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性研究寫作 (Writing Up Qualitative Research, 3/e)
哈利‧沃爾科(Harry F. Wolcott) 著、李政賢 譯
- 出版商: 五南
- 出版日期: 2012-02-07
- 定價: $350
- 售價: 9.5 折 $333
- 貴賓價: 9.0 折 $315
- 語言: 繁體中文
- 頁數: 296
- ISBN: 9571161527
- ISBN-13: 9789571161525
已絕版
買這商品的人也買了...
-
$880$581 -
$980$774 -
$820$648 -
$520$411 -
$880$695 -
$650$553 -
$1,130$961 -
$400$380 -
$480$408 -
$820$697 -
$100$95 -
$940$700 -
$680$578 -
$720$612 -
$500$390 -
$450$356 -
$480$408 -
$580$458 -
$650$514 -
$650$514 -
$490$417 -
$1,130$881 -
$780$663 -
$580$493 -
$320$272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本書簡介>
這本書最早的版本,乃是沃爾科教授和米契‧艾倫促膝談心之後的產物,艾倫當時是SAGE出版社的編輯。第一版,精簡輕盈,全書只有94頁,收錄在《質性研究方法系列》。發行之後,市場反應相當熱絡。緊接著,2001年,發行第二版,微幅增修。再來,又修訂了一次,就是這兒的第三版。學生和老師對於本書好評頗多,包括:使用者友善、內容實用。在眾多讀者的熱情期盼之下,SAGE 出版社順勢邀請沃爾科教授再次操刀,為本書增添新題材,同時也增列了當前的最新資訊,以趕上時代進步的潮流。
本書問世以來,各方好評不斷,作者甚感欣慰。有鑑於討論寫作的工具書有可能與時代脫節,但是絕對不可能完全從市場消失。藉著這次第三版的修訂,作者希望,一來能夠適時補足必要而適切的新增資訊,再來也能夠讓全書組織更加緊緻而流暢,在此同時,也確保任何舊雨新知都無須擔心,先前版本任何有用的資訊在此遭到刪除。
<作者簡介>
哈利‧沃爾科(Harry F. Wolcott)
美國奧勒崗大學人類學系榮譽教授。奧勒崗大學40多年期間,沃爾科教授任教於教育系與人類學系。這兩門學術領域交匯之處──教育人類學──也正是他學術興趣悠遊棲息的天地。1964年,完成史丹佛大學博士學位之後,他接受奧勒崗大學聘任。順利取得終生職教授之後,一切都過得挺順心如意的,除了教書之外,還能持續研究與出版田野研究方面的論文與書籍,研究涉及的題材還蠻多樣的,像是加拿大卑詩省西岸小部落瓜基烏圖族原住民小孩的學校教育,還有居住在辛巴威布拉瓦約城市的恩德貝勒人與紹納人的飲酒習慣。
<譯者簡介>
李政賢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哲學組博士
美國加州大學爾灣校區認知科學碩士
專長:教育哲學
創意哲學理論
教育美學
教育詩學
教育藝術理論
<本書目次>
第1章 給讀者的行前導言
1.1 寫作vs.不得不寫作
1.1.1 向前看
1.2 本章結語:蓄勢待發
第2章 出發上路
2.1 寫作的配備
2.2 照著寫作計畫往前走
2.2.1 寫作計畫的第一要素:研究主旨宣言
2.2.2 寫作計畫的第二要素:目次表
2.2.3 寫作計畫第三要素:基本故事與作者語調
2.3 讀書的人 vs. 寫書的人
2.4 早鳥寫作
2.4.1 自由書寫
2.4.2 紀律化的書寫
2.5 從何處開始寫起
2.6 若干適合的寫作起點
2.6.1 從研究方法開始寫起
2.6.2 從敘述開始寫起
2.7 分析與詮釋
2.7.1 關於研究目的與研究限制的提醒
2.8 研究焦點的困惱
2.9 資料分類與組織的困惱
2.10 本章結語:實際檢驗本章介紹的各種建議
第3章 繼續寫下去
3.1 周旋到底
3.2 「空白檔案夾」:專案報告管理策略應用
3.3 維持寫作動力
3.4 該注意細節的地方,第一次就應該搞定
3.5 建立論文格式表
3.6 參考文獻的追蹤檢視與更新
3.7 分類追蹤管理零星的資料
3.8 尋求回饋
3.9 本章結語:維持繼續寫下去的秘訣
第4章 連結起來
4.1 「文獻回顧」
4.2 如何使論文與理論產生連結
4.3 理論可以扮演的角色
4.4 透過研究方法把論文連結起來
4.5 質性探究的「技術」
4.6 如何以圖解方式來表徵質性研究策略
4.6.1 質性研究樹狀圖
4.7 你的研究方法;方法論
4.8 以研究敘事取代研究方法或理論
4.9 尾聲
4.10 本章摘要:主要的連結事項
第5章 緊縮精簡
5.1 敘述的適切充足性
5.2 塞更多東西進去
5.3 扔掉更多東西出去
5.4 重複檢視文章內容與文書格式
5.5 稿件修訂與文書編輯
5.5.1 成為你自己的編輯
5.5.2 時間──沉靜的夥伴
5.5.3 其他編輯的方式
5.6 尋求專業編輯協助
5.7 如何寫出質性研究的結論?
