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 ACI 部署完全指南 (Deploying ACI: The complete guide to planning, configuring, and managing Application Centric Infrastructure)

[美] 弗蘭克·達根哈特(Frank Dagenhardt),[德] 約瑟·莫雷諾(Jose Moreno),[美] 比爾·杜弗雷斯尼(Bill Dufresne)

  • 思科 ACI 部署完全指南 (Deploying ACI: The complete guide to planning, configuring, and managing Application Centric Infrastructure)-preview-1
  • 思科 ACI 部署完全指南 (Deploying ACI: The complete guide to planning, configuring, and managing Application Centric Infrastructure)-preview-2
思科 ACI 部署完全指南 (Deploying ACI: The complete guide to planning, configuring, and managing Application Centric Infrastructure)-preview-1

買這商品的人也買了...

商品描述

本書是一本講述部署和管理思科ACI解決方案的權威指南,由3位思科架構師和工程師撰寫。本書將幫助讀者順利學習思科的VXLAN解決方案。全書內容涵蓋了ACI基礎入門知識,整合虛擬化和外部路由技術、APIC集中和簡化策略管理、ACI基礎架構故障排除等內容。

本書可供網絡技術相關領域的研發人員、市場人員以及數據中心設計、運維人員參考,也可作為大專院校教材使用。

作者簡介

比爾杜弗雷斯尼(CCIE #4375),思科傑出系統工程師,全球資料中心/雲端團隊成員。自1996年以來一直在思科工作,具有超過31年的IT行業豐富經驗。

目錄大綱

第1章 ACI客戶指南
1.1 產業趨勢與變革
1.2 下一代資料中心
1.2.1 新的應用類型
1.2.2 自動化、編排和雲
1.2.3 端對端安全性
1.3 主幹—葉(Spine-Leaf)架構
1.4 ACI概述
1.5 ACI功能組件
1.5.1 Nexus
1.5.2 Nexus
1.5.3 以應用為中心的基礎設施控制器
1.6 激活ACI矩陣協議
1.6.1 數據平面協議
1.6.2 控制平面協議
1.7 與ACI交互
1.7.1 GUI
1.7.2 NX-OS CLI
1.7.3 開放式REST API
1.8 策略模型簡介
1.8.1 應用組態描述(AP)和端點組(EPG)
1.8.2 VRF和橋接域(BD)
1.9 矩陣拓撲
1.9.1 單站點模型
1.9.2 Multi-Pod模型
1.9.3 Multi-Site模型
1.10 小結
第2章 矩陣構建
2.1 建構一個更好的網絡
2.1.1 關於矩陣的考量
2.1.2 分階段向ACI遷移
2.1.3 向以應用為中心的模式演進
2.2 與虛擬機器管理器(VMM)的集成
2.2.1 AVS
2.2.2 VMware
2.2.3 Microsoft
2.2.4 OpenStack
2.3 4~7層服務
2.3.1 納管模式(Managed Mode)
2.3.2 非納管模式(Unmanaged Mode)
2.4 其他Multi-Site配置
2.4.1 ACI Stretched Fabric
2.4.2 ACI Multi-Pod
2.4.3 ACI Multi-Site
2.4.4 ACI雙矩陣設計
2.4.5 分佈式網關(Pervasive Gateway)
2.4.6 虛擬機器管理器的考量
2.5 小結
第3章 矩陣上線
3.1 開箱並初始化
3.1.1 建議開啟的服務
3.1.2 管理網絡
3.1.3 配置控制器之所見
3.2 首次登入APIC GUI
3.2.1 基礎模式與進階模式
3.2.2 矩陣發現
3.2.3 葉節點擴展交換器(FEX)
3.3 必需的服務
3.3.1 基礎模式的初始化設定
3.3.2 進階模式的初始化設定
3.3.3 管理網絡
3.3.4 矩陣策略
3.4 管理軟件版本
3.4.1 韌體倉庫
3.4.2 控制器韌體和維護策略
3.4.3 配置管理
3.5 小結
第4章 ACI與虛擬化技術集成
4.1 為什麼要集成
4.2 虛擬機器與容器網絡
4.2.1 ACI與虛擬交換器整合的優勢
4.2.2 ACI整合與軟件疊加(Overlay)網絡的比較
4.2.3 虛擬機器管理域(VMM Domain)
4.2.4 EPG分段與微分段(Micro-Segmentation)
4.2.5 EPG內部隔離與EPG內合約
4.2.6 ACI與刀片系統虛擬交換器集成
4.2.7 OpFlex
4.2.8 多資料中心部署
4.3 VMware vSphere
4.3.1 ACI與vSphere VSS共存
4.3.2 ACI與vSphere VDS共存
4.3.3 ACI與vSphere VDS集成
4.3.4 vCenter帳戶要求
4.3.5 VDS上的微分段
4.3.6 刀鋒服務器與VDS集成
4.3.7 ACI與思科AVS集成
4.3.8 基於VDS和AVS的虛擬網絡設計
4.3.9 面向vCenter服務器的ACI插件:透過vCenter配置ACI
4.3.10 ACI與VMware NSX共存
4.4 Microsoft
4.4.1 Microsoft Hyper-V與SCVMM簡介
4.4.2 整合準備
4.4.3 微分段
4.4.4 刀鋒服務器與SCVMM集成
4.5 OpenStack
4.5.1 ML2和基於群組的策略
4.5.2 ACI與OpenStack集成
4.5.3 面向OpenStack的ACI ML2插件基本操作
4.5.4 面向OpenStack的ACI ML2插件安全性
4.5.5 面向OpenStack的ACI ML2插件NAT
4.5.6 面向OpenStack的ACI GBP插件
4.6 Docker網絡與Contiv項目
4.7 Kubernetes
4.7.1 Kubernetes網絡模型
4.7.2 隔離模型
4.7.3 為Kubernetes Pod建立新EPG
4.7.4 透過註解將Deployment或Namespace分配給EPG
4.7.5 Kubernetes物件在ACI上的可見性
4.8 公有雲集成
4.9 小結
第5章 進入ACI網絡世界
5.1 探索ACI網絡
5.1.1 端點組(EPG)與合約(Contract)
5.1.2 VRF與BD
5.1.3 將外部網絡連接到矩陣
5.1.4 基本模式GUI
5.1.5 進階模式接取策略
5.2 以網絡為中心VLAN=BD=EPG
5.2.1 將策略應用於實體工作負載及虛擬化工作負載
5.2.2 將設備逐VLAN遷移至矩陣
5.2.3 策略執行(Enforced)VRF與策略放行(Unenforced)VRF
5.2.4 3層到核心
5.2.5 L3 Out與外部路由網絡
5.2.6 L3 Out的簡化物件模型
5.2.7 邊界葉節點(Border Leaf)
5.2.8 將默認網關遷移至矩陣
5.3 小結
第6章 ACI外部路由
6.1 物理連結考量
6.2 路由接口與SVI
6.3 外部BD
6.4 BFD
6.5 接入埠
6.6 埠通道
6.7 虛擬連接埠通道
6.8 L3 Out彈性網關
6.9 HSRP
6.10 路由協定
6.10.1 靜態路由
6.10.2 EIGRP
6.10.3 OSPF
6.10.4 BGP
6.11 外部EPG與合約
6.11.1 外部EPG
6.11.2 L3 Out EPG與內部EPG之間的合約

最後瀏覽商品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