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內部審計實務詳解:審計程序+實戰技法+案例解析(第2版)

企業內部審計編審委員會

  • 出版商: 人民郵電
  • 出版日期: 2024-10-01
  • 定價: $899
  • 售價: 8.5$764
  • 語言: 簡體中文
  • 頁數: 456
  • ISBN: 7115652473
  • ISBN-13: 9787115652478
  • 下單後立即進貨 (約2週~3週)

  • 企業內部審計實務詳解:審計程序+實戰技法+案例解析(第2版)-preview-1
  • 企業內部審計實務詳解:審計程序+實戰技法+案例解析(第2版)-preview-2
企業內部審計實務詳解:審計程序+實戰技法+案例解析(第2版)-preview-1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內部審計是在組織內部進行的一種獨立客觀的監督和評價活動,通過對企業的管理效能和經營決策進行評審,可以全面有效地發現企業管理中的薄弱環節。為了幫助企業實現其組織目標,合理審查和評價經營活動及內部控制的適當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我們特意編寫了本書。

本書嚴格依據《中國內部審計準則》和《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編寫而成,對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諸多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解讀和指引,濃縮了企業內部審計的精華,旨在為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提供全面、準確的實務操作指南,提高內部審計工作者的業務操作水平。

?

作者簡介

编审委员会

唐斯圆(清华大学)

刘秀婷(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晏 燕(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张 琳(中央财经大学)

向晶薪(中央财经大学)

张时涵(中央财经大学)

莫孝伟(中央财经大学)

汪华亮(南京财经大学)

姚 宇(陕西师范大学)

方文彬(兰州商学院)

邢铭强(兰州商学院)

孙蕾蕾(烟台大学)

徐东方(河北金融学院)

计东亚(绍兴文理学院)

