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架構設計與平臺開發策略 System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Platform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 Introduction to Electronic Systems Development in the Age of AI, Agile Development,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
Tobias Münch 譯 侯旭光
- 出版商: 機械工業
- 出版日期: 2023-11-01
- 定價: $594
- 售價: 8.5 折 $505
- 語言: 簡體中文
- 頁數: 176
- 裝訂: 精裝
- ISBN: 7111739183
- ISBN-13: 9787111739180
-
相關分類:
Agile Software、軟體架構
- 此書翻譯自: System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Platform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 Introduction to Electronic Systems Development in the Age of Ai, Agile Development,
立即出貨 (庫存 < 4)
買這商品的人也買了...
-
$296平臺戰略:正在席捲全球的商業模式革命 (精裝)
-
$1,600$1,520 -
$768$730 -
$594$564 -
$403雷達通信一體化系統射頻隱身技術
-
$1,015智能車輛使能技術與未來發展
-
$750$638 -
$894$849 -
$505芯片力量:全球半導體徵程與AI智造實錄
-
$594$564 -
$500設計應變 產品體驗設計實戰錄
-
$600$570 -
$569領域驅動設計 業務建模與架構實務
-
$580$458 -
$590$531 -
$620$490 -
$774$735 -
$654$621 -
$600創新驅動設計:單體與微服務混合架構策略與實踐
-
$560$442 -
$539$512 -
$580$458 -
$650$553 -
$550$435 -
$680$578
商品描述
本書主要包括三部分的內容。
本書的第一部分涉及系統架構設計方面,讀者將讀到大量關於為什麼(Why)做系統架構、如何(How)做系統架構、
系統架構是什麼(What)和什麼時候(When)做系統架構的內容。
本書的第二部分主要關註平臺開發。
讀者將瞭解為什麼做平臺開發、開發時如何利用平臺思維,以及這樣做的效益。
本書的第三部分涵蓋了一些特殊的主題,如敏捷開發和人工智能等,以及為什麼這些主題與系統架構和平臺開發有關。
而且,我們今天在行業中可以看到的組織層級的進步以及這種進步對電子系統開發的意義也在本部分有所涉及。
本書適合汽車軟件工程師、硬件工程師和系統工程師,以及需求工程師和銷售人員、管理人員等閱讀使用。
作者簡介
托比亞斯‧明希,Tobias Munch,畢業於德國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 專業為通訊電子。在他畢業之後,開始了其汽車行業的職業生涯,以DSP工程師的身份參與了多個具有創新性的預研系統和產品的開發工作。他很快轉而擔任車輛多媒體主機和音響擴大機的系統架構師和總工程師,包括擔任歐洲、北美和亞洲幾家主要汽車製造商的RFI/RFQ負責人。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他在預研開發、平臺開發和產品開發專案中應用了敏捷開發方法,並始終牢記結構化、社會化和技術變革的理念,為B2B和B2C客戶創建可預測未來並具有長期有效性的技術和系統開發解決方案。伴隨著汽車行業越來越多地受到軟件、因特網和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驅動,他作為技術開發和軟件開發部門的總監,成功地管理了多個平行和垂直的跨國團隊。而且,他也受邀在企業內部大學的課程和產業論壇中分享自己的知識和見解。而後,Munch決定進入消費產業,成功地運用了他在汽車產業所累積的軟件、網絡和嵌入式系統等方面的知識,在取得成功的同時,也在其他產業累積了更多經驗。目前,他擔任音訊和嵌入式平臺總監的職位。
目錄大綱
原作者致謝
關於作者
第1章引言
1.1 個人概覽
1.2 目標讀者
第2章系統架構設計
2.1 定義
2.2 系統工程簡介
2.3 電子系統開發
2.4 準備工作
2.4.1 需求
2.4.2 團隊結構
2.4.3 產品生命週期
2.4 .4 工作量估算
2.4.5 專案管理
2.4.6 任務小組
2.4.7 流程
2.5 執行
2.5.1 系統架構
2.5.2 工作產品與文件
2.5.3 展示
2.6 範例與總結
2.6.1 步驟1:準備階段
2.6 .2 步驟2:執行階段
2.6.3 步驟3:結束階段
2.6.4 總結
第3章平臺開發策略
3.1 定義
3.2 為什麼是平臺
3.3 商業方面
3.3.1 初始開銷、回報和生命週期
3.3.2 上市時間
3.3 .3 商業平臺
3.4 技術方面
3.4.1 關鍵部件和參考系統
3.4.2 平臺需求
3.4.3 組件的重用
3.4.4 戰略和創新
3.4.5 軟件
3.4.6 硬件
3.4.7 品質和穩定性
3.4.8集中儲存
3.4.9 支援和培訓
3.4.10 技術發布和平臺開發
3.4.11 產品開發和平臺發布
3.4.12 供應商管理
3.5 組織方面
3.5.1 平臺開發組織
3.5.2 時間安排和團隊規模
3.5.3平臺專案的管理
3.6 為什麼平臺會失敗
3.6.1 導致平臺失敗的三角關係
3.6.2 管理失敗
3.6.3 工程失敗
3.7 總結與平臺開發食譜
第4章AI、敏捷開發與組織
4.1 機器學習與人工智能
4.1 .1 機器學習
4.1.2 人工智能
4.1.3 對系統架構的影響
4.1.4 對平臺開發的影響
4.2 敏捷開發
4.2.1 瀑布模式與敏捷模式的比較
4.2.2 Scrum
4.2.3 大型專案的敏捷開發
4.2.4 瀑布環境下的Scrum
4.2.5 看板(Kanban)
4.2.6 敏捷開發方法
4.2.7 持續整合與自動化
4.2.8 使用者故事
4.2.9 工作估算
4.2.10 對系統架構與平臺開發的影響
4.3組織級變革
4.3.1 工業4.0
4.3.2 管理4.0
4.3.3 對系統架構和平臺開發的影響
總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