的 | 論大家常誤以為狗屁工作多半局限在公部門內 | 為什麼髮型師完全不適合說明狗屁工作 | 論部分狗屁工作、大半狗屁工作和純粹又徹底狗屁工作的差異
第二章 狗屁工作有哪些?
五大類狗屁工作 | 一、幫閑(flunky)在做什麼 | 二、打手(goon)在做什麼 | 三、補漏人(duct taper)在做什麼 | 四、打勾人(box ticker)在做什麼 | 五、任務大師(taskmaster)在做什麼 | 論複雜的多重型態狗屁工作 | 順便講一下二階狗屁工作 | 最後提點,簡短回顧一個問題:有可能做著狗屁工作而不自知嗎?
第三章 為什麼做狗屁工作的人照三餐表達不開心?(論精神暴力,第一部分)
為什麼一個顯然占涼缺的年輕人就是沒辦法應付他的處境 | 談狗屁工作核心的虛假與漫無目的的經驗,又,如今看重讓年輕人也感受虛假和漫無目的的經驗 | 我們關於人類動機的基礎假定,似乎多半不正確,為什麼? | 簡短的題外話,談閑冗的歷史,尤其「買別人的時間」這個概念 | 談時間的道德與自然工作節律的衝突,及其創造的怨恨
第四章 有份狗屁工作是什麼體驗?(論精神暴力,第二部分)
為什麼有份狗屁工作不見得那麼糟 | 論曖昧不清和受迫假扮的辛酸 | 論操之不在己的辛酸 | 論不敢直陳辛酸的辛酸 | 論自知在害人的辛酸 | 小結:論狗屁工作對人類創造力的影響,兼論:試圖用創意或政治的作法,抨擊無謂的業務內容,怎麼可以視為一種形式的精神戰事
第五章 為什麼狗屁工作大量增生?
簡短的題外話,論因果關係和社會學解釋的性質 | 數記政府在創造和維持狗屁工作時擔任的角色 | 談幾種對狗屁工作崛起的錯誤解釋 | 為什麼可以把金融業當成創造狗屁工作的典範 | 論當前的管理封建制哪些方面像、哪些方面不像古典封建制 | 創意產業不斷增設執行中間的執行位階,如何彰顯了管理封建制 | 結論,並簡短回顧三層次的因果關係
第六章 我們共在一個社會,為什麼不反對無謂雇傭的增長?
論不可能發展出價值的絕對量尺 |雖然很難說清楚社會價值是什麼,但為什麼當代社會的大多數人確實接受有別於經濟價值的社會價值概念 | 談工作的社會價值和支付給工作者大概的金錢多寡,其間的反向關係 | 論我們對勞動的態度的神學根源 | 「有償勞動是成年人類的健全發展所必需」這個北歐想法的起源 | 隨資本主義到來,諸多領域視工作為社會改革的手段,抑或,說到底本身就是一種美德,這是怎麼發生的?而勞工是如何擁抱勞動價值論以反制 | 談勞動價值論在十九世紀日益流行時的關鍵瑕疵,而資方如何占這個瑕疵的便宜 | 二十世紀間,人們益發把工作首先當成規訓和自我犧牲的形式,以此評斷工作的價值
第七章 狗屁工作的政治效應為何?對這樣的處境,我們能做點什麼嗎?
論怨恨的制衡如何維護了管理封建制下的政治文化 | 當前引進機器人的危機,怎麼跟較大的狗屁工作問題拉上關係 | 任其無用的政治遺毒,以及照護部門生產力衰落的後果,畢竟放著狗屁工作不管,會推進照護階級抗爭 | 如果有一套綱領能促進工作跟補償脫勾,終結本書描述的兩難,那一視同仁的基本收入會是一個例子
鳴謝/註釋/書目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