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系統信息安全——智能製造背景下的數字化安全保障

姬五勝,李國良

  • 出版商: 電子工業
  • 出版日期: 2025-01-01
  • 定價: $474
  • 售價: 8.5$403
  • 語言: 簡體中文
  • 頁數: 208
  • ISBN: 7121492520
  • ISBN-13: 9787121492525
  • 下單後立即進貨 (約4週~6週)

商品描述

本書探討工業控制系統(簡稱工控系統)在智能製造環境下麵臨的安全挑戰,全面而系統地闡述工控系統信息安全。本書共3個部分,第1部分為工控系統及其信息安全概述,包括工控系統的歷史演進與智能製造的趨勢、工控系統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工控系統的智能化安全架構設計,為後續章節的討論奠定基礎;第2部分為工控系統信息安全保障實踐,包括工業控制網絡的安全、工控系統的身份認證與訪問控制、工控系統的漏洞管理與應急響應、工控系統的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系統地介紹各種關鍵安全問題的解決方法;第3部分為工控系統信息安全未來展望,包括智能製造背景下的工控系統創新保障、工控系統智能化的發展趨勢,探討新興技術在工控系統中的應用。

目錄大綱

目 錄
第1部分 工控系統及其信息安全概述
第1章 工控系統的歷史演進與智能製造的趨勢 2
1.1 工控系統的歷史演進 2
1.1.1 機械控制時代的萌芽 3
1.1.2 電氣控制時代的崛起 8
1.1.3 數字控制時代的到來 11
1.1.4 現代工控系統的特點 14
1.2 智能製造的核心理念與技術基礎 15
1.2.1 數字化轉型與智能製造 16
1.2.2 智能化生產與自動化決策 19
1.2.3 靈活化製造與定製化生產 23
1.3 工控系統在智能製造中的角色及其面臨的挑戰 26
1.3.1 工控系統在智能製造中的角色 26
1.3.2 工控系統面臨的挑戰 28
本章小結 29
第2章 工控系統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30
2.1 數字化轉型與工控系統信息安全 30
2.1.1 數字化轉型的背景與意義 31
2.1.2 工控系統信息安全面臨的挑戰 32
2.1.3 工控系統信息安全的策略與措施 32
2.2 工控系統信息安全的關鍵威脅 34
2.2.1 網絡攻擊與入侵威脅 34
2.2.2 惡意軟件及其相關攻擊 35
2.2.3 供應鏈風險與惡意供應鏈攻擊 37
2.2.4 物聯網和設備連接的威脅 38
2.2.5 內部威脅與人為因素 39
2.2.6 數據泄露和隱私侵犯的威脅 40
2.3 工控系統信息安全在智能製造中的戰略地位 42
2.3.1 智能製造的背景與挑戰 42
2.3.2 工控系統信息安全與智能製造的關系 44
2.3.3 智能製造對工控系統信息安全的需求 46
2.3.4 工控系統信息安全策略的制定與實施 48
本章小結 52
第3章 工控系統的智能化安全架構設計 53
3.1 工控系統信息安全的需求分析與威脅建模 53
3.1.1 工控系統信息安全策略的制定與實施 53
3.1.2 工控系統信息安全威脅建模的步驟 56
3.1.3 工控系統信息安全的威脅源識別與分析 56
3.1.4 工控系統信息安全的漏洞評估與風險分析 57
3.1.5 工控系統信息安全的關鍵資產識別 58
3.1.6 工控系統信息安全的需求分析與威脅建模工具 59
3.2 工控系統智能化安全架構的設計原則 60
3.2.1 安全性優先原則 60
3.2.2 最小權限原則 61
3.2.3 防禦深度原則 62
3.2.4 安全審計和監測原則 63
3.2.5 安全文檔和培訓原則 64
3.3 工控系統智能化安全架構的評估與持續優化 66
3.3.1 工控系統智能化安全架構的評估方法和流程 66
3.3.2 安全漏洞和威脅評估 67
3.3.3 安全性能評估 68
3.3.4 工控系統智能化安全架構的改進和優化 69
3.3.5 工控系統智能化安全架構的持續監測與審計 69
3.3.6 工控系統智能化安全構架持續優化面臨的挑戰與未來趨勢 70
本章小結 72
第2部分 工控系統信息安全保障實踐
第4章 工業控制網絡的安全 74
4.1 工控網絡的架構與通信協議 74
4.1.1 工控網絡架構概述 74
4.1.2 工控網絡的拓撲結構 76
4.1.3 工控網絡的組件與設備 77
4.1.4 工控網絡通信協議概述 77
4.2 工控網絡的安全策略 78
4.2.1 物理安全措施 79
4.2.2 網絡隔離與分段 81
4.2.3 防火牆與網絡安全設備 83
4.2.4 入侵檢測系統與入侵防禦系統 86