目錄大綱

目錄

第1篇 內部審計理論基礎

第1章 內部審計概述

1.1根據內部審計的產生與發展歷程得出的結論和啟示 1

1.2內部審計的概念、特徵、職能與作用 3

1.2.1內部審計的概念 3

1.2.2內部審計的特徵 3

1.2.3內部審計的職能 5

1.2.4內部審計的作用 6

第2章 內部審計的準則

2.1內部審計準則概述 8

2.1.1內部審計準則的含義 8

2.1.2內部審計準則的作用 8

2.2國際內部審計準則 10

2.2.1國際內部審計準則體系及演變過程 10

2.2.2《國際內部審計專業實務框架》的內容 10

2.3中國內部審計準則 12

2.3.1中國內部審計準則的框架 12

2.3.2中國內部審計準則的具體內容 13

第3章 內部審計的職業道德規範

3.1內部審計職業道德規範概述 18

3.1.1內部審計職業道德規範的含義 18

3.1.2內部審計職業道德規範的約束機制 19

3.1.3內部審計職業道德規範的作用 19

3.1.4內部審計職業道德規範的框架與基本原則 20

3.2內部審計職業道德規範的具體內容 22

3.2.1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發布的職業道德規範 23

3.2.2中國內部審計人員職業道德規範 24

第4章 內部審計的機構與人員設置

4.1內部審計機構設置與模式 27

4.1.1內部審計機構設置原則 27

4.1.2內部審計機構常見設置模式 28

4.1.3集團公司內部審計機構管理模式 31

4.2內部審計機構的職責 32

4.3內部審計人員專業勝任能力 33

4.3.1執業技能體系 33

4.3.2職業知識體系 34

第2篇 內部審計作業流程

第5章 準備階段

5.1確定審計項目 36

5.1.1項目來源 36

5.1.2內部審計機構的權限 36

5.1.3項目綜合評估 37

5.1.4項目啟動 39

5.2初步瞭解被審計單位 39

5.2.1審前調查 39

5.2.2編制檢查清單和設計調查問捲 40

5.2.3面談 40

5.2.4穿行測試 41

5.3風險評估 42

5.3.1風險評估的考慮因素 42

5.3.2風險評估總結 42

5.3.3風險評估的要點 42

5.3.4風險評估過程中應採用的審計程序 43

5.3.5風險控制矩陣 43

5.4確定審計目標和審計範圍 44

5.5確認評價標準和審計資源 45

5.5.1確認業務的評價標準 45

5.5.2確認所需的審計資源 45

5.6制定項目審計方案 45

5.6.1審計方案內容 45

5.6.2審計方案模板 46

5.7發送審計通知書 46

5.7.1審計通知書的內容 46

5.7.2審計通知書的編制及發送要求 47

5.7.3審計通知書模板 47

第6章 實施階段

6.1開展現場工作 49

6.1.1現場進點會 49

6.1.2索取、收集必要的資源 50

6.1.3現場觀察 50

6.2內部控制有效性測試 51

6.2.1瞭解內部控制 51

6.2.2測試內部控制 51

6.2.3調整審計方案或擴大測試 52

6.3實施審計測試程序 52

6.3.1收集、鑒定審計證據 52

6.3.2審計證據的獲取與處理 55

6.3.3符合性測試與實質性測試 57

6.4審計工作底稿的編制和復核 59

6.4.1審計工作底稿的編制 59

6.4.2審計工作底稿的復核 60

6.5小結會、撤點會及總結與考核 61

6.5.1小結會 61

6.5.2撤點會 62

6.5.3總結與考核 62

第7章 報告階段

7.1審計中期報告 64

7.1.1向主管審計師匯報測試結果 64

7.1.2中期報告 64

7.2審計發現、結論、建議 65

7.2.1審計發現 65

7.2.2審計結論 65

7.2.3審計建議 65

7.3審計結果溝通 66

7.3.1結果溝通的概念 66

7.3.2結果溝通的目的和作用 66

7.3.3結果溝通的形式 67

7.3.4結果溝通的內容、時間和記錄 67

7.3.5結果溝通的對象和方法 68

7.4撰寫審計報告 68

7.4.1審計報告的定義和作用 68

7.4.2審計報告的編制要求 69

7.4.3審計報告的內容 69

7.4.4審計報告註意事項 71

7.5審計報告的復核與報送 72

7.5.1審計報告的復核 72

7.5.2審計報告定稿 73

7.5.3形成審計意見 75

7.5.4審計報告發送及存檔 76

第8章 後續審計跟蹤階段

8.1整改情況調查 77

8.1.1發送整改通知書 77

8.1.2審計整改調查 78

8.2後續審計 81

8.2.1編制後續審計方案 81

8.2.2後續審計程序 81

8.2.3後續審計報告 82

8.3審計文件材料的整理歸檔 84

8.3.1審計檔案的內容和整理 84

8.3.2審計檔案歸檔註意事項 85

8.3.3審計檔案保管期限及借閱 85

8.4審計成果利用 86

8.4.1整改落實 86

8.4.2審計情況通報 86

8.4.3責任追究 86

8.4.4移送 87

8.4.5結果公告 87

8.4.6考核評優 87

8.4.7人事任免 87

第3篇 內部審計技術與方法

第9章 審計證據

9.1審計證據概述 88

9.1.1審計取證的相關概念 88

9.1.2審計證據的類型 89

9.1.3審計證據的特性 90

9.2審計證據的獲取方法 94

第10章 抽樣技術

10.1審計抽樣概述 98

10.1.1審計抽樣的概念 98

