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描述
解讀台灣和全球半導體發展最重要的拼圖!
一個七十年前還不存在的產業,卻左右今日世界的局勢。
台灣以五十年的時間,從一個科技邊緣之島,
成為全球最先進晶片的兵家必爭之地。
台灣過去做對了哪些事?
現在掌握了哪些關鍵優勢?
未來又將面對哪些挑戰?
本書以歷史為經、科技為緯,經濟的視角,
解析台灣半導體產業如何煉成今日之矽盾?
站在世界半導體心臟位置的台灣,
又該如何在地緣政治漩渦中,
守住關鍵技術和領先地位?
掌握台灣半導體的過去、現在、未來,
本書給你最透澈、最迫切需要的解讀。
歷史研究的不是過去,而是改變。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奠基者史欽泰、最懂科技產業的經濟學者陳添枝、資深文史作家吳淑敏,以歷史為經、科技為緯,從全球半導體發展的歷史的軌跡,解析台灣政府和一群科技先鋒,五十年前如何擘劃產業政策、抓住關鍵的思考與機會,讓台灣成為今日世界的心臟。對於台日韓科技業的王者之爭、半導體業的合縱連橫,從台灣半導體產業競爭優劣勢到國際地緣政治角力,皆有深入的探討與分析。
近年因中美對抗引發的地緣政治,不僅牽動全球局勢,也影響著每家企業和每個人,該如何面對這場大國博弈,守住關鍵技術和人才?本書都能給予我們許多啟示和提醒。
專業推薦
前台灣大學校長、前工研院董事長 孫震
台積電共同創辦人 曾繁城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史欽泰
台大電機系學士、美國史丹佛大學管理科學碩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電機博士。曾任工研院電子所所長、工研院院長、工研院董事長、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院長及張忠謀講座教授、資訊工業策進會董事長,現為清大榮譽教授。
四十年工作生涯,致力於打造台灣資訊電子產業、孕育新產業。為台灣半導體開路先鋒,從RCA引進半導體製程技術的領隊,也是籌備聯華電子、台積電、台灣光罩、世界先進等標竿公司的主要決策者之一,更是備受科技界尊崇、愛戴的領導人。任職清大管科院院長期間,與哈佛大學合作撰寫台灣本土企業卓越個案,並創立亞洲第一個服務科學研究所。
陳添枝
經濟學家,專長產業、貿易、經濟發展。
畢業於台灣大學電機系、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經濟學博士。 自1985年起擔任中華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長期為政府提供政策建言,後轉任台大經濟系教授。2008年擔任經建會主委, 2016年擔任