(1)結語;(2)建議與蘊義啟示;(3)個人省思
5.8 替代結論的其他結尾寫法
5.9 本章結語
第6章 結案收尾
6.1 書籍與大部分文章的主要組成元素
6.2 標題
6.3 前置頁
(1)獻辭;(2)前言;(3)導論;(4)序言;(5)目次表
6.4 前置頁:更多的可能做法
(1)致謝辭;(2)作者簡介/本書簡介;(3)摘要或大綱提要;(4)導讀;(5)關鍵字;(6)海報展示;(7)學位論文摘要
6.5 校樣編輯與其他重要的文書事宜
(1)標題、子標題,段落;(2)隨文註腳與文末/書末注釋;(3)圖表、插圖、表格;(4)質性研究使用統計;(5)藝術作品與攝影(包括封面設計)
6.6 後置頁
(1)附錄與補充資料 ;(2)參考文獻與參考書目;(3)專有術語表;(4)索引;(4)書頁校樣與校稿
6.7 本章結語:最後一局
第7章 準備出版
7.1 學術出版經驗談
7.1.1 找尋適合的期刊、出版社
7.1.2 質性研究著作的出版處境
7.1.3 把握學術活動場合的出版機會
7.1.4 洞悉學術出版的市場動向
7.1.5 提高出版勝算的做法
7.1.6 自我推銷‧提高著作的能見度
7.1 書面出版的替代途徑
7.2 審稿過程
7.3 著作無法出版的時候
7.4 本書結語
<內容試閱>
第一章
給讀者的行前導言
本書原始構想是米契‧艾倫(Mitch Allen)在1988年間向我提議的。當時,他任職於SAGE出版社的編輯部門,擔任徵稿編輯的職務,負責洽談合作出版事宜。當時,他正好參與美國人類學會的年會,在會場展示SAGE的出版品,另外也安排與若干作者會面,洽談合作出版事宜。我們是在我的研究生珍‧康蓓兒(Jean Campbell)居中引薦而認識的。她多次向米契推薦,說她有如何的欣賞我的寫作。米契說,當時他在SAGE企劃推出了《質性研究方法系列叢書》(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Series),急需找尋適合的人選,來撰寫該方面的專論。
他的構想是希望,寫出來的東西能夠符合研究生和其他學者的需要,有效解決他們在撰寫質性研究報告可能遭遇的諸多問題。在當時,投入質性研究的人數似乎日益增多,在此同時也有越來越多人發現在撰寫質性研究報告時備感困擾。他問我,是否有興趣出版這樣的一本寫作指南。能夠受到出版社編輯青睞,找我合作出書,著實讓我有些受寵若驚,雖然在此之前,我壓根沒想過,我會去寫些關於如何寫作的東西。長話短說,我接受了他的邀約。
當天,回到飯店休息的時候,我心中大致已經有了一本關於寫作的小書雛形。我提出的第一份企劃和他的期望似乎有頗多落差,因此沒能獲得米契的首肯。但他還是很有耐性,繼續和我琢磨該項合作案。當時,我還沒能意會到,他對於我日後的寫作將會投下如此深遠的影響力。總之,在接下來幾個月期間,歷經無數次的翻案與增刪修改,總算完成了一份雙方都滿意的初稿,而最後這本專論終於正式出版,收錄成為《質性研究方法系列叢書》的第20號出版品。
當初,在投入寫作本書之前,我對於寫作的知識多半是來自本身寫作的經驗,另外再加上這期間許多審稿人士提供的縝密(甚至是錙銖必較的)批評指教意見。我的研究著作已經結集出版了三本書,我寫的作品也開始小有名氣。不時,有人(包括我的研究生,康蓓兒當然也是其中一員)對我美言讚許,說我是「天生寫作高手」。我很感謝有人好意讓我知道,我是個好作者(就學術寫作的標準來判斷,而不是文學品味的標準)。但是,我自己心知肚明,我絕非天生寫作高手,至少我沒有那種信手拈來、毫不費工夫的天才本領。
我只能老實承認,因為我在乎我的寫作,所以確實是下足了功夫,不厭其煩一再的琢磨與修潤。別人最後讀到的總是完成後的定稿成品,而不是未經修潤的初胚草稿。對我而言,好作品依靠的是求好心切的堅持與榮譽心,而不是天賦本能的才華。雖然我不是下筆有如神助的天生好手,但這麼些年來的辛勤筆耕,著實也讓我累積了不少寫作要領,深諳如何可以寫出一篇篇恍若渾然天成的好文章(而這當然是,讀者此刻應已瞭然在心,經過千錘百鍊之後的終端成品囉!)
