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終端技術演進與增強

OPPO研究院 組編,左志松 徐偉傑 賀傳峰 崔勝江 李海濤 胡奕 胡榮貽 編著

  • 出版商: 清華大學
  • 出版日期: 2024-02-01
  • 定價: $594
  • 售價: 8.5$505 (限時優惠至 2024-11-30)
  • 語言: 簡體中文
  • ISBN: 7302639566
  • ISBN-13: 9787302639565
  • 相關分類: 5G
  • 立即出貨 (庫存 < 4)

  • 5G終端技術演進與增強-preview-1
  • 5G終端技術演進與增強-preview-2
  • 5G終端技術演進與增強-preview-3
5G終端技術演進與增強-preview-1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本書由OPPO研究院部分標準研究人員編寫,是一本關於3GPP NR(New Radio)標準的終端方面增強技術的書籍,包含終端節能增強、終端覆蓋增強、緊湊型終端及終端未來演進幾個方向的內容。從5G終端增強的需求、方案的評估到候選技術的篩選取捨和標準的制訂,整個過程在這里都有詳細的介紹。作為5G終端增強方面的專業書,本書可以給5G產品研發人員、研究人員及通信專業的高校師生作為參考。

目錄大綱

目錄

緒論 5G終端增強概述

5G終端現狀與增強動機 1

5G終端的增強與演進 3

第1章 5G R16終端節能技術

1.1 5G終端節能技術的需求和評估 5

1.1.1 5G終端節能技術需求 5

1.1.2 節能候選技術 6

1.1.3 節能技術的評估方法 12

1.1.4 評估結果與選擇的技術 14

1.2 節能喚醒信號設計及其對DRX的

   影響 17

1.2.1 節能喚醒信號的技術原理 17

1.2.2 R16採用的節能喚醒信號 18

1.2.3 節能喚醒信號對DRX的作用 22

1.3 跨Slot調度技術 24

1.3.1 跨Slot調度的技術原理 24

1.3.2 靈活調度機制用於跨Slot調度 27

1.3.3 動態指示跨Slot調度的處理 28

1.3.4 跨Slot調度的作用時間機制 29

1.3.5 跨Slot調度的錯誤處理 30

1.3.6 跨Slot調度對上下行測量的影響 31

1.3.7 BWP 切換與跨Slot調度 31

1.4 多天線層數限制 33

1.4.1 發射側和接收側天線數量影響能耗 33

1.4.2 下行MIMO層數限制 34

1.4.3 上行MIMO層數限制  35

1.5 輔小區(載波)休眠 35

1.5.1 載波聚合下的多載波節能 35

1.5.2 輔小區(載波)節能機制 36

1.5.3 激活時間外的輔小區(載波)休眠

   觸發 37

1.5.4 激活時間內的輔小區(載波)休眠

   觸發 38

1.6 RRM測量增強 39

1.6.1 非連接態終端的節能需求 39

1.6.2 非連接態終端RRM測量放鬆的

   判斷準則 40

1.6.3 非連接態終端的RRM測量放鬆的

   方法 41

1.7 終端側輔助節能信息上報 42

1.7.1 終端輔助節能信息上報的過程 42

1.7.2 終端輔助節能信息上報的內容 44

1.8 小結 45

參考文獻 45

第2章 5G R17 終端節能技術

2.1 Paging指示 47

2.1.1 尋呼過程的節能 47

2.1.2 尋呼分組設計 48

2.1.3 尋呼節能信號的設計 51

2.2 TRS指示用於終端節能 56

2.2.1 TRS實現終端的節能原理 57

2.2.2 TRS的指示方式 58

2.2.3 TRS的配置 63

2.3 基於DCI的PDCCH檢測自適應 63

2.3.1 DCI PDCCH檢測自適應原理 64

2.3.2 DCI PDCCH檢測自適應節能候選方案

   和評估 65

2.3.3 DCI PDCCH檢測自適應節能標準化

   方案 70

