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你所不知道的AI
歐洲殖民主義遺毒+全球化結構的不平等
【全面剖析:新興產業背後不為人知的勞動真相】
◆
如果人工智慧被理解為一台擷取機器,那麼我們就是原料。
◆本書賣點
◆經過數百次訪談與研究,牛津網際網路研究所三位學者寫出了《血汗AI》,講述全世界「真正」從事人工智慧生產的工人的故事——他們在人工智慧的流水線上提供人力和腦力,卻往往薪酬過低、剝削嚴重。
◆這本書也帶我們深入世界的不同角落、生產鏈的不同位置,描述持續造成全球不平等,主導資本、各式網絡、工作機會的權力結構。
◆內容簡介
對娜歐米・克萊恩(Naomi Klein)和妮可・柏勒斯(Nicole Perlroth)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揭露了人工智慧如何剝削人類勞動力的神話,也為更公平的數位未來提出有力論據。
矽谷給我們灌輸了這樣的錯覺,即人工智慧是一種無摩擦科技,將為人類帶來財富與繁榮。但在這個光鮮亮麗的外表下,隱藏著一個殘酷的現實,全球數百萬勞動人口往往在惡劣條件下辛勤工作,人工智慧才得以實現。這個剝削性系統是由一個錯綜複雜的網絡維繫著,這本書對這個網絡進行了急需且精彩的調查,揭示了人工智慧不為人知的真相。
以十多年來數百次的訪談與數千小時的實地調查為基礎,《血汗AI》描繪了刻意被隱藏的工人生活,以及決定其未來的權力結構。這本書讓人工智慧剝削的對象表達他們的心聲,這些被剝削者包括出色的作家與藝術家,以及許許多多資料標註員、內容審核員與倉庫工人等,書中呈現出他們危險、低薪的勞動,如何與性別、種族與殖民剝削的悠久歷史產生關聯。
人工智慧是一台擷取機器,它倚靠人類的集體努力與智慧,持續不斷地處理著益形龐大的資料集,讓它的演算法得以運轉。這本書是戰鬥的號令,詳細說明我們需要做些什麼,才能爭取一個更公正的數位未來。
◆
{AI生產線上活生生的勞工故事}
每詢問ChatGPT一次,就會耗費大量的資源及難以估算的勞動力。
1. 人工智慧資料標註工作是全球勞動市場的一部分,工作可以隨時轉移到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工作者必須跨國組織起來,捍衛自己的利益。
2. 人工智慧驅動的工作管理系統來勢洶洶。
3. 人工智慧將把權力集中到更少數人手中,並改變工人與老闆之間的關係。
4. 人工智慧並不同於核武或未來的滅絕事件——它帶來的風險是真實存在的。
5. 如果人工智慧被理解為一台擷取機器,那麼我們就是原料。
名人推薦
伊格言/小說家
何榮幸/《報導者》創辦人兼執行長
李欣穎/財團法人開放文化基金會執行長
林佳和/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阿潑/文字工作者
張烽益/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陳良基/前科技部部長
陳鳳馨/資深媒體人、News98《財經起床號》主持人
程世嘉/iKala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黃柏勳/當代藝術家
詹慶齡/資深主播、《名人書房》主持人
劉奕酉/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
蘇經天/52 Club會長、LinkingPros創辦人
顧玉玲/社運工作者、北藝大文跨所副教授
人性推薦
各界佳評
這是一本需要細究的龐大作品,我被作者扎實的田野資料與敘事手法折服,這些勞動流程的細緻記錄、拉高視野的結構分析,值得用力推薦!──顧玉玲,社運工作者、北藝大文跨所副教授
我們正進入全面歌頌與擁抱AI降臨的新時代,也正進入全面監控來牟利而不自知的商業模式,我們正迎來股市AI概念股超漲、獲利滿滿的時刻,但也同時迎來AI產業末端的數位人工勞動在遙遠不知名角落被剝削的隱藏事實。──張烽益,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本書從豐富的案例與歷史脈絡出發,在AI年代迎面而來的此刻,創作者應掌握自己的核心理念,讓AI成為延伸創意的翅膀。這場科技洪流將為人類文明帶來新的轉變,讓我們以全新的視角看待未來。──黃柏勳,當代藝術家
