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這商品的人也買了...
-
$480$379 -
$550$435 -
$550$468 -
$600$468 -
$179$161 -
$480$379 -
$880$695 -
$500$390 -
$179$141 -
$560$437 -
$580$458 -
$880$695 -
$179$161 -
$600$468 -
$820$648 -
$580$406 -
$680$476 -
$760$593 -
$179$141 -
$980$774 -
$650$507 -
$594$564 -
$650$507 -
$820$648 -
$880$695
商品描述
<簡介>
掌握近期企業重大資安事故以及資安防禦觀念,有助於企業了解即將面對的各種挑戰以及如何因應。
<推薦序>
◎越演越烈的網路資安威脅,以及全球地緣政治衝突,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帶來極大的阻礙,但並非束手無策。我們要有足夠的心理韌性去迎接這股潮流,並且具備見招拆招、見機行事的敏捷性與彈性。──李宗翰∕iThome電腦報週刊副總編輯
<作者序>
◎慢跑是我目前唯一長期固定從事的運動,多數天氣變化均不能成為阻礙我運動的理由,除非遇上打雷閃電、以及颱風這類大型致災氣象。平時很少外出跑步的人們,可能遇到吹大風、下大雨、低溫等狀況,就會打退堂鼓,但對於如我一般不認真但持續的臺灣業餘跑者而言,雨中慢跑雖然有點狼狽,但其實不會有太大影響,因為就算穿著的衣服、褲子、襪子都淋濕,感到有點寒冷,只要身體持續運動、不失溫,仍有足夠體力,還是能夠繼續運動,而且,跑步結束後趕快去洗澡更衣,就能回到原本的生活作息,並不會因此著涼、感冒。相對而言,日常被其他人傳染濾過性病毒,而得到感冒的機會大得多了。
更何況,身處在這個變化莫測、苦樂輪轉不休的世界,我們可以樂觀看待各種改變,因為雖然無法每天都晴朗,但也不會每天都下雨,而且,晴天、多雲、雨天都會帶來正面、中性與負面的影響,也各有其存在的必要。晴天跑步雖然不必擔心身體淋濕,但在熾熱的陽光之下,也面臨皮膚曝曬與水份大量流失之苦;雨天跑步的身體不舒服又是不同面向,不僅需設法習慣潮溼、涼冷的感受,衣褲鞋襪因為緊黏在身上、持續摩擦,而可能造成破皮、燒檔、水泡等狀況,但好處是不需忍耐身體與外在環境的高溫,也不需擔心過度曝曬對皮膚的傷害;至於多雲,雖然沒有前兩種天氣帶來的麻煩與不便,但如果遇到沒風、濕氣過重的環境狀態,還是要面對悶熱之苦。
其實,無論面臨何種天氣,準備好適當的因應對策,就有機會能夠減緩不適感。舉例來說,如果我們想要降低陽光、高溫的影響,可以改變運動的時間、地點,像是避開相對較炎熱的時段,尋找有更多遮蔽物的跑步路線;擔心下雨會著涼、影響視線,以及造成擦傷,我們可以戴上帽子、穿上長袖運動衣褲,以及在可能造成劇烈摩擦的皮膚部位貼上醫療透氣膠帶,增加抵抗力與防護力。
這令我想到越演越烈的網路資安威脅,以及全球地緣政治衝突,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帶來極大的阻礙,但並非束手無策。許多人都對未來感到無力、悲觀、甚至絕望,然而,數千來的人類世界從來沒停止改變,當大量歹徒、狂人從每個國家地區崛起,關於民主、自由、法治的良善價值該如何守護與弘揚,再度成為我們每個人都必須面對、承擔,以及重新建構的議題。
對於極端份子而言,他們有著各式理由埋怨、憤恨這個世界的不公義,想要不計任何代價地討回他們認為的公道。對於一般人而言,許多過去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價值,背後其實隱藏與累積各種沒被注意到的問題,導致這些變成有心人士操弄、扭曲,甚至抹黑的對象,如今只能設法從即將或正在爆發的大混亂變局當中,進行深刻的反思與重建。隨著多方對峙情勢日益劇烈、擴散,我們要有足夠的心理韌性去迎接這股潮流,並且具備見招拆招、見機行事的敏捷性與彈性。