2.3.4 DCI PDCCH檢測自適應時序和重傳

   控制 72

2.4 小結 73

參考文獻 73

第3章 緊湊型5G終端演進技術

3.1 緊湊型終端的評估 76

3.1.1 終端成本與復雜度的評估方式 76

3.1.2 不同候選技術對終端成本和復雜度的

   影響 77

3.2 降低緊湊型5G終端帶寬 83

3.2.1 降低帶寬後的目標帶寬 83

3.2.2 初始接入過程的initial DL BWP 85

3.2.3 初始接入過程的initial UL BWP 87

3.2.4 初始接入之後的initial DL/UL BWP與

   non-initial BWP 92

3.2.5 DL BWP 與UL BWP的中心頻點的

   一致性問題 94

3.3 緊湊型5G終端的天線減少 94

3.3.1 接收天線數的減少和上報 94

3.3.2 接收天線數減少對系統性能的影響 96

3.4 緊湊型5G終端半雙工 99

3.4.1 緊湊型5G終端半雙工的復雜度

   優化 99

3.4.2 半雙工支持的終端過程和轉換

   時間 100

3.4.3 半雙工的上下行通道優先級 104

3.5 緊湊型5G終端的eDRX 106

3.5.1 RRC空閑態的eDRX 107

3.5.2 RRC非激活態的eDRX 109

3.5.3 針對eDRX的系統消息更新 110

3.6 緊湊型5G終端的測量放鬆 112

3.6.1 RRC非連接態的測量放鬆 112

3.6.2 RRC連接態的測量放鬆 114

3.7 緊湊型5G終端識別與接入控制 115

3.8 小結 117

參考文獻 117

第4章 5G終端覆蓋增強

4.1 5G覆蓋評估和覆蓋增強候選

   技術 118

4.1.1 5G終端覆蓋評估方法 120

4.1.2 5G終端覆蓋增強覆蓋的技術

   分類 126

4.1.3 5G終端覆蓋評估結果比較 132

4.1.4 5G終端覆蓋增強結論和標準化 136

4.2 5G上行數據覆蓋增強 138

4.2.1 上行PUSCH 重復傳輸TypeA增強

   原理 138

4.2.2 上行PUSCH 重復傳輸TypeA增強

   標準化 139

4.2.3 上行PUSCH 多時隙TB增強

   原理 151

4.2.4 上行PUSCH 多時隙TB確定的

   標準化 153

4.2.5 上行PUSCH 多時隙聯合通道估計

   原理 157

4.2.6 上行PUSCH 多時隙聯合通道估計

   標準化 158

4.3 5G上行控制覆蓋增強 165

4.3.1 上行PUCCH動態重復增強原理 165

4.3.2 上行PUCCH動態重復增強標

   準化 166

4.3.3 上行PUCCH 多時隙聯合通道估計

   原理 167

4.3.4 上行PUCCH 多時隙聯合通道估計

   標準化 169

4.4 5G初始接入覆蓋增強 171

4.4.1 Msg3 PUSCH的重復傳輸請求 171

4.4.2 Msg3 PUSCH的重復傳輸次數和

   指示 172

4.4.3 Msg3 PUSCH的重復傳輸過程 178

4.5 小結 180

參考文獻 180

第5章 零功耗的終端技術演進

5.1 零功耗技術的需求和場景 182

5.1.1 低功耗終端技術 182

5.1.2 垂直行業的業務需求與驅動力 183

5.1.3 零功耗技術的典型場景 185

5.2 零功耗技術基礎 190

5.2.1 零功耗背景介紹 191

5.2.2 零功耗通信技術原理 193

5.2.3 零功耗系統設計和實現 200

5.2.4 零功耗技術在網絡中的應用 202

5.3 零功耗通信技術的標準化展望 209

5.3.1 零功耗通信對網絡服務的要求 209

5.3.2 零功耗通信對網絡架構的影響 211

5.3.3 零功耗通信對RAN標準的影響 213

5.4 小結 217

參考文獻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