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掌握工業因特網(理論篇)

曾衍瀚,顧釗銓,曹忠,仇晶,李丹

  • 出版商: 人民郵電
  • 出版日期: 2022-01-01
  • 定價: $414
  • 售價: 8.0$331
  • 語言: 簡體中文
  • 頁數: 266
  • 裝訂: 平裝
  • ISBN: 7115581096
  • ISBN-13: 9787115581099
  • 相關分類: 物聯網 IoT
  • 立即出貨

  • 從零開始掌握工業因特網(理論篇)-preview-1
  • 從零開始掌握工業因特網(理論篇)-preview-2
從零開始掌握工業因特網(理論篇)-preview-1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從零開始掌握工業因特網(理論篇)》從網絡互聯體系和標識解析體系兩方面剖析工業因特網網絡,分別對工廠內、外網絡,有線、無線網絡,主流現場總線技術,工業以太網技術,主流標識解析體系進行了詳細介紹和分析;對工業因特網平臺的架構、核心技術進行瞭解讀,深入分析和總結了國內外主流工業因特網平臺的理論與技術;並從網絡、控制、數據、設備和應用5個維度分析工業因特網面臨的安全問題和相應的防護措施。之後,本書從標準的體系架構、標準化的需求和推進途徑等層面展現了工業因特網標準的建設情況。

《從零開始掌握工業因特網(理論篇)》不僅適合工業因特網、物聯網工程等相關專業的學生作為教材選用,也適合從事工業因特網相關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政府及企事業管理人員、應用研究人員閱讀。

作者簡介

曾衍瀚 副教授,現任廣州大學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副院長;IEEE會員,IEEE SSCS廣州分會委員,CCF YOCSEF廣州分論壇AC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評審成員。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等10餘項,發表SCI/EI論文30餘篇,申請發明專利20餘項,獲中國國際“因特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金獎。


顧釗銓 教授,現任廣州大學網絡空間先進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大數據及安全研究所所長。
長期從事網絡空間安全研究,主要方向包括網絡安全態勢感知、人工智能安全、大數據安全等。
曾獲評清華大學優-秀博士畢業生、北京市優-秀畢業生、-廣州市高層次人才等,入選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出版專著/編著3部,發表論文90餘篇,申請專利50餘項。
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吳文俊人工智能科技進步獎等。


 曹忠 講師,現任廣州大學電子與通信工程物聯網工程系主任。
從事工業因特網研究,主要方向包括人工智能技術、工業控制系統安全等。
亞洲控制協會會員、中國中文信息學會成員、廣州市物聯網協會-成員。主持和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1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申請發明專利10餘項。

目錄大綱

第 1章 工業因特網概論 001
1.1 工業因特網發展的社會背景 002
1.1.1 工業因特網概念的提出 002
1.1.2 工業因特網的定義 008
1.1.3 各國工業因特網產業發展規劃 009
1.2 工業因特網發展的技術背景 013
1.2.1 工業因特網興起的技術背景 013
1.2.2 工業因特網發展的必然性 016
1.3 工業因特網的關鍵技術 021
1.4 工業因特網是實現智能製造的核心 023
參考文獻 025

第 2章 工業因特網架構 027
2.1 工業因特網的參考架構 028
2.1.1 4層視角 028
2.1.2 系統特性 030
2.2 工業因特網的技術架構 032
2.2.1 感知層 034
2.2.2 網絡層 041
2.2.3 平臺層 041
2.2.4 應用層 042
2.3 工業因特網的體系架構 052
2.3.1 網絡體系 053
2.3.2 平臺體系 055
2.3.3 安全體系 056
參考文獻 056

第3章 工業因特網網絡 059
3.1 網絡互連體系 060
3.1.1 計算機網絡 061
3.1.2 有線網絡 082
3.1.3 無線網絡 088
3.1.4 內部網絡 100
3.1.5 新一代網絡技術:5G 120
3.2 標識解析體系 127
3.2.1 因特網域名解析系統 127
3.2.2 主流標識解析體系 133
3.2.3 工業因特網標識解析體系 141
參考文獻

第4章 工業因特網平臺 151
4.1 工業因特網平臺的架構 152
4.1.1 工業因特網平臺的定位 152
4.1.2 工業因特網平臺的作用 153
4.1.3 工業因特網平臺的技術架構 154
4.2 工業因特網平臺的核心技術 158
4.2.1 邊緣層的核心技術 158
4.2.2 工業IaaS層的核心技術 161
4.2.3 工業PaaS層的核心技術 163
4.2.4 工業App層的核心技術 167
4.3 國外工業因特網平臺 169
4.3.1 國外工業因特網平臺現狀 169
4.3.2 美國的主要工業因特網平臺 170
4.3.3 德國的主要工業因特網平臺 176
4.3.4 其他國家的主要工業因特網平臺 180
4.4 國內工業因特網平臺 182
4.4.1 國內工業因特網平臺現狀 182
4.4.2 國內主要的工業因特網平臺 184
4.4.3 國內工業因特網平臺的特點 197
4.4.4 國內工業因特網平臺的發展 202
參考文獻 205

第5章 工業因特網安全 207
5.1 工業因特網的網絡安全 210
5.1.1 常見的網絡安全威脅 210
5.1.2 網絡安全漏洞挖掘與利用技術 213
5.1.3 網絡安全防護技術 215
5.1.4 態勢感知技術 222
5.1.5 工業因特網標識解析安全 223
5.2 工業因特網的控制安全 224
5.2.1 控制協議安全威脅及防禦 224
5.2.2 控制軟件安全威脅及防禦 228
5.2.3 控制功能安全威脅及防禦 231
5.3 工業因特網的數據安全 231
5.3.1 數據安全的威脅與挑戰 232
5.3.2 數據安全存儲與傳輸技術 233
5.3.3 數據隱私保護技術 235
5.3.4 雲數據安全防護 238
5.4 工業因特網的設備安全 239
5.4.1 設備安全的特點及安全挑戰 239
5.4.2 物理層安全威脅及防護技術 240
5.4.3 節點的物理安全威脅及其防禦技術 243
5.4.4 物理不可克隆函數(PUF)技術 244
5.5 工業因特網的應用安全 245
5.5.1 應用安全威脅分析 245
5.5.2 應用安全威脅防護 247
5.5.3 區塊鏈與工業因特網應用安全 249
參考文獻 249

第6章 工業因特網標準 251
6.1 工業因特網的標準體系架構 252
6.1.1 工業因特網標準體系建設的思路和原則 253
6.1.2 工業因特網標準體系框架 254
6.2 工業因特網的關鍵標準化需求 257
6.2.1 工業因特網業務視圖及其標準版需求 258
6.2.2 工業因特網用戶視圖及其標準化需求 259
6.2.3 工業因特網功能視圖及其標準化需求 260
6.3 工業因特網標準的推進路徑 262
6.3.1.工業因特網標準協同推進 263
6.3.2.工業因特網標準驗證及推廣 263
6.3.3.工業因特網標準國際合作與交流 264
參考文獻 265

最後瀏覽商品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