稍後(第六章),我會回過頭來談談有關「導論」的寫法。至於就眼前而言,就先讓我們來看看,該怎麼做才可以讓你開始在紙上或電腦螢幕上,動手寫下一些字句,這包括寫田野研究的期末報告、碩博士論文,甚至是要作為投稿或出版的文章或書籍。
從這書的標題,你知道焦點是關於撰寫目前已廣為知悉的質性研究、敘述研究,或自然取徑研究。這類「自然取徑的研究派典」(naturalistic paradigm)往往被另外貼上許多不同的標籤。1985年,研究學者伊馮娜‧林肯(Yvonna Lincoln)和埃貢‧顧巴(Egon Guba)指出,學者們依情況適合或個人偏好,也時而使用不同說法,而基本上,也都屬於自然取徑的研究,其中比較常見的說法包括:後實證研究、俗民誌研究、現象學研究、主觀意義研究、個案研究、質性研究、詮釋學研究、人本主義研究,諸如此類,不足而一。如果,你的研究取徑也在這份名單當中,那你就是本書訴求的讀者。你們所做的研究主要都是採取田野取向,並且將自己的研究屬性歸類於廣義的質性研究之列;此外,也有人使用「質性」或是「質性/敘述」來稱呼自己的研究,並且和那些自稱從事傳記研究、歷史研究,或哲學研究的學者有所區隔。
1.1 寫作 vs. 不得不寫作
你確實有認為自己是寫作的人,還是沒有呢?或者,你認為自己是不得已而必須寫作?還是更無奈,你是背負雙重不得不的包袱──因為不得不研究,所以不得不趕鴨子上架,只能無奈地硬逼著自己寫作研究報告,更麻煩的是,你根本不知從何開始下筆?如果,你清楚感受學術論文發表與專論出版的壓力,可是卻發現自己連研究題目都毫無頭緒,那你就是屬於這種雙重不得不的可憐蟲。就像剛到大學任職的新科博士,特別是技職或專業導向的學院,以及應用領域科系,原以為本業就是「教書」,卻發現還是難逃一向存疑的學術著作重擔,因為升等還是必須靠源源不斷的「學術生產」。
那意思就是代表,學術著作的撰寫是任重道遠、一輩子都不得鬆懈的志業。我的感覺是,這些年來,「不得不寫」的可憐陣線人數正在逐年攀升。在此同時,學界對於質性研究的接受程度也越來越高,各種不同的領域都有,諸如:企業管理、傳播、文化研究、經濟發展、教育、國際援助、休閒研究、護理、體育、公共衛生、社會學、司法、社會心理學,這些學界同行之所以會紛紛投入質性研究的陣營,或許是因為迫於擺脫學術產量壓力的絕望處境,或者是出於渴望質性研究能夠帶來激勵士氣的新氣象。
當學術生涯把人逼入不得不寫,否則就得面臨窮途末路的絕境,許許多多技職與專業領域的學術界同行卻猛然驚覺,自己根本還好做好充分的準備,投入大量製造學術研究著作的生產線。在面臨困境之餘,他們開始遍尋可以讓自己盡快絕地逢生的出路,其中不少人選中了質性研究。質性研究之所以雀屏中選,關鍵原因可能在於,質性研究方法看起來相當自然,直截了當,沒有太多規範或限制,甚至有一種「不費吹灰之力」的感覺,因此讓不少人直覺以為,這樣的研究應該不難完成。
弔詭的是,質性研究表面上看似簡單,但是研究實際執行起來卻是大小難關不斷,舉凡問題的理論概念構思、研究實務的執行、資料的蒐集與分析、報告的撰寫,處處都充滿了錯綜複雜、減不斷理還亂的陷阱。總之,認為質性研究簡單、容易上手,而且很快就會有收穫,純粹只是受到表面蒙蔽而產生的不切實印象。
本書不是指導如何執行質性研究的手冊,也不會論及基本的寫作文法。市面上有不少關於這方面的書籍可供參考。 風格是寫作的一部份,我會在有需要的地方,分享這方面的個人建議;同時,我也會適時提供其他寫作老手的經驗之談。不過,我傾向這麼想,或者就說是希望好了,你能夠自己摸索出屬於你個人的寫作風格。
