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關係.斷捨離:心理學權威教你辨識自戀型人格,擺脫自責,遠離情緒勒索,打破傷害循環,重拾內在安定 It’s Not You: Identifying and Healing from Narcissistic People

拉瑪妮.杜瓦蘇拉 著 林步昇 譯

  • 出版商: 天下雜誌
  • 出版日期: 2025-05-05
  • 定價: $420
  • 售價: 7.9$332
  • 語言: 繁體中文
  • 頁數: 288
  • ISBN: 6267468941
  • ISBN-13: 9786267468944
  • 尚未上市,歡迎預購

商品描述

  ★美國上市三個月再刷6次,銷量超過 26萬冊,授權28 國,萬名讀者好評
  ★UCLA臨床心理學博士寫給自戀型關係倖存者:認清、復原、療癒與成長
    
  有些人相處起來讓人焦慮、自責、困惑、耗盡心力,
  對方可能是你的父母、孩子、伴侶、兄弟姊妹、主管或同事、朋友…
  是否做錯了什麼?還可以改善關係嗎?其實你已經做的夠多了!
  無論是否留在關係裡,都有不讓自己委屈的互動和療傷之道,
  並且了解:這不是你的責任,錯不在你。

  我們可能無法辨識,但是毒性關係和自戀者就在家庭、職場、朋友圈之中,與我們產生糾纏不清的關係。

  我們可能從小就不自覺的安撫、迎合、設法討好自戀者,或者對方很有魅力,既會奉承呵護你,卻又沒有同理心、謊言連篇、否定貶低你,讓人感到緊張、憂鬱和自我壓抑、困惑且憤怒,甚至勉強改變自己,希望讓關係往好的方向發展。

  但是,有用嗎?

  作者為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心理系榮譽教授和執業的臨床心理學家,在全球各地舉辦講座且培訓治療師,教授如何以最佳方式協助在自戀型關係中受傷的個案,並且透過線上療癒計畫,為成千上萬名倖存者提供支援。

  作者在書中揭示各種毒性關係的模式和應對之道,以及如何修復對方帶來的傷害和影響。與其試圖理解自戀型人格,作者認為重點是學會識別哪些行為不可接受,認識健康關係應有的樣貌。更無須自責,當你停止自問是否可以做得更好,就是免受傷害的第一步。本書會帶你找回完整的真我,重新打造生活、勇敢表達需求和渴望,並且感到自在和安全。

  1. 辨識自戀型關係的互動模式。並非要撻伐自戀者,而是識別不健康的行為,認知到無論你留下或離開,他們都不會改變,允許自己與之切割,或以不同的方式互動。

  2. 清理毒性關係的方法。自戀型關係帶來的悲傷和其他關係不同,必須妥善處理這些傷害,才能在內在騰出空間照顧自己,建立身心更健康的人生。

  3. 培養「抗自戀體質」。避免再次陷入毒性關係的方法,培養對抗心理操控的能力,相信自己的真實感受,明白自己才是最美好的陪伴。

  4. 無法結束關係時的療癒之道:有些關係一時無法斷開,例如親情、婚姻、合夥關係。作者提供重要生存技巧,有助於避開衝突,同時也能在關係中復原和成長。

  5. 重寫生命故事。不用讓其他人來定義我們的價值。練習正視痛苦和負面的自我對話,並不再為此心生罪惡感,把自戀者從你的故事主角位置移除。

  ◆自戀型關係中的反應
  ◎你會說的話:
  –全部都是我的錯。
  –我要怎麼樣才能做得更好?
  –也許是我表達得不夠清楚。
  –我還不夠努力。
  –我一直說錯話。
  –我要更小心一點。

  ◎你會做的事:
  –不斷道歉。
  –討好自戀者,凡事如履薄冰。
  –為明明不是你造成的錯誤或行為承擔責任。
  –過度準備,或對家中或職場種種細節都一肩扛起。
  –試著揣摩自戀者的想法,預測並滿足他們的需求。
  –改變自己或環境來取悅自戀者(例如:強迫症般地打掃)。
  –否認自己真正的需求或渴望。

好評推薦

  作者直接向遭到毒性關係傷害的人喊話,憑藉她多年的臨床經驗和研究,提供精準的建議。我強烈推薦這本書給正在跟自戀型人格糾纏不清的讀者。一旦你察覺問題不在自己身上,就可以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基斯.坎貝爾博士(W. Keith Campbell, PhD),喬治亞大學心理學教授

  這本書寫得太好了。拉瑪妮博士用字遣詞直截了當,打造出一個架構讓我們能深入了解這種溫水煮青蛙的傷害形式有多複雜,以及如何從中走出來,進而獲得療癒。她質疑傳統心理學中現有典範的錯誤觀念和明顯缺失,以同理心和少見的坦率,帶領我們穿越地獄般的困境,最後找到真實的自己。——馬克・比森特(Mark Vicente),美國邪教NXIVM 舉報人、紀錄片《Empathy Not Included》導演