<內容試讀>
◎◎對於現代人而言,網路資訊環境日益複雜,大家都深有所感。近年來,從智慧型手機的普及、雲端服務的盛行,一直到疫情期間居家辦公的需求激增,現在更是有生成式AI的迅速崛起,增添更多變數。
這些新技術與態勢的轉變,不僅是百年難得的機遇,也伴隨全新的風險,導致企業組織背後的IT與資安單位,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例如,BYOD與行動應用的普及、混合雲與多雲架構的管理,以及遠端存取成駭客攻擊焦點等。
如今,還有生成式AI加劇DeepFake問題,也帶來AI幻覺等不同風險,攻擊者亦濫用新興AI技術,發動更多逼真網釣、認知作戰內容,還能利用AI強化攻擊系統與竊取資料的技術。
隨著2025年的到來,我們該如何看待現在的網路安全局勢變化?許多專家都會引用世界經濟論壇(WEF)發布的全球網路安全展望報告,結合全球經濟角度,從更多元的視野審視此一問題。
你對網路威脅的想像是什麼?首先可能是「網路詐騙」消息,因為時常出現在新聞報導,這並非臺灣獨有的挑戰,所有國家與地區皆面臨各式各樣的網路詐騙挑戰,並對經濟帶來極大影響。
例如,全球防詐聯盟(GASA)每年都會發布全球詐騙現況報告,指出各國面臨不同的主流詐騙情境與態勢。以2023年為例,全球詐騙損失超過1兆美元,有些國家的損失甚至達GDP的3%。
根據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旗下網路犯罪投訴中心(IC3)的估計,2023年美國因網路犯罪造成的損失,已超過125億美元(約4,100億元)。光是「投資詐騙」一項就有3.9萬案件被受理,平均每日108件,造成45億美元損失,躍升為近兩年最猖獗的網路犯罪型態。此外,針對企業的「商業電子郵件詐騙(BEC)」依然嚴峻,2.1萬受理案件就造成近30億美元損失,並且持續比前一年度更高,相當驚人。
對於企業政府而言,關注的網路安全風險其實有更多的類型。
以我們每年進行的iThome大調查結果來看,區分為網路釣魚/社交工程攻擊、資安漏洞濫用、勒索軟體資安事故,以及BEC詐騙、被植入竊資軟體或後門木馬、瀏覽惡意網站、DDoS攻擊等。而近年還有GenAI風險管控的做法,亦成為臺灣企業最新的關注重點。
若從資安業者揭露的種種威脅態勢來看,也涉及幾項關鍵議題,包括:APT(進階持續性攻擊)、供應鏈攻擊、零時差漏洞利用的威脅更加嚴峻,以及勒索軟體即服務(RaaS)、網釣即服務(PhaaS)盛行帶來的影響等。
上述的區分也突顯我們面臨的資安威脅,種類相當廣泛,彼此之間可能也有盤根錯節的關聯。
原因在於,每個威脅或技術層面,都有各自複雜性的議題,而且每一項都會隨著時間而持續演進,或是因為其他新技術的出現,讓老舊攻擊手法又升級。
不僅如此,在全球技術趨勢轉變的影響下,例如,IT與OT的融合,雲地混合的場景,也都持續帶來不同層次的資安管理挑戰。
縱觀世界資安情勢的變化,WEF發布的全球風險報告,多年來受到非常多人的引用,而根據最新的2025年度報告指出,全球10大風險雖然仍以環境風險為主,但有3項科技風險的威脅大增,成為各界關注焦點。
尤其是「錯誤資訊與假訊息」因AI出現大幅加劇其風險,另兩項風險也不容忽視,分別是「網路間諜活動與戰爭」,以及「AI技術的不良後果」。
在此同時,WEF亦發布《2025年全球網路安全展望》報告,針對網路安全的複雜性該如何解讀的問題,特別針對6大因素探討。這點令我們十分印象深刻,因為可以帶給大家不同的審視角度。
這些因素分別是:網路犯罪技術精進、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供應鏈相互依存關係、法規要求、AI與新興科技、網路安全技能缺口。更重要的是,它們同時也在交互影響,是造成網路安全日益複雜的主因。