我目的是要幫忙讀者能夠把田野筆記或質性研究筆記,轉化成為可以發表而且有品質的研究報告。我寫這書是要給那些不得不寫作論文或學術文件的學界人士,而不是要給專業的作家。如果你已經自得其樂,倘佯在寫作給你盡情自我表達的樂趣,那你大概就不屬於本書訴求的對象。
反之,如果你是因為自己所屬的專業領域期待或要求,而必須透過寫作來證明自己的能力或資格(如果你的身分是學生),又或者,你必須透過學術著作,而對自己所屬的領域持續有所貢獻(如果你目前正在撰寫博士論文的結尾階段,或是剛踏入學術圈任職的新科博士) ,那麼你們就是本書希望能夠有所幫助的對象。雖然,我設定的讀者群主要是前述特定研究取向的研究人員;不過,就算屬於其他研究取向的讀者,應該還是可以從中獲得實質的幫助。
再者,我的焦點主要是希望能夠協助讀者把質性/敘述研究寫出來,以及如何克服這當中可能遭遇的種種障礙或瓶頸(依章節粗分,大致包括:不知道從何處開始下筆、後繼無力寫不下去、資料龐雜不知如何組織連結、不知道怎麼精簡潤飾、不知道如何收尾、不知道如何應付學術出版的要求或規格)。相對地,就比較不是聚焦於研究的進程,按部就班來介紹如何寫作質性研究涉及的各個階段(例如:理論架構構思、研究設計、實施田野研究工作、資料分析)。話雖如此,由於這兩種不同聚焦的寫作,基本上,乃是無法徹底分割的,因此在本書當中,或多或少還是會講到有關質性研究各階段的寫作議題。
我相信,有些讀者可能會發現,我提供的建議好像沒有想像中應該有的那種神通妙用,因而感到大失所望。在這兒,我必須老實承認,我這書志不在漫天畫大餅,我也沒必要灑下甜言蜜語來誘使你相信,只要你照著我書中的指點,你的寫作就可以神來運轉、一舉登天,而且還會讓你脫胎換骨,滿心歡喜地擁抱寫作,把它視為自己的摯愛,熱情以對全心投入,再也不會心有旁貸的情況發生。
在這兒,我只能先自我坦白,我這書絕對沒有這樣的通天本領,你在書中比較可能發現的是,我反覆再三不斷叮嚀與交代,就像教導小孩過馬路一樣,一定要注意你寫作研究報告途中可能遭遇的各種路況,以及應該遵循的行路規則,與道路秩序,一個一個地講,一個一個地克服,聽起來有些囉哩巴唆的,也有些瑣碎而平淡無趣,但是一旦你在寫作途中遇上了類似的狀況,應該能夠幫助你逐一化險為夷,最後順利抵達終點。
又或者,就說是逐鳥解題吧。這個頗為傳神的說法是我借用安妮‧拉墨特(Anne Lamott)的一本書名《逐鳥解題:寫作與人生啟示錄》(Bird by Bird: Some Instructions on Writing and Life, Lamott, 1994)。話說拉墨特的弟弟,當年10歲時,學校老師出了一份作業,要針對各種鳥類寫出一份綜合報告。這作業的範圍實在太廣了,壓得小弟弟根本就是動彈不得。眼看隔周星期一就是繳交作業的最後期限了,作業本上卻依然毫無動靜。父親於是自告奮勇,給了一個讓人寬心的建議:「小子,逐鳥解題,一次就挑選一種鳥來作答,一個接著一個,最後就大功告成了。」(頁19)。老人家給小兄弟很妙的一句建議「逐鳥解題」,也讓我們的女作家順理成章拿來當作那本談論寫作與作家習性的書名。(稍後在第6章,我會比較深入探討若干著作,並且提醒讀者在使用諸如《逐鳥解題》這類書名時,固然容易吸引讀者的注意,但是也必須小心提防,因為稍一不慎可能就有會錯意的危險。話雖如此,我還是不得不佩服拉墨特,這樣三言兩語,就一針見血道盡了我想要傳達的意思。)
1.1.1 向前看
我的看法是,如果你心中瞭然,非常清楚自己在研究些什麼,那麼你應該就會採取由上而下的研究寫作取向,也就是說,你可以先初步介紹與發展研究的總括概念、或是可茲統一闡述研究主題的理論,或是你執著關切的問題。如果,你已經知道自己要寫的大致方向,那就把握那個方向的引導,放手開始寫下去。