  這本書像是充滿同理心的地圖和求生指南,適合身陷自戀型關係的讀者,協助他們釐清如何在辛苦的關係中自我療癒,甚至在脫離關係後過得更好。——傑.謝帝(Jay Shetty),《僧人心態》作者

  這絕對是一本必讀的書。拉瑪妮博士會教你如何從毒性關係中自我療癒。她有數十年的研究和臨床經驗,給出了專業的建議,化「不可能」為「可能」。——梅爾・羅賓斯(Mel Robbins),《調校心態》作者

  本書探討了一個經常被嚴重誤解的主題,還為過去或現在身處自戀型關係中的讀者指引了一條出路。拉瑪妮博士心懷深厚的同理心,巧妙地幫助讀者從自責走向看清事實。對於看到書中呼應自身經驗的讀者來說,這簡直就是天大的禮物,總算不再那麼孤單了。——維耶納.菲倫(Vienna Pharaon),《療癒原生家庭創傷》作者

  無論你是想避免陷入有害的關係,還是想離開類似的關係,或是終於想要從中走出來,拉瑪妮博士這本書絕對有助於理解我們原本看不見的慣性。這本書不只能夠拯救人生,還能重建人生,也不只是幫你找到出口,更能找回真實的自己。——馬修・赫西(Matthew Hussey),人際關係教練

  拉瑪妮博士是研究療癒與自戀型人格的權威。在這本重要的書中,我很謝謝她還提到了經常被人忽視的主題:哀傷和自戀之間的關係。——大衛・凱斯樂(David Kessler),《意義的追尋》作者

  會傷害情感的關係剝奪了我們的聲音和力量,而拉瑪妮博士提供了一些實用的方法,教導所有讀者重拾主導權,再次感到完整。——黛博拉・紐威爾(Debra Newell),《Surviving Dirty John》作者

  作者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她特別重視如何從自戀者暴力行為的傷害中療癒自己。她的口吻既直接且同理,提醒我們療癒確實可能發生。拉瑪妮博士讓受傷的人感到安慰與認同。這本書真的是一份禮物。——珍妮佛・費森(Jenifer Faison),《Betrayal》Podcast主持人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拉瑪妮.杜瓦蘇拉(Dr. Ramani Durvasula)


  康乃狄克大學心理學學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心理學碩士和臨床心理學博士。

  現為執業臨床心理學家、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心理系榮譽教授,2012年曾獲得卓越教授獎。曾任美國心理學會社會經濟地位委員會主席。

  作者的臨床、學術和諮商領域為高衝突、特權意識強烈與對立型人格的成因,以及其如何影響人際關係、心理健康和社會期待,這項人格障礙的研究計畫曾得到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為期十年的資助。

  作者在全球各地舉辦講座和培訓治療師,教授如何以最佳方式協助在自戀型關係中受傷的個案,並且經營線上療癒計畫,為成千上萬名自戀型關係倖存者提供支援。

  杜瓦蘇拉博士是播客節目Navigating Narcissism的主持人,並且曾在多個媒體探討自戀型人格障礙的議題,包括國家地理頻道、TODAY Show、Good Morning America等節目。她的YT頻道有超過 190 萬訂閱者。本書為第四本著作。

譯者簡介

林步昇


  鍾情於綠豆湯的貓奴,翻譯是甜蜜的負荷,配音為後半生志業,希冀用文字與聲音療癒自己與他人,近期譯作包括《為什麼難過的總是我?》、《科特勒談新行銷》、《療癒原生家庭創傷》等。

目錄大綱

出版人的話    
自 序 你的需求和夢想值得被看見    
引 言 那些受傷的人後來怎麼了?    

Part 1   認識自戀型關係
第1章 什麼是自戀型人格?    
破解迷思,避免掉進自戀者的陷阱

第2章 傷痕累累的自戀型關係    
了解創傷羈絆的模式

第3章 自戀型關係造成的影響    
走出毒性關係第一步:認知「錯不在你」

Part 2   認清、復原、療癒與成長
第4章 理解自己的過去和弱點    
保護自己,避免再次受傷

第5章 完全接納現實    
不再期望對方會改變,把心力放在自己身上

第6章 清理毒性關係的方法    
處理悲傷,建立更健康的關係和人生

第7章 培養「抗自戀體質」    
鍛鍊心理素質,獲得人生自主權

第8章 留在關係中療癒與成長    
改變相處方式,讓自己有空間復原

第9章 重寫你的生命故事    
正視痛苦和負面的自我對話

結 語 永遠有機會為自己重新選擇    
謝        辭    
注 釋

最後瀏覽商品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