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設計與開發(原書第7版) Product Design And Development, 7th Edition

  • 出版商: 機械工業
  • 出版日期: 2025-01-01
  • 定價: $594
  • 售價: 8.5$505
  • 語言: 簡體中文
  • 頁數: 409
  • ISBN: 7111766652
  • ISBN-13: 9787111766650
  • 下單後立即進貨 (約4週~6週)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本書全面闡述覆雜產品開發的流程、工具和方法,每一章都通過精選的案例,為產品開發流程中的一個具體環節提出一種開發方法。本書主要內容包括機會識別、產品規劃、客戶需求識別、產品規格、概念生成、概念選擇、概念測試、產品架構、工業設計、面向環境的設計、面向制造和供應鏈的設計、原型化、穩健設計、服務設計等。現代化產品的開發要求將市場需求與功能設計結合起來,本書給出了翔實的解決方案,並介紹了如何協調團隊各方面的工作,既適合產品設計和項目管理等相關專業的學生學習,也適合業內的設計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卡爾·T.烏利齊(Karl T.Ulrich),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專業博士,現為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創新領域副院長和機械工程學院教授,以及加拿大帝國銀行(ClBC)教授。Ulrich教授的主要研究領域為創新、創業和產品開發,曾獲得Anvil獎、Miller-Sherrerd獎和沃頓商學院的優秀教學獎。他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合作創立了WeIss科技工場和綜合產品設計項目,致力於創新能力培養。除了學術工作,Ulrich教授還關注醫療器械、食品和體育用品等產品創新,擁有超過20項專利。他設計的Xootr滑板車被《商業周刊》評為21世紀50大最酷產品之一。

目錄大綱

譯者序
前言
致謝
第1章 概論
1.1 成功的產品開發的特點
1.2 誰來設計和開發產品?
1.3 產品開發的周期時間和成本
1.4 產品開發的挑戰
1.5 本書思路
1.5.1 結構化方法
1.5.2 工業實例
1.5.3 組織表現
1.5.4 本書路線圖
參考文獻
練習
思考題
第2章 開發流程和組織
2.1 產品開發流程
2.2 概念開發:前端過程
2.3 采用基本的產品開發流程
2.3.1 技術推動型產品
2.3.2 平台型產品
2.3.3 流程密集型產品
2.3.4 定制型產品
2.3.5 高風險產品
2.3.6 快速構建產品
2.3.7 數字產品
2.3.8 產品-服務系統
2.3.9 覆雜系統
2.4 產品開發流程圖
2.5 Tyco公司的產品開發流程
2.6 產品開發組織
2.6.1 通過建立個人之間的聯系形成組織
2.6.2 通過職能和項目之間的聯系形成組織
2.6.3 選擇組織結構
2.6.4 分散的產品開發團隊
2.7 Tyco公司的產品開發組織
2.8 小結
參考文獻
練習
思考題
第3章 機會識別
3.1 什麽是機會?
3.1.1 機會的類型
3.2 機會識別的評比結構
3.2.1 有效的機會評比
3.3 機會識別過程
3.4 步驟1:確立章程
3.5 步驟2:挖掘並探索大量機會方案
3.5.1 挖掘機會的相關技巧
3.6 步驟3:篩選機會方案
3.7 步驟4:開發有前景的機會方案
3.8 步驟5:選出最佳機會方案
3.9 步驟6:對結果和過程進行反思
3.10 小結
參考文獻
練習
思考題
第4章 產品規劃
4.1 產品規劃流程
4.1.1 產品開發項目的四種類型
4.1.2 產品規劃流程
4.2 步驟1:識別機會
4.3 步驟2:項目評價和優先級排序
4.3.1 競爭策略
4.3.2 市場細分
4.3.3 技術曲線
4.3.4 產品平台規劃
4.3.5 技術路線圖
4.3.6 評價全新產品的機會
4.3.7 權衡項目組合
4.4 步驟3:資源分配和時間安排
4.4.1 資源分配
4.4.2 項目時間安排
4.4.3 產品規劃
4.5 步驟4:完成項目前期規劃
4.5.1 任務書
4.5.2 假定條件和限制
4.5.3 人員配備和其他項目前期規劃活動
4.6 步驟5:對結果和過程進行反思
4.7 小結
參考文獻
練習
思考題
第5章 識別客戶需求
5.1 潛在需求的重要性
5.2 識別客戶需求的流程
5.3 步驟1:從客戶處收集原始數據
5.3.1 選擇客戶
5.3.2 清晰表達客戶需求的藝術
5.3.3 歸檔整理與客戶的互動
5.4 步驟2:從客戶需求角度解釋原始數據
5.5 步驟3:采用層級的方式組織需求
5.6 步驟4:建立需求的相對重要性
5.7 步驟5:對結果和過程進行反思
5.8 小結
參考文獻
練習
思考題
第6章 產品規格
6.1 何謂規格?
6.2 何時建立規格?
6.3 建立目標規格
6.3.1 步驟1:準備度量指標清單
6.3.2 步驟2:收集競爭性標桿信息
6.3.3 步驟3:為每個度量指標設置理想目標值和臨界可接受目標值
6.3.4 步驟4:對結果和過程進行反思
6.4 確定最終規格
6.4.1 步驟1:開發產品的技術模型
6.4.2 步驟2:開發產品的成本模型
6.4.3 步驟3:修正規格,必要時進行權衡
6.4.4 步驟4:確立合理的規格
6.4.5 步驟5:對結果和過程進行反思
6.5 小結
參考文獻
練習
思考題
附錄:設定目標成本
第7章 概念生成
7.1 什麽是概念生成?
7.1.1 采用結構化方法避免出現代價過高的問題
7.1.2 五步法
7.2 步驟1:厘清問題
7.2.1 把一個覆雜的問題分解成幾個簡單的子問題
7.2.2 在最初階段將精力集中於關鍵的子問題
7.3 步驟2:外部搜索
7.3.1 領先用戶調查
7.3.2 專家咨詢
7.3.3 專利檢索
7.3.4 文獻檢索
7.3.5 設定相關產品為基準
7.4 步驟3:內部搜索
7.4.1 舉行個人會議和團隊會議
7.4.2 生成解決方案概念的線索
7.5 步驟4:系統探索
7.5.1 概念分類樹
7.5.2 概念組合表
7.5.3 管理探索過程
7.6 步驟5:對結果和過程進行反思
7.7 小結
參考文獻
練習
思考題
第8章 概念選擇
8.1 概念選擇是產品開發過程的重要部分
8.2 概念選擇方法
8.3 結構化方法的優點
8.4 方法概述
8.5 概念篩選
8.5.1 步驟1:準備選擇矩陣
8.5.2 步驟2:評估概念等級
8.5.3 步驟3:對概念等級進行排序
8.5.4 步驟4:對概念進行整合和改進
8.5.5 步驟5:選擇一個或多個概念
8.5.6 步驟6:對結果和過程進行反思
8.6 概念評分
8.6.1 步驟1:準備選擇矩陣
8.6.2 步驟2:評估概念等級
8.6.3 步驟3:對概念等級進行排序
8.6.4 步驟4:對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