反之,如果你還不是很清楚,那我建議你反過來,採取本書介紹的由下而上的寫作方式,這比較不那麼仰賴天份或靈感(危險性也較低些)。我這書裡提供的建議包羅甚廣:何時與如何開始動筆(第二章);如何保持繼續寫下去的動力(第三、四章);如何緊縮精簡文章(第五章);書籍的前置頁與後置頁應該收錄哪些材料(第六章)。粗略說起來,這當中討論與建議的,比較不是著眼於,教導你如何能夠寫出最好的質性研究;而比較是著眼於,幫忙你化解「我什麼也寫不出來」之類阻礙寫作的狀況。
我個人已經不再遵守那些建議了。有些我曾經嘗試過,但已經不再使用。還有一些似乎是不錯的點子,也許值得傳承下去,雖然我本身從未嘗試過。本書先前兩個版本發行以來,也得到不少審稿人、書評等提供的建議或諮詢意見,其中不乏頗具參考價值的見解,在這兒,我也欣然採納,融入各章節,酌供讀者參考。至於原本兩版呈現的基本理念,也都順利通過時間的考驗,歷久彌新,應該可以繼續保留。有若干論點提出來,只是藉以回顧各種不同的見解與實務做法,以擴大參考與評論的廣度。我在參考文獻當中,不是很謙虛地納入了好幾條我自己的著作(前後橫跨40多年),部分原因是要避免在討論各項主題時,一再重複引述自己的作品當範例解說,但主要還是因為這些作品是我最熟習的研究。我寫這些文章,當然是希望能夠有人閱讀它們,所以只要有增加曝光的機會,我絕對會把握。
這樣一本簡明版的寫作專論當然不會假裝是《質性研究寫作完全指南》。比方說,敘述研究與文本之間的關係,以及在後現代情境衝擊之下的社會科學,批判分析扮演了何種角色,諸如此類的議題都很重要,而且也引發了相當廣泛的爭論與對話,但是這些都不在本書的討論之列。本書也不打算討論有關寫作內容的議題,也就是說,我們不會去處理關於你的研究涉及或引用的理論或概念基礎這方面的問題。雖然,我確實有討論,這些元素在寫作當中所可能扮演的角色。
再者,我也無意預測,電子媒體未來會給吾人溝通(寫作、出版……)的方式帶來如何的影響。你心中或許對於未來的發展有很清楚的看法,而且就你目前的年紀而言,你應該知道,也比我更需要知道,未來這方面會有什麼樣的發展。不過,似乎可以確定的是,在可預見的未來,想法的溝通應該還是會透過文字,所以回歸到原點,還是必須學會先把文字安排成適當的形式,以便可以將想法有效傳達給他人。溝通文字建立的依舊是一種模擬的實質現實(virtual reality),這兒指的是這個詞的舊有意義,而不是現在所指的虛擬現實。
我的焦點是眼前必須解決的問題:幫助你把自己的寫法和觀察所見寫成可以讓他人看見的形式。如果你已經開始研究有一段時日,而且在期間也感受到某種的不確定感,不知道該如何跨出腳步,那你應該要認清一點,就是你不可能一路走來這麼久,卻完全不清楚你的想法究竟該何去何從。 那麼,我或許能夠幫忙你撥開那莫需有的恐懼:一定要先寫好理論或方法論,然後才可以開始踏出下一步。我們在第四章的時候,會談到有關理論與方法的議題。
我無意說服你接受寫作是有趣的事情。寫作始終充滿挑戰,有時也許會有令人滿意的結果。說到寫作的好處,我不至於喧天鑼鼓,漫天狂灑溢美之詞,我能夠稱許的寫作的好處,真的就只是這樣而已。你或許可以把寫作想像成每天起床上班:有些日子比較愉快,有些日子則比較糟糕。但不論感覺好壞,你都必須「堅守崗位」),哪怕你精神頹喪,也得勉強撐住,盡力完成當天的份內工作。請記住,就算你一天只寫一頁──甚至只寫一段──總有一天,你的手上一定會有一份進度可觀的草稿。