4.2.5 身份認證與加密技術 89
4.2.6 人員管理與培訓 93
4.2.7 安全政策與合規性 95
4.3 工控網絡的安全實踐案例 97
4.3.1 案例1:工控網絡的安全防護實例 97
4.3.2 案例2:工控網絡通信保護實例 98
4.3.3 案例3:工控網絡數據隱私保護實例 99
4.3.4 案例4:工控網絡通信安全的應急響應 99
4.3.5 案例5:智能化應用下的通信安全挑戰 100
本章小結 101
第5章 工控系統的身份認證與訪問控制 103
5.1 身份認證技術與訪問控制模型 103
5.1.1 傳統身份認證技術 104
5.1.2 其他因素身份認證技術 105
5.1.3 生物特徵識別技術 107
5.1.4 單一登錄 108
5.1.5 訪問控制模型 109
5.2 工控系統訪問控制策略及其實施 112
5.2.1 訪問控制策略的設計原則 112
5.2.2 身份管理和身份認證實踐 113
5.2.3 權限管理和授權 114
5.2.4 安全審計和監測機制 115
5.2.5 實施訪問控制策略的挑戰及其解決方法 116
5.3 身份認證與訪問控制的智能化應用 117
5.3.1 人工智能技術在身份認證中的應用 117
5.3.2 機器學習在訪問控制中的應用 118
5.3.3 智能化身份認證案例分析 119
5.3.4 智能化訪問控制案例分析 120
5.3.5 智能身份認證和訪問控制的未來趨勢 121
本章小結 122
第6章 工控系統的漏洞管理與應急響應 123
6.1 工控系統漏洞掃描與評估 123
6.1.1 漏洞掃描工具和技術 124
6.1.2 漏洞評估方法 126
6.1.3 主動掃描與被動掃描 130
6.1.4 漏洞數據庫 131
6.1.5 工控系統漏洞分類 132
6.1.6 漏洞風險評估方法 133
6.1.7 案例研究:工控系統漏洞掃描與評估的成功實施 134
6.2 漏洞管理流程與最佳實踐 135
6.2.1 漏洞管理的重要性 135
6.2.2 漏洞管理流程概述 136
6.2.3 漏洞的發現與報告 137
6.2.4 漏洞的跟蹤與分析 138
6.2.5 漏洞的修復與驗證 139
6.2.6 漏洞優先級的設定與管理 140
6.2.7 團隊合作與工具選擇 141
6.2.8 供應商與安全社區合作 142
6.2.9 漏洞管理的最佳實踐 143
6.2.10 案例研究 143
6.3 應急響應與安全事件處理策略 144
6.3.1 應急響應團隊的建立 145
6.3.2 安全事件的識別與分類 146
6.3.3 應急響應計劃的制訂 148
6.3.4 系統功能的恢復與修復 150
6.3.5 安全事件事後評估與改進 150
本章小結 152
第7章 工控系統的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 153
7.1 工業數據採集與處理 153
7.1.1 數據採集技術與實施 153
7.1.2 數據預處理與質量管理 156
7.2 數據加密與隱私保護技術 157
7.2.1 數據加密算法的原理與應用 158
7.2.2 隱私保護技術原理與實踐 159
7.3 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的智能應用 161
7.3.1 智能監測與實時防護技術 161
7.3.2 基於人工智能的數據泄露檢測 163
本章小結 164
第3部分 工控系統信息安全未來展望
第8章 智能製造背景下的工控系統創新保障 166
8.1 新興技術在工控系統中的應用 166
8.1.1 物聯網技術在工控系統中的融合應用 166
8.1.2 人工智能在工控系統中的優化實踐 169
8.2 工控系統信息安全創新案例 171
8.2.1 智能工廠中的工控系統信息安全防護實例 171
8.2.2 工業因特網平臺的信息安全創新與應用案例 173
8.3 工控系統信息安全的前沿技術與趨勢 175
8.3.1 零信任安全架構及其應用 175
8.3.2 基於深度學習的工控系統異常檢測與防護 177
本章小結 178
第9章 工控系統智能化的發展趨勢 180
9.1 智能化技術在工控系統中的應用 180
9.1.1 工業物聯網的智能化應用 180
9.1.2 人工智能在工控系統智能化中的實踐 182
9.2 智能化技術在工控系統中的優勢 184
9.2.1 智能化技術在提升工控系統效率與靈活性中的應用 184
9.2.2 智能化技術的數據驅動決策與預測能力 186
9.3 工控系統智能化的未來發展方向 188
9.3.1 自適應與自學習工控系統 188
9.3.2 跨平臺與跨領域的工控系統智能集成 189
本章小結 191
後記 192
參考文獻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