換言之,目前我們所面臨的資安威脅態勢,不只是網路犯罪技術持續進化,形成更加精密的攻擊模式,另也降低攻擊門檻而擴大攻擊規模,加劇資安威脅。還有地緣政治的緊張,使整體環境更加充滿變數,供應鏈依賴程度的增加,也導致風險變得更不透明且難以預測,再有AI與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又帶來了新的資安弱點與威脅。
另外,全球法規不斷增加與變化,這也造成企業面臨更高的合規壓力,在此同時,上述種種問題也都受到資安人才技能短缺的影響,造成進一步削弱了企業的風險管理能力。
從WEF統整的上述因素來看,對照iThome過去一年的資安新聞報導,有許多相關實際案例呼應。
例如,在地緣政治緊張方面,對網路安全生態系帶來顯著的影響,國家資助駭客組織(State-Sponsored)的網路間諜攻擊,這十年越加嚴峻。
例如,2024年底,多國電信業遭中國駭客組織入侵的消息,再次突顯其嚴重性,尤其美國同時發現多家電信業遭中國駭客Salt Typhoon入侵;還有許多精心設計的供應鏈攻擊、零時差漏洞利用的入侵與竊密攻擊事件,背後多半也都是國家級駭客所為。
微軟在2024年10月發布的2024年度數位防禦報告,也提供相關證據。這當中揭露2024年最常被國家級駭客鎖定攻擊的國家,美國的情況最嚴重,其次為以色列、烏克蘭、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英國與臺灣、南韓。我們認為,這也是反映地緣政治的衝突局勢。
隨著網路威脅進一步發展,針對國家關鍵基礎設施(CI)的攻擊,同樣持續引發各種危機。尤其是與OT安全有關油、水、電產業,雖然全球都更加重視這方面的資安,但事件仍然不斷發生,像是2024年10月,美國最大水利公用事業American Water Works遭駭客入侵。
甚至,過往並未受到熱烈關注的海底電纜,如今也成為新的實體安全焦點。因為,位於波羅的海的海底電纜,先前發生遭中國船隻疑似蓄意切斷的事故,臺灣最近幾個月以來,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像是臺馬與臺澎的海纜,都發現遭中國船隻疑似蓄意破壞。
在供應鏈依賴導致的重大危機方面,2024年7月的CrowdStrike軟體更新出包,造成全球電腦大當機就是一例。由於其用戶數量龐大,產品更新出問題而造成許多企業Windows電腦當機,同時也衝擊許多關鍵民生服務的運作。
這次事件的發生,使得多項議題受到關切。例如,面對駭客入侵越來越刁鑽的態勢,促使資安偵測技術須深入作業系統的底層,這也導致作業系統平臺暴露在更多的風險之下;再者,全球電腦大當機事件,造成金融、零售、航空服務大亂,甚至影響醫療、媒體、鐵路運輸與911緊急救,因此IT系統風險過於集中的議題,更是受到各界探討。
供應鏈日益複雜與高度依賴狀況依舊
此外,若從資安研究人員持續發布的漏洞攻擊研究結果來看,亦顯現出當今資訊系統的複雜程度不斷提升。而且,許多缺乏安全開發設計的老舊系統仍在使用,甚至不安全的底層元件,異質系統之間的溝通聯繫,也導致企業難以全面掌握供應商的資安狀況。
關於網路犯罪技術持續精進,2025年我們要注意哪些重點?這有兩個面向,一是網路犯罪商業模式的持續演進,另一是AI助長網路犯罪。
首先,WEF指出,網路犯罪即服務(Cybercrime-as-a-Service,CaaS)已成全球網路犯罪市場的主流商業模式。
雖然WEF沒有對此更深入解釋,但事實上,我們在許多資安業者的研究揭露中,已經看到太多這方面的消息,有多種網路犯罪商業模式的興起到普及,包括:勒索軟體即服務(RaaS)、網釣即服務(PhaaS)、詐欺即服務(FaaS),分散式阻斷服務(DDoS)攻擊也有租賃服務等,還有專門販售入侵管道的初始入侵掮客(IAB),以及與存取即服務(AaaS)也成蓬勃發展的黑色產業。
過去大家可能分別看待網路犯罪議題,但若是通盤審視,我們確實可看出企業組織面臨這類挑戰的威脅,已經越來越巨大。雖然已有多國執法單位聯合資安業者採取行動取締,但現階段仍感到如同野火燒不盡的狀況一般。