總得手上有了這麼一份容或粗略不全的草稿,你才有基礎可以開始進一步打臘磨光的工作。警告的話已經說得夠多了,尤其是還沒說明這書要談些什麼,就搶先宣告這書不要談什麼。我不知道,我是從那兒養成這樣的習慣,寫任何東西之前,總是習慣列出一大堆負面表列排除法的研究限制。有可能是當年我寫博士論文的時候逐漸養成的。我假設(一如以往,又是不正確的假設),我必須為自己寫的每一個字提出辯護。一個新的字眼就此不知不覺變成了我的常用語:研究限制(delimitations) 。完成博士論文之後,我想,我應該再也沒有用過這個字眼了。但是我不得不承認,當時寫下那麼一大堆我的研究不要處理的問題,心裡確實有一種滿大的成就感。
宣告重要的研究限制事項,或許可以給你的學術寫作處女航提供一個出發點,尤其是如果你擔心,到目前為止,你唯一的寫作經驗都只限於個人私秘的寫作,而沒有接受過學術嚴謹檢驗的寫作,那麼這確實是一個可以參考採用的寫法。如果,你還沒準備好宣稱你的研究要探討的是什麼,那不妨先試著列舉若干你不要研究的項目。「研究限制」可以作為博士論文寫作很方便的出發點寫法,而且如果將「研究限制」以比較含蓄的方式呈現,應該也可以用來作為其他任何形式的學術寫作的出發點。這個建議再度彰顯本書一貫宣揚的主張:寫什麼都行,只要能夠讓你開始寫作都好。你大可以等到稿件修訂與文書編輯階段,才來決定你是否有過度濫用研究限制的做法。不過,如果這方面的問題一直讓你感到極為困擾,那你當然可以從一開始就直接面對這些問題。
本書從頭到尾,我一直都不忘強調稿件內容修訂與文書編輯的重要。對於大多數像我們一樣,知道自己不得不提筆寫作,卻又缺乏天賦異稟的寫作才華,仔細的文書編輯就像是救命藥方一樣。如果沒有經過仔細的文書編輯,不能讓人有興趣,來讀我們必須報導的研究,那又何必白費力氣把質性研究寫成報告呢?還有,如果只是做研究,做完了,卻不報導,那更是一點意義都沒有。
最後,讓我轉借路易士‧卡洛爾(Lewis Carroll)《愛麗絲夢遊仙境》中的一則忠告:一旦走到路的盡頭,就該停住了,不要再往前多走一步。寫作也應該如是觀。就一本書的開場序文而言,我已經著墨夠多了。當接下來還有更長的章節等在前頭,相信沒有人會介意眼前的一章結束得太早。
1.2 本章結語:蓄勢待發
1. 本書再三強調的一項寫作要領就是,不管怎樣,先寫了再說,寫了才有東西可能改寫得更好(如果有需要的話),不寫就永遠無從得知是否能夠寫出好作品;只有寫出來以後,關於寫得好不好才有得評斷,如果覺得寫不好,再改就是了。
2. 你可能比較不會有如同葛羅莉亞‧史坦能那樣的感覺:寫作是唯一你在做的時候,不會感覺,你寧可去做些其他別的事情。你可能會比較適合採用安妮‧拉墨特的「逐鳥解題」策略。
3. 如果,你沒有辦法開始寫,不妨試著針對你提出的研究案,列出你覺得重要的研究限制事項。不要給自己設定任何的數量限制,只要想到的,不管有多少,都盡量列出來。就像你所寫的任何東西,隨後總有機會可以修改。一旦你不想研究的項目都寫光了,接下來,或許你就比較有可能寫出你想要研究的是什麼。稍後,如果時機合宜的話,你也許會想把這份清單拿出來和讀者分享。但是,就目前而言,還是自己一個人知道就好。那可不是展開研究的好方式!
4. 寫什麼都行,只要能夠讓你開始寫作就好。就目前而言,讓我們來想看看,有沒有任何方法,可以現在就讓你開始著手。馬上就來寫一份清單如何?把目前阻礙你,讓你沒辦法順利寫作的事項,全部寫出來。寫完之後,再來檢查看看,這份清單的所有項目,每一條都是尾大不掉,絲毫動彈不得?還是說,你有可能逐次斬妖除魔,個個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