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商品已下架,若仍需天瓏代為查詢或代購書籍,請與門市客服人員聯繫,或 E-mail 至 service@tenlong.com.tw 將有專人為您服務。

如果不在了,你想留下什麼?:關於愛與信念,以及給至愛之人最無價的生命禮物

林維君

  • 出版商: 悅知文化
  • 出版日期: 2025-03-17
  • 定價: $450
  • 售價: 8.5$383
  • 語言: 繁體中文
  • 頁數: 384
  • ISBN: 6267537706
  • ISBN-13: 9786267537701
  • 下單後立即進貨 (約5~7天)

商品描述

編輯每讀必落淚!
「道愛、道謝、道歉、道別,
人生中最重要的四件事,別等到最後一刻才說出口。」
執業20年「癌症照護」心理師林維君,首度出書!


  臨終病苦之際,如何能不留遺憾,不再害怕別離?
  人生如果有機會重來,
  有什麼話,是你想告訴已經遠離的人?
  當時若有機會好好說再見,
  是否就能微笑著繼續向前?

  生命從相遇的那一刻起,便開始了分離的倒數。
  而那些發生在病床邊獨一無二的故事,正溫柔訴說著愛、珍惜與放下。
  由專業臨床心理師引導,閱讀本書猶如一堂「生命教育」課,
  面對不得不的別離,帶我們學習如何面對「失去」與「和解」,將悲傷轉化為成長的力量。

  ◇道愛──珍貴的精神遺產與過往的美好回憶,並未消失
  活著的人如果可以認出逝者給予的生命禮物,就能帶著祝福,好好度過每個明天。

  ◇道謝──透過「發現」與「看見」,找出關係裡的隱藏課題
  即使病痛帶給肉體摧殘,但藉由「敘說」重新檢視關係,將更明白自己為何而活、為何而奮戰。

  ◇道歉──從過往的恐懼中鬆綁,為曾經的不理解尋求新的意義
  允許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觀點與行動,進而為自己的人生真正承擔起責任。

  ◇道別──讓即將面對失去而焦慮的人們,重拾安定感
  與臨終者「約定」,此生相愛的親緣不會因離世而斷裂,也是對於彼此的溫暖療癒。

深刻推薦

  王英偉 花蓮慈濟醫院緩和醫學中心主任/王映之 諮商心理師 /朱為民 臺中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李佩怡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教授兼系主任/李英芬 臺灣安寧照顧協會理事長/威廉 作家/侯懿真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臨床心理師/商沛宇 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 臨床心理師/曹朝榮 柳營奇美醫院創院院長/郭憲鴻(小冬瓜) 人氣YT頻道「單程旅行社」/陳志金 ICU醫生/陳亮妤 健保署副署長/張嘉芳 安寧照顧基金會執行長/黃文聰 柳營奇美醫院教學副院長/楊建銘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特聘教授/蔡佩真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授/蔡宇哲 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蔡佳芬 臺灣精神科專科醫師/鄭致道 臺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理事長/謝宛婷 奇美醫院緩和醫療中心主任
  (依姓氏筆劃排名)

  「如何將每一天都當成最後一天在活,此項生命功課對每個人都是無比困難的。」──李佩怡/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教授兼系主任

  「如果你曾經逃避談論死亡,這本書會告訴你,死亡並不可怕。」──曹朝榮/柳營奇美醫院創院院長

  「此書不僅探討了死亡和臨終關懷,更是一部關於愛、成長和生命意義的著作。」──楊建銘/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特聘教授

  「二○一七年十二月,父親過世了。我趕到醫院,在父親耳邊說:『爸,謝謝你,我愛你,我們之後再見。』很慶幸當時的自己,有鼓起勇氣說這些話。看了維君的新書後,我更堅定了。」──朱為民/臺中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

  「我在維君的文字裡找到可以依偎的力量,明白『愛』是所有生命的運行軌道。」──威廉/作家

  「維君心理師以專業陪伴每個個案與家庭,提醒我們:死亡是有任務的,除了善終,也幫助活著的人活得更好。」──張嘉芳/安寧照顧基金會執行長
  
  「我深深推薦這本書,相信它將為許多人帶來安慰與力量。」──黃文聰/柳營奇美醫院教學副院長

  「維君用自己的赤誠善待每個偶遇的靈魂,而將這條道路變成極其幸運且安心的單行道。」──蔡佩真/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授