根據這份駭人聽聞的揭露,人工智慧有賴於對藝術家、資料標註員與工程師等的剝削……這些殘酷的現實生活故事,讀起來就像一則一則的反烏托邦寓言。——《出版者週刊》星級書評
默登、格雷厄姆與坎特……深入探討了一些最受矚目的科技發展,讓公眾意識到人工智慧的重要議題、其殖民根源與剝削傾向,社會應該盡早進行相關討論與辯論……發人深省且及時。——《科克斯書評》
《血汗AI》可能是目前人工智慧出版熱潮中最重要的一本書。它照亮了這場「革命」最黑暗的角落,揭露了巨型伺服器背後巨大的人力成本,以及剝削和濫用人類精神的勞役農場。我呼籲所有使用、利用人工智慧的人,都要讀這本書。——史蒂芬・弗萊(Stephen Fry),英國演員、導演、作家
我原本對推動人工智慧發展的人類剝削與企業貪婪所構成的複雜黑暗世界一無所知。……如果你和從前的我一樣,認為網際網路是一種「免費午餐」,那麼你一定要閱讀這本精彩且重要的好書。——布萊恩・伊諾(Brian Eno),英國前衛音樂工作者、視覺藝術家
這本新書說明了,維持人工智慧運行,不僅讓我們面臨迫在眉睫的能源危機,人工智慧存在的背後,還有一個全球血汗工廠……內容豐富且有趣。——美國政治網誌Daily Kos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詹姆斯・默登(James Muldoon)、馬克・葛雷厄姆(Mark Graham)與卡倫・坎特(Callum Cant)為「公平工作」(Fairwork)計畫的同事。這個計畫的宗旨是凸顯新興科技在工作場域最理想與最糟糕的使用狀況。
詹姆斯‧默登(James Muldoon)
艾塞克斯大學商學院管理學系副教授、牛津網際網路研究所研究員、「自治」智庫數位研究主持人。主要研究人工智慧及數位平台等現代科技,如何創造公眾價值與公眾利益。
馬克‧格雷厄姆(Mark Graham)
牛津網際網路研究所網路地理學教授、牛津地理與環境學院研究顧問、南非開普敦大學非洲資訊科技與國家發展中心研究員、柏林社會科學中心訪問學者。亦擔任公平工作計畫的主任。一直以來,研究大眾連結度在過去二十年對全球勞工的意義。
卡倫‧坎特(Callum Cant)
艾塞克斯大學商學院資深講師,主要研究工作、科技、二十一世紀危機。為《新國際主義》(New Internationalist)、Vice新聞撰稿,亦擔任專收勞工相關文章的期刊《底層日誌》(Notes from Below)編輯。
譯者簡介
林潔盈
臺灣大學動物學學士,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博物館學碩士。現為專職譯者,譯有《直立猿與牠的奇葩家人》、《馴果記》、《日本博物》、《愛為何使生物滅絕》等。
目錄大綱
前言 擷取資訊的機器
第一章 標註員
人工智慧資料標註中心的內部/循環圈裡的人類/全球勞動市場
第二章 工程師
ChatGPT不是你的智慧型朋友/聊天機器人會搶走你的工作嗎?/演算法審判日/設計造成的偏見
第三章 技術員
冰與火國度的資料流/人工智慧的動脈/基礎建設的力量/谷歌會喝掉我家用的水嗎?
第四章 藝術家
人工智慧軍備競賽/沒有藝術家的藝術/創造力測試/為什麼我們不會看到計算機版的卡拉瓦喬?/新事物的詛咒
第五章 操作員
認識亞馬遜的擷取機器SCOT/你未來的老闆可能是一台機器/罷工
第六章 投資人
AI淘金熱/加州創投資本的形成/沒有民主的技術/十六街與使命
第七章 組織者
資料工作者可以組織工會嗎?/人工智慧生產網絡中的技術工人組織/全球工作者運動
第八章 重新布線
步驟一:發展工人的力量/步驟二:追究公司責任/步驟三:政府干預/步驟四:勞工合作社/步驟五:拆解擷取機器,創造未來
結論
謝辭
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