較特別的是,WEF另還指出網路犯罪與傳統組織犯罪的結合之後,可能改變網路犯罪的性質,對社會帶來更大的影響。像是東南亞地區有許多人被誘拐至詐騙工廠拘禁,並且從事個資竊取、假訊息傳播與社交工程詐騙。
在AI助長網路犯罪方面,WEF指出,攻擊者利用AI強化網釣攻擊與社交工程攻擊的情形,在2024年已越來越多見;生成式AI的快速發展,也讓惡意軟體的開發、自動化漏洞的利用,以及攻擊的部署,都變得比過去更容易,使得我們身處的威脅態勢更嚴峻。
以Deepfake技術為例,相關的詐騙將嚴重衝擊企業與個人,尤其是偽冒企業高層影像、聲音與文字風格的情形。我們在2024年也實際看到威脅事件,有攻擊者利用Deepfake技術來實施傳統的商業電子郵件詐騙(BEC)。
2024年1月,香港警方指出一家跨國公司香港分行員工遭遇Deepfake詐騙,原因是駭客寄送釣魚郵件、假冒總部財務長召開視訊會議,導致員工依照上級指示轉帳,結果被騙走2,500萬美元(約8.2億元)。到了2024年5月,英國工程公司Arup證實此次資安事件。
我們認為,此案的特殊之處在於,當人類演進到生成式AI時代,攻擊者已經實際運用這項技術,將BEC詐騙手法重新包裝。不同於過去只是透過郵件管道指示變更匯款帳號,現在還能利用經過偽冒、操縱的影像與聲音,使受害者誤以為他們正在與真正的同事對話。
在地緣政治緊張、供應鏈依賴,以及網路犯罪技術精進之外,WEF還強調其他影響網路安全複雜程度的構面,分別是AI與新興科技、法規要求,以及網路安全技能缺口。
以AI與新興科技而言,除了前面談到新的生成式AI助長網路犯罪,還有生成式AI本身風險與立法方面的議題。WEF認為,企業組織應用生成式AI已成顯著趨勢,但普遍仍缺乏安全AI部署。
以法規要求而言,大多數企業均認為,資安與隱私法規能幫助降低企業生態系統的風險,然而,也有許多企業認為法規的日益繁瑣與碎片化,因此,確實帶來極大的合規挑戰。
至於資安技能缺口方面,全球過去幾年已在關注這樣的問題,WEF指出2024年人才短缺問題還會加劇,因為資安威脅持續擴大,導致企業對於專業資安人才的需求激增,但市場供應仍然嚴重不足,進一步削弱企業的防禦能力。
整體而言,資安領域的變化極快,挑戰也日益嚴峻,我們從全球資安事故與災情的發生與揭露,已經深刻體認到這些變化,對照WEF年初提出從上述六大構面的交互影響,同樣顯現其背後的複雜程度。
作者簡介
◎iThome電腦報長期報導企業資訊應用與技術發展,每年舉辦CYBERSEC臺灣資安大會、臺灣雲端大會、DevOpsDays Taipei等大型技術研討會。
目錄大綱
國安會諮詢委員李育杰:更強調堅韌觀念,國家資通安全戰略2025定案
數位發展部部長黃彥男:數位轉型與國安並重,臺灣在數位浪潮下的資安突圍
快速認識LLM應用程式10大風險
正視與調適生成式AI的深遠影響
資安法修訂全面升級:強化管理、專業培訓與人才配置
TWCERT/CC深化資安聯防溝通
上市公司擴大資安事件揭露範圍
全民資安風險倍增!國家支持的網路間諜攻擊升級,廣泛利用各種管道滲透
臺灣未來4年資安產品市場蓬勃發展,IDC預測2028年規模達235億元
跟上國際身分安全防護腳步,第一手直擊Passkey臺灣多家企業應用實例
首批FDO標準認證產品問世
臺灣後量子資安產業聯盟成立
企業必學的超級資安框架2024新變革
導入NIST CSF資安認證,臺灣金融業首例出爐
理論很美,現實很「硬」,企業資安框架落地的五階段實戰指南
零信任之父第一手導讀零信任架構
2025全球資安局勢大解析
Amazon安全長揭露AI老手如何防護生成式AI的使用
網路攻擊的因應進入鐘點戰時代
eBPF企業資安應用崛起
參與國際資安應變組織添8家臺企
CrowdStrike軟體更新出包導致大量電腦當機,突顯全球IT脆弱的一面
從午夜暴雪和XZ Utils兩大資安事件,微軟學到這三件事
網擎解析郵件伺服器軟體資安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