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媒體取證學原理與應用實踐

孫錟鋒 許可 李斌 王金偉 邱衛東

  • 出版商: 人民郵電
  • 出版日期: 2024-09-01
  • 定價: $719
  • 售價: 8.5$611
  • 語言: 簡體中文
  • 頁數: 150
  • ISBN: 7115616507
  • ISBN-13: 9787115616500
  • 下單後立即進貨 (約2週~3週)

  • 數字媒體取證學原理與應用實踐-preview-1
  • 數字媒體取證學原理與應用實踐-preview-2
數字媒體取證學原理與應用實踐-preview-1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本書詳細介紹了數字媒體取證學的原理和實踐應用,共 9 章。第 1 章介紹了取證學的起源與歷史發展,數字媒體取證學的概念、分類及現存問題等。第 2 章介紹了數字媒體取證學的科學問題和相關模型。第 3 章針對數字音頻篡改攻擊種類和攻擊原理展開介紹。第 4 章針對數字圖像篡改攻擊種類和攻擊原理展開介紹。第5章針對數字視頻篡改攻擊種類和攻擊原理展開介紹。第6章針對攻擊後數字音頻取證技術展開實際案例分析。第7章針對攻擊後數字圖像取證技術展開實際案例分析。第8章針對攻擊後數字視頻取證技術展開實際案例分析。第9章總結數字媒體取證學的特色、局限性和發展趨勢。

本書的主要讀者對象為網絡空間(信息)安全專業、人工智能專業、電腦專業、自動化專業等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科研院所的科技工作者。同時,本書也可供對數字媒體取證領域感興趣的其他讀者閱讀。

作者簡介

孫錟鋒,上海交通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教授,上海檢察智能檢務創新研究院大數據融合創新實驗室信息安全領域專家,2012年赴美國新澤西理工大學電機與電腦工程系做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媒體內容安全技術(包括數字視頻被動取證技術、AI生成對抗數據的取證技術、數字視頻水印技術、視頻視頻隱寫及隱寫分析技術等),視頻內容智能分析技術、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技術等。

邱衛東, 工學博士,上海交通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大數據與隱私計算專委會副主任委員、ACM SIGSAC CHINA技術委員會委員、電子學會高級會員、司法部司法鑒定科學技術研究所特聘兼職電子數據鑒定專家、國家移動信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網絡特種技術專業委員會專家,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上海市優秀技術帶頭人、江蘇省雙創人才 ,榮獲中央網信辦全國網絡安全優秀教師。 長期從事密碼分析/密碼工程、人工智能安全、大數據隱私保護等方向的研究工作,先後主持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負責人)、科技部863專項項目、國家科技部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防預研、上海市教委科研創新(重點)項目、115科研基金項目、上海經信委產業基金項目等多項國家和省部級項目,承擔了多項軍工保密項目。其中,基於逆向工程、密碼算法快速實現、人工智能、GPU高性能通用優化、分佈式計算等技術的高性能密碼破譯集群系統在多個國家核心安全部門得到中大規模應用,績效顯著,研究成果榮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目錄大綱

