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描述
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大數據、人工智能和邊緣計算等技術在物聯網平臺上的深度融合,推動了智能物聯網的快速發展,接入層是智能物聯網層次結構中的重要層次。本書力圖體現物聯網接入技術在物聯網中的重要作用。圖文並茂,易讀易懂。本書給出大量示意圖,盡量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內容。內容全面,案例生動。本書對物聯網中常用接入技術的研究背景、形成與發展過程、基本概念、技術特點、具體實現和應用領域等做了詳細介紹,涵蓋面廣,輔以大量我國IT企業有關物聯網的技術、標準與案例。循序漸進,層次分明
作者簡介
吳功宜,南開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曾任南開大學計算機系主任、研究生院副院長、信息技術科學學院院長。 長期從事計算機網絡、因特網、物聯網與信息安全方向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在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安全方向招收和指導碩士、博士研究生;出版專著、譯著與教材30餘部。 2000年獲南開大學優秀教師特等獎;2003年獲天津市“十五”立功獎章;2018年獲教育部教學成果一等獎一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目錄大綱
前言
第1章 物聯網基本概念
1.1 物聯網基礎知識
1.1.1 物聯網的形成與發展
1.1.2 物聯網的技術特點
1.1.3 智能物聯網的形成與發展
1.2 物聯網技術架構
1.3 物聯網接入層基本概念
1.3.1 接入設備的分類
1.3.2 接入設備數量與類型的發展趨勢
1.3.3 設備接入方式
1.3.4 接入技術分類
1.3.5 接入層結構特點
1.3.6 物聯網感知數據的特點
習題
第2章 數據通信基礎
2.1 數據通信的基本概念
2.1.1 數據傳輸類型
2.1.2 數據通信方式
2.1.3 傳輸介質類型及特徵
2.1.4 多路覆用的基本概念
2.2 信息、數據與信號
2.2.1 信息、數據與信號的概念
2.2.2 接入網中的信息、數據與信號
2.2.3 信息編碼方法
2.2.4 感知信息通過接入網的傳輸與處理過程
2.3 信號編碼方法
2.3.1 數字信號的編碼方法
2.3.2 數據傳輸速率的定義
2.4 無線通信的基本概念
2.4.1 電磁波譜與通信類型
2.4.2 無線電磁波傳播的特點
2.4.3 信號傳輸特點對接入頻段選擇的影響
2.4.4 信號頻率、信號功率與覆蓋範圍
2.4.5 無線網絡技術的發展
2.4.6 無線接入網的特點
習題
第3章 有線接入技術
3.1 以太網
3.1.1 以太網的基本概念
3.1.2 交換式以太網的工作原理
3.1.3 交換式以太網在物聯網接入中的應用
3.1.4 從層次結構的角度分析以太網接入
3.2 電話交換網與ADSL接入技術
3.2.1 ADSL接入的基本概念
3.2.2 ADSL在物聯網接入中的應用
3.2.3 ADSL技術特點
3.2.4 ADSL標準
3.3 有線電視網與HFC接入技術
3.3.1 HFC接入的基本概念
3.3.2 HFC在物聯網接入中的應用
3.3.3 HFC與ADSL技術比較
3.4 電力線接入技術
3.4.1 電力線接入的基本概念
3.4.2 電力線接入的實現方法
3.5 光纖接入技術
3.5.1 光纖結構與工作原理
3.5.2 光纖接入的基本概念
3.5.3 FTTx接入的結構特點
3.5.4 EPON標準
習題
第4章 近距離無線接入技術
4.1 ZigBee技術與標準
4.1.1 ZigBee研究背景
4.1.2 ZigBee技術特點
4.1.3 ZigBee層次結構
4.1.4 ZigBee節點類型與網絡拓撲
4.1.5 ZigBee應用領域
4.2 藍牙技術與標準
4.2.1 藍牙研究背景
4.2.2 藍牙標準發展過程
4.2.3 藍牙的技術特點
4.3.1 6LoWPAN研究背景
4.3.2 6LoWPAN協議的層次結構
4.3.3 IEEE802.15.4協議
4.3.4 6LoWPAN應用領域
4.4.1 WBAN研究背景
4.4.2 IEEE802.15.6協議
4.4.3 WBAN應用領域
4.5 NFC技術與標準
4.5.1 NFC技術發展
4.5.2 NFC技術特點
4.5.3 NFC應用領域
4.6 UWB技術與標準
4.6.1 UWB技術發展
4.6.2 UWB技術特點
4.6.3 UWB應用領域
習題
第5章 Wi-Fi接入技術
5.1 Wi-Fi的基本概念
5.1.1 Wi-Fi研究背景
5.1.2 IEEE802.11協議標準
5.1.3 動態速率調整機制
5.1.4 IEEE802.11標準體系
5.1.5 無線通道劃分與覆用方法
5.2 IEEE802.11組網方法
5.2.1 網絡拓撲類型
5.2.2 基本服務集
5.2.3 擴展服務集
5.2.4 獨立基本服務集
5.2.5 Mesh基本服務集
5.2.6 基於Wi-Fi的物聯網應用系統
5.3 IEEE802.11漫遊管理
5.3.1 SSID與BSSID
5.3.2 管理幀與漫遊管理
5.3.3 漫遊與重關聯
5.4 IEEE802.11接入設備
5.4.1 無線網卡
5.4.2 無線接入點
5.4.3 統一無線網絡與無線局域網控制器
5.5 空中Wi-Fi與無人機網
5.5.1 無人機網的基本概念
5.5.2 空中Wi-Fi與無人機網的通信
習題
第6章 NB-IoT接入技術
6.1 NB-IoT的基本概念
6.1.1 NB-IoT發展過程
6.1.2 NB-IoT技術特點
6.2 NB-IoT接入網特點
6.2.1 NB-IoT網絡結構
6.2.2 NB-IoT業務模型
6.2.3 NB-IoT平臺架構
6.3 NB-IoT應用領域與開發方法
6.3.1 NB-IoT應用領域
6.3.2 華為NB-IoT應用開發模式
6.3.3 典型NB-IoT應用系統分析
6.3.4 NB-IoT商業模式
習題
第7章 5G雲無線接入網技術
7.1 5G的基本概念
7.1.1 5G技術指標
7.1.2 5G應用場景
7.1.3 無線接入網技術發展
7.2 雲無線接入網C-RAN
7.2.1 C-RAN基站結構演變
7.2.2 C-RAN架構的設計思路
7.2.3 C-RAN網絡架構
7.2.4 C-RAN技術特點
7.3 異構雲無線接入網H-CRAN
7.3.1 H-CRAN的基本概念
7.3.2 H-CRAN技術特點
7.3.3 H-CRAN網絡架構
7.4 霧無線接入網F-RAN
7.4.1 F-RAN的基本概念
7.4.2 F-RAN網絡架構
習題
第8章 無線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