10.1.2審計抽樣的方法 98

10.2內部審計抽樣的基本流程 99

10.2.1樣本設計階段 99

10.2.2樣本選取階段 101

10.2.3對樣本實行審計程序 103

10.2.4樣本結果評價階段 104

10.3屬性抽樣審計 106

10.3.1屬性抽樣審計的概念 106

10.3.2屬性抽樣審計的基本步驟 106

10.3.3三種屬性抽樣審計的比較 108

10.4變量抽樣審計 109

10.4.1變量抽樣審計的概念 109

10.4.2變量抽樣審計的分類 109

第11章 分析性技術

11.1分析性技術概述 111

11.1.1分析性技術的概念 111

11.1.2分析性技術的特點 111

11.1.3分析性技術的作用 112

11.2分析性技術方法 112

11.2.1趨勢分析法 112

11.2.2比較分析法 112

11.2.3比率分析法 113

11.2.4回歸分析法 114

11.2.5模型分析法 114

11.3分析性技術的實際應用 114

11.3.1分析性技術的關鍵 114

11.3.2分析性技術在內部審計各階段的應用 115

第12章 內部審計工作底稿

12.1內部審計工作底稿概述 117

12.1.1內部審計工作底稿的含義 117

12.1.2內部審計工作底稿的編制目的 117

12.1.3內部審計工作底稿的編制要求 117

12.1.4內部審計工作底稿的存在形式、常包括的內容和不包括的內容 118

12.2內部審計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範圍 119

12.2.1確定內部審計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範圍時需考慮的因素 119

12.2.2內部審計工作底稿的要素 120

12.3內部審計工作底稿的歸檔 124

12.3.1內部審計工作底稿歸檔工作的性質 124

12.3.2審計檔案的結構 124

12.3.3內部審計工作底稿歸檔後的變動 125

12.3.4內部審計工作底稿的保存期限 126

第4篇 基礎內部審計實務

第13章 企業業務循環內部審計

13.1銷售與收款循環的內部審計 128

13.1.1銷售與收款循環的特點 128

13.1.2銷售與收款循環的內部控制 132

13.1.3銷售與收款循環的內部審計 136

13.1.4銷售與收款循環的內部審計案例介紹 143

13.2採購與付款循環的內部審計 156

13.2.1採購與付款循環的特點 156

13.2.2採購與付款循環的內部控制 159

13.2.3採購與付款循環的內部審計 161

13.2.4採購與付款循環的內部審計案例介紹 164

13.3生產與存貨循環的內部審計 177

13.3.1生產與存貨循環的特點 177

13.3.2生產與存貨循環的內部控制 179

13.3.3生產與存貨循環的內部審計 182

13.3.4生產與存貨循環的內部審計案例介紹 190

13.4投資與籌資循環的內部審計 192

13.4.1投資與籌資循環的特點 192

13.4.2投資與籌資循環的內部控制 195

13.4.3投資與籌資循環的內部審計 199

13.4.4投資與籌資循環的內部審計案例介紹 201

13.5貨幣資金的內部審計 209

13.5.1貨幣資金與業務循環概述 209

13.5.2貨幣資金內部控制及其測試 210

13.5.3庫存現金審計 213

13.5.4銀行存款和其他貨幣資金審計 217

13.5.5貨幣資金的內部審計案例 225

第14章 建設項目內部審計

14.1建設項目審計概述 229

14.1.1建設項目審計的含義 229

14.1.2建設項目審計的特點 230

14.1.3建設項目審計的方法 232

14.2建設項目審計的內容 238

14.2.1開工前審計 238

14.2.2在建項目審計 239

14.2.3竣工決算審計 242

14.3建設項目審計的要點 242

14.3.1聘用專業人員的風險和質量控制 242

14.3.2跟蹤審計方式的選擇 243

14.3.3跟蹤審計中審計責任和管理責任的區分 244

14.3.4不同承包合同形式下的造價審計重點 244

14.4建設項目審計案例介紹 245

14.4.1某科研所綜合樓建設項目審計案例 245

14.4.2 Y公司員工宿舍建設項目審計案例 249

第5篇 按目標分類的內部審計實務指南

第15章 合規性審計

15.1舞弊審計 254

15.1.1舞弊審計概述 254

15.1.2舞弊審計的內容 254

15.1.3舞弊審計的方法 258

15.1.4舞弊審計的案例介紹 259

15.2內部控制審計 262

15.2.1內部控制審計概述 262

15.2.2內部控制審計的內容 263

15.2.3內部控制審計的方法 267

15.2.4內部控制審計的案例介紹 269

15.3合同審計 284

15.3.1合同審計概述 284

15.3.2合同審計的內容 284

15.3.3合同審計程序 286

15.3.4合同審計的方法 287

15.3.5合同審計中應註意的問題 288

15.3.6合同審計的案例介紹 289

第16章 保證性審計

16.1風險管理審計 295

16.1.1風險管理審計概述 295

16.1.2風險管理審計的內容 296

16.1.3風險管理審計的程序 301

16.1.4風險管理審計的方法 302

16.1.5風險管理審計要點 304

16.1.6風險管理審計的案例介紹 305