目 錄

第 一章 緒 論 1

1.1取證學的起源與歷史發展 2

1.2電子取證技術的概述 3

1.2.1電子(數字)取證學的簡史 4

1.2.2數字取證技術的分類 5

1.2.3數字取證的優缺點 6

1.2.4數字取證的瓶頸問題 7

1.3數字媒體取證學的概述 8

1.3.1數字媒體取證學的概念與科學問題 8

1.3.2數字媒體取證學的內涵與外延 8

1.3.3數字媒體取證技術分類 9

1.3.4主動取證技術分類 10

1.3.5被動取證技術分類 11

1.4數字媒體取證學解決三類安全性問題 12

1.4.1數字媒體數據域安全性 13

1.4.2數字媒體編碼域安全性 13

1.4.3數字媒體內容域安全性 13

1.5現存問題總結 13

1.5.1理論層面的問題 14

1.5.2技術層面的問題 14

1.5.3算法評價標準的問題 14

1.5.4相關數字取證應用標準 16

1.5.5相關法律法規現狀 18

1.6數字媒體取證學與其他學科、技術的關系 19

1.6.1與數字音視頻處理技術的關系 20

1.6.2與機器學習學科的關系 20

1.6.3與人工智能學科的關系 21

1.7數字媒體取證學的應用場景與展望 21

1.8本章小結 22

本章習題 23

參考文獻 24

第二章 數字媒體取證學的理論基礎 25

2.1引言 25

2.2數字媒體取證學研究科學問題 25

2.3空時域模型 26

2.3.1空時域特性一致性模型 27

2.3.2空時特徵一致性模型 29

2.4變換域模型 31

2.4.1圖像層次頻率模型 31

2.4.2視頻層次頻率模型 32

2.5視頻編碼特徵模型 32

2.5.1視頻轉碼模型 33

2.5.2視頻重編碼模型 34

2.6分類器模型 35

2.6.1有監督編碼器 35

2.6.2無監督編碼器 38

2.7相關理論介紹 38

2.7.1概率論與統計學 38

2.7.2矩陣理論 41

2.7.3微積分學 42

2.7.4機器學習 44

2.7.5神經網絡模型 44

2.7.6深度學習模型 45

2.8本章小結 46

本章習題 47

參考文獻 48

第三章 數字音頻篡改被動取證檢測原理 49

3.1引言 49

3.2數字音頻編解碼標準概述 49

3.2.1數字音頻編解碼標準的指標 50

3.2.2數字音頻編解碼標準的發展 50

3.3數字音頻篡改攻擊方法現狀和分類 52

3.3.1數字語音合成攻擊方法 53

3.3.2數字語音轉換攻擊方法 55

3.4數字音頻篡改被動取證方法現狀和分類 56

3.4.1數字音頻來源取證方法 57

3.4.2數字音頻內容篡改取證方法 59

3.5本章小結 63

本章習題 65

參考文獻 66

第四章 數字圖象篡改被動取證檢測原理 71

4.1引言 71

4.2數字圖象壓縮標準概述 71

4.2.1JPEG壓縮標準簡介 71

4.2.2JPEG重壓縮原理 74

4.3數字圖像篡改攻擊方法現狀和分類 75

4.3.1數字圖像篡改攻擊方法分類 75

4.3.2數字圖像篡改攻擊原理 76

4.4數字圖像被動取證檢測原理 82

4.4.1基於數字圖像像素攻擊的被動取證檢測原理 82

4.4.2基於數字圖像變換域攻擊的被動取證檢測原理 83

4.4.3基於深度網絡模型生成攻擊的被動取證檢測法原理 84

4.4.4基於神經網絡的圖像篡改被動通用取證檢測原理 86

4.4.5基於手工設計特徵的通用檢測方法 87

4.5本章小結 90

本章習題 91

參考文獻 92

第五章 數字視頻篡改被動取證檢測原理 94

5.1引言 94

5.2數字視頻編解碼標準概述 94

5.2.1 H.26X編解碼標準 94

5.2.2 Mpeg-x編解碼標準 96

5.2.3 AVS編解碼標準 97

5.3數字視頻篡改攻擊方法現狀和分類 98

5.3.1數字視頻文件重編碼篡改攻擊 98

5.3.2數字視頻內容篡改攻擊 99

5.3.3數字視頻內容生成篡改攻擊 100

5.3.4數字視頻重拍攝篡改攻擊 101

5.4數字視頻篡改取證方法現狀以及分類 102

5.4.1數字視頻來源被動取證檢測技術 102

5.4.2數字視頻時空域特徵被動取證檢測技術 103

5.4.3數字視頻編碼域特徵被動取證檢測技術 103

5.4.4基於深度學習特徵的視頻被動取證檢測技術 104

5.5本章小結 105

本章習題 107

參考文獻 108

第六章 數字音頻篡改被動檢測應用實踐 110

6.1引言 110

6.2數字音頻復制粘貼的被動檢測方法 110

6.2.1數字音頻的復制粘貼篡改 110

6.2.2基於數字音頻復制粘貼的後處理攻擊 110

6.2.3方法的局限性分析 113

6.3數字音頻的復制粘貼篡改檢測過程分析 114

6.3.1預處理階段 114

6.3.2特徵提取階段 115

6.3.3相似度量化階段 115

6.3.4判決階段 115

6.4基於多尺度自相關模塊捲積神經網絡的被動檢測算法 115

6.4.1 語音波形的處理方法 116

6.4.2 語譜圖 118

6.4.3 多尺度自相關模塊捲積神經網絡的定位子網 119

6.4.4 多尺度自相關模塊捲積神經網絡的分類子網 121

6.4.5 實驗數據集及設置 121

6.4.6 實驗分析 123

6.5數字音頻篡改第三方數據庫 125

6.6本章小結 126

本章習題 128

參考文獻 129

第七章 數字圖像篡改被動檢測的應用實踐 131

7.1引言 131

7.2數字圖像復制粘貼篡改的被動檢測方法 131

7.2.1 圖像復制粘貼篡改的定義 131

7.2.2 圖像復制粘貼篡改一般過程模型 132

7.2.3 圖像復制粘貼篡改的痕跡線索分析 132

7.2.4 方法局限性分析 133

7.3數字圖像復制粘貼篡改的被動檢測過程分析 133

7.3.1 預處理階段 134

7.3.2 特徵提取階段 134

7.3.3 特徵匹配階段 134

7.3.4 誤匹配過濾階段 135

7.3.5 後處理階段 135

7.4數字圖像復制粘貼篡改的被動檢測算法 135

7.4.1 塊預測模塊 136

7.4.2 檢測框架 137

7.4.3 算法步驟 137

7.4.4 實驗與分析 137

7.4數字圖像篡改第三方數據庫 138

7.5本章小結 141

本章習題 142

參考文獻 143

第八章 數字視頻篡改被動檢測應用實踐 145

8.1引言 145

8.2數字視頻重編碼的被動檢測方法 145

8.2.1視頻重編碼的定義 145

8.2.2視頻重編碼的一般過程模型 145

8.2.3視頻重編碼攻擊的痕跡線索分析 146

8.2.4方法局限性分析 149

8.3數字視頻重編碼的被動檢測過程分析及失真模型 149

8.3.1數字視頻重編碼的被動檢測過程分析 149

8.3.1HEVC視頻重編碼的失真過程分析 151

8.3.2HEVC視頻重編碼的失真過程模型 151

8.4HEVC重編碼視頻的被動檢測算法 153

8.4.1特徵模型 153

8.4.2算法框架 154

8.4.3算法步驟 154

8.4.4實驗與分析 155

8.5數字視頻篡改第三方數據庫 156

8.6本章小結 157

本章習題 158

參考文獻 159

第九章 總結 161

9.1數字媒體取證學特色與局限性 161

9.1.1 學科特色 161

9.1.2 學科局限性 162

9.2數字媒體取證學的發展趨勢 163

9.2.1 學科發展趨勢 163

9.2.2應用領域 163

9.3 展望 164

最後瀏覽商品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