  「書中的每個故事,都提醒著我們珍惜相聚時光,不讓遺憾成為生命的註解。」──蔡宇哲/ 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

  「描述四道人生的書也很多,但本書寫出每個微渺身影的磅礡劇情——『不要為我去死、要為我去活』。」──謝宛婷/奇美醫院緩和醫療中心主任

  【編輯推薦】
  每一次閱讀維君筆下的故事時,內心總是難免有許多情緒浮現。跟隨書中的角色們,經歷過各種分離或再開始,有些難過、有些不捨,但也有些暖暖的。每次閱畢,總提醒著我該打通電話回家,和父母們聊聊,就算是很日常的說說話也好。離別與死亡是我們總有一天都得要面對的課題,希望在那天到來前,我們都已做好準備,能夠無憾地、勇敢地面對。

作者簡介

林維君

  臨床心理師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心理學系雙學士;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碩士;澳洲阿德雷德大學哀傷諮商與安寧療護碩士。在敘事治療發源地Dulwich Centre完成敘事治療師的培訓。

  現職柳營奇美醫院血液腫瘤科臨床心理師、臺灣臨床心理學會理事。是臺灣第一批取得臨床心理師執照的人之一,同時具有勞動部烘焙丙檢及保母人員檢定資格,也是居家整聊室認證的整理師。

  致力於推廣敘事實踐、家庭溝通、預約善終、親子收納教育。在2024年創辦了「心之整理對話學院」,陸續推出一系列與故事、對話、家庭、善終、整理等深入每個家庭經驗的課程與諮詢服務。

目錄大綱

推薦序:
「有道人生」,讓彼此關係不留遺憾──李佩怡/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教授兼系主任
在生命的邊界,看見愛與光──曹朝榮/柳營奇美醫院創院院長
將面對死亡的無助,轉化為接納──楊建銘/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特聘教授
各界推薦
前言:為什麼要寫臨床故事?
如何閱讀這本書

CH1關於我們所擁有的愛
撲克臉太太──逝者的精神遺產與過往的美好回憶,並未消逝
這是媽媽送給你的守護神──死亡雖然感傷,但也是祝福的延續    
想念媽媽的時候怎麼辦──只是肉體沒辦法常伴孩子左右,但對孩子的關愛,無所不在
最後留下的那個人──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人生
留下這封信,請你留在人世間──「死亡」是「過渡」,讓經歷過這一切的人,可以重新體會愛、認識愛
遺憾的麥當勞──重新認識愛、重新認可自己出生在這個家中的獨特性

CH2那些感謝與留下的禮物
小公主──在死亡幽谷前,再次喚起「我存在的意義」
無論她叫什麼名字,唯一不變的是「媽媽」──帶著媽媽的愛,向前走
禁錮在補習班裡的思念──在面對生命的最後階段,家庭的「時間價值」需要被重新衡量
成為家裡的男人──在這個家裡沒有被明說,卻一直存在著的愛與堅持
那句尷尬不已的「我愛你」──在愛隱隱流動的溫馨氣氛下,催化道謝、道愛、道歉、道別
不倒翁與珠鍊──透過「發現」與「看見」,重新詮釋與家人的關係

CH3曾經的不理解
不受歡迎的心理師──或許是因為你很了解自己,知道承認死亡會讓人失去希望
我就這麼背叛了她──讓自己從過去的關係中鬆綁,為人生重新尋找方向
老天使──跟孩子談死亡的用意,並非是以安慰去消弭擔憂的心情
當愛長得不再像愛,你能認得出來嗎?──妳只是被巫婆詛咒變成怪物,妳永遠都是我最愛的媽媽
認識「爸爸」──更重要的是讓他知道妳是媽媽,妳會守護他、陪伴他
媽媽,妳為什麼不愛我?──心中的力量被童年的苦與現實的壓力蒙上塵埃,試著重新將它擦亮
媽媽都是妳的錯──這是我生產的故障品,還是要由我來負責保固

CH4不留遺憾,也不再害怕離別
彼岸的約定──讓面對未知而焦慮的人們,在約定當中重拾掌控感
把愛與牽掛,編進你的麻花辮──持續對話、反思、實踐,在百無聊賴的病床時光中,找到生命的光亮
用保險理賠環遊世界──最後的生命,要活得如煙火般短暫卻精采
別把我丟掉──透過對話,讓他體會到現在的家庭關係並非原生家庭的複製品
你的專屬「保生大帝」──在黑暗的通道中,看到了光,感受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