16.2財務審計 313

16.2.1財務審計概述 313

16.2.2財務審計的內容 313

16.2.3財務審計程序 314

16.2.4財務審計的方法 315

16.2.5財務審計要點 316

16.2.6財務審計的案例介紹 317

16.3信息系統審計 321

16.3.1信息系統審計概述 321

16.3.2信息系統審計的內容 323

16.3.3信息系統審計程序 324

16.3.4信息系統審計的方法 326

16.3.5信息系統審計的要點 327

第17章 績效達標審計

17.1內部經濟責任審計 330

17.1.1內部經濟責任審計概述 330

17.1.2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 333

17.1.3內部經濟責任審計過程 336

17.1.4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的方法 340

17.1.5內部經濟責任審計要點 346

17.1.6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的案例介紹 347

17.2績效審計 355

17.2.1績效審計概述 355

17.2.2績效審計的內容 359

17.2.3績效審計的過程 360

17.2.4績效審計的評價和方法 361

17.2.5績效審計的要點 364

17.2.6績效審計的案例介紹 365

第18章 績效提高審計

18.1職能管理審計 373

18.1.1職能管理審計概述 373

18.1.2職能管理審計內容 374

18.1.3職能管理審計程序 376

18.1.4職能管理審計要點 376

18.1.5職能管理審計的案例介紹 377

18.2戰略審計 380

18.2.1戰略審計概述 380

18.2.2戰略審計內容 381

18.2.3戰略審計程序 382

18.2.4戰略審計要點 384

18.2.5戰略審計的案例介紹 385

18.3治理審計 395

18.3.1治理審計概述 395

18.3.2治理審計內容 397

18.3.3治理審計要點 401

18.4經營決策審計 402

18.4.1經營決策審計概述 402

18.4.2經營決策審計內容 404

18.4.3經營決策審計要點 405

18.4.4經營決策審計的案例介紹 405

第6篇 內部審計管理

第19章 內部審計部門管理

19.1內部審計部門管理概述 409

19.1.1內部審計部門管理的概念 409

19.1.2內部審計部門管理的目標和標準 409

19.1.3內部審計部門的權力與責任 410

19.2內部審計部門計劃管理 410

19.2.1制訂年度審計計劃的基本要求 411

19.2.2制訂年度審計計劃的基本思路 411

19.2.3年度審計計劃的主要內容 412

19.2.4制訂年度審計計劃應考慮的重要因素 413

19.2.5內部審計部門人員關系處理 415

19.2.6內部審計制度建設及工作手冊編制 416

第20章 內部審計項目管理

20.1內部審計項目管理概述 422

20.1.1內部審計項目管理目標 422

20.1.2內部審計項目管理的要素 422

20.1.3內部審計項目管理的標準和手段 426

20.2項目運行管理 427

20.2.1內部審計項目計劃管理 427

20.2.2內部審計項目成本管理 427

20.2.3內部審計項目現場管理 427

20.3內部審計項目外包管理 429

20.3.1內部審計項目外包服務的內容 429

20.3.2內部審計項目外包的形式 429

20.3.3內部審計項目外包的優勢和缺陷 429

20.3.4內部審計項目外包的現實考慮 431

20.3.5加強對內部審計項目外包業務的監管 431

第21章 內部審計質量控制

21.1內部審計質量控制概述 432

21.1.1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重要性和目標 432

21.1.2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範圍和措施 433

21.1.3內部審計質量標準 433

21.2內部審計質量評估辦法 434

21.2.1內部評估 434

21.2.2外部評估 435

21.3內部審計質量評估流程 436

21.3.1組建評估組 436

21.3.2編制評估方案 437

21.3.3召開進點會 438

21.3.4現場評估 438

21.3.5匯總評估結果 439

21.3.6召開出點會 440

21.3.7出具質量評估報告 440

21.4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現狀、問題及對策 440

21.4.1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現狀及問題 440

21.4.2提高內部審計質量的具體對策 441

第22章 風險評估

22.1風險評估概述 443

22.1.1風險評估的概念 443

22.1.2風險評估的目的與作用 444

22.1.3風險評估的方法 445

22.2風險評估流程 448

22.2.1風險識別 448

22.2.2風險的分析與評價 451

22.2.3風險應對 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