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虛擬模擬從入門到參賽

李博 金鑫

  • 出版商: 人民郵電
  • 出版日期: 2025-03-01
  • 定價: $419
  • 售價: 8.5$356
  • 語言: 簡體中文
  • 頁數: 122
  • ISBN: 7115651124
  • ISBN-13: 9787115651129
  • 下單後立即進貨 (約4週~6週)

  • AI虛擬模擬從入門到參賽-preview-1
  • AI虛擬模擬從入門到參賽-preview-2
AI虛擬模擬從入門到參賽-preview-1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本書全面探討人工智能三維模擬競賽,包括競賽的立意、類型和流程,並詳細介紹人工智能三維模擬軟件的核心功能,如編程、控制、循跡、定位等的應用。

本書首先介紹人工智能三維模擬競賽的基礎知識,為讀者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其次轉向人工智能三維模擬軟件的詳細教學,通過具體案例強化讀者的學習效果;最後總結人工智能三維模擬競賽中的常見任務類型,並結合歷史競賽案例,為讀者提供實際參考。

本書適合準備參加人工智能三維模擬競賽的讀者,以及對機器人設計和編程感興趣的廣大科技愛好者閱讀。無論是競賽新手還是有一定競賽經驗的讀者,都能從本書中受益,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並激發創新思維。

作者簡介

張帆:廣州中望龍騰軟件股份有限公司教研總監,北京科學中心特邀科普講師,擔任天梯、創新設計大賽等白名單賽項評委,開發有“豌豆實驗室”系列趣味動畫課。統稿並審定二十餘本中小學及中職人工智能、信息技術、勞動等科創書籍。李博:廣州中望龍騰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競賽總監,清華大學特邀創客講師,多年來擔任國內外知名競賽總裁判長、組委會特邀專家等,包括WRO世界機器人奧林匹克競賽、FIRST科技挑戰賽,以及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創新挑戰賽等,著有《樂高EV3機器人參賽指南》。金鑫:工學博士,中學高級教師,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自動化學會智慧教育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STEM教育2029計劃”國家級種子教師。致力於創新、創客、人工智能及機器人研究,承擔多項國家標準撰寫工作,承擔通用技術國家中小學課程資源、教育部“基礎教育精品課”、中國自動化學會“CAA智能趣微課”等建設工作。指導學生在國家級、省部級等各級科技比賽中獲獎400餘項。

目錄大綱

第 1章 人工智能三維模擬競賽簡介 1

1.1 人工智能三維模擬競賽的立意 1

1.1.1 推進綜合學科驗證 1

1.1.2 促進教育公平化 1

1.1.3 加速競賽與學科融合 2

1.1.4 保障競賽安全可靠 2

1.2 人工智能三維模擬競賽的類型及特點 2

1.3 人工智能三維模擬競賽的競賽須知 3

1.3.1 常規白名單競賽時間 3

1.3.2 競賽的流程梳理 4

1.3.3 選手自備物料清單 6

1.3.4 備賽常見問題、處理方法及註意事項 6

第 2章 3D One AI的功能及應用 8

2.1 3D One AI介紹 8

2.2 軟件下載、安裝、登錄(註冊)及激活 9

2.2.1 軟件下載 9

2.2.2 軟件安裝 9

2.2.3 軟件登錄(註冊)及激活 10

2.3 軟件操作界面組成及基本功能 11

2.3.1 3D One AI軟件操作界面組成 11

2.3.2 3D One AI軟件基本功能 12

2.4 資源庫及軟件基本操作 13

2.4.1 3D One AI資源庫 13

2.4.2 3D One AI基本操作 14

2.5 軟件安裝基本配置要求及操作優化技巧 16

2.5.1 3D One AI安裝基本配置要求 16

2.5.2 3D One AI操作優化技巧 17

第3章 3D One AI中機器人的設置與編程 18

3.1 探索3D One AI中機器人的設置與編程模式 18

3.1.1 3D One AI中的零件設置 18

3.1.2 場景設置 19

3.1.3 程序設計 19

3.2 走進虛擬模擬機器人的世界 20

3.2.1 瞭解虛擬模擬機器人的功能 20

3.2.2 常用電子件介紹 21

第4章 機器人控制設計 27

4.1 機器人控制設計—自動控制 27

4.1.1 探究機器人運動原理 27

4.1.2 認識自動控制運動相關模塊 28

4.1.3 自動控制機器人編程 29

4.2 機器人控制設計—手動控制 31

4.2.1 手動控制機器人 31

4.2.2 認識手動控制運動相關模塊 32

4.2.3 手動控制機器人編程 33

4.3 機器人控制設計—組合控制 35

4.3.1 組合控制機器人 35

4.3.2 認識組合控制運動相關模塊 36

4.3.3 組合控制機器人編程 37

第5章 循跡任務功能設計 40

5.1 常見循跡任務功能設計 40

5.1.1 循跡識別的基本原理 40

5.1.2 循跡功能的實現方式 42

5.1.3 常見循跡任務功能設計 44

5.2 特殊循跡任務功能設計 49

5.2.1 特殊循跡任務 49

5.2.2 特殊循跡任務功能設計 50

5.3 組合循跡任務功能設計 56

5.3.1 組合循跡任務 56

5.3.2 組合循跡任務功能設計 57

第6章 坐標定位功能設計 62

6.1 單坐標定位功能設計 62

6.1.1 單坐標定位的基本原理 62

6.1.2 位置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64

6.1.3 坐標的表示方法 64

6.1.4 單坐標定位功能設計 65

6.2 多坐標定位功能設計 66

6.2.1 坐標的獲取和多坐標定位的基本原理 67

6.2.2 多坐標定位功能設計 68

6.3 斜向坐標定位功能設計 72

6.3.1 斜向坐標定位的基本原理 72

6.3.2 斜向坐標定位功能設計 72

6.4 坐標定位功能綜合設計 76

6.4.1 坐標定位方式綜合分析 76

6.4.2 綜合坐標定位路線規劃 77

6.4.3 綜合坐標定位功能設計 79

第7章 AI功能設計 81

7.1 圖像識別功能設計 81

7.1.1 圖像識別的基本原理 81

7.1.2 圖像識別的實現流程 83

7.1.3 圖像識別的功能設計 83

7.2 機器學習功能設計 87

7.2.1 機器學習的基本原理 88

7.2.2 機器學習的實現流程 89

7.2.3 機器學習的功能設計 89

7.3 圖像循路功能設計 93

7.3.1 圖像循路的基本原理 93

7.3.2 圖像循路的實現流程 95

7.3.3 圖像循路的功能設計 95

7.4 AI功能綜合設計 99

7.4.1 AI功能組合運用場景 99

7.4.2 AI功能綜合設計流程 100

7.4.3 AI功能的綜合設計 101

第8章 往屆競賽案例解析 104

8.1 競賽任務分解 104

8.1.1 競賽任務剖析 104

8.1.2 任務的類別 106

8.1.3 競賽的註意事項 110

8.2 任務策略和競賽技巧 111

8.2.1 瞭解競賽的五大策略 111

8.2.2 積累各種競賽技巧 115

8.3 優秀案例和經驗 118

8.3.1 優秀案例分享 118

8.3.2 競賽的準備工作 120

8.3.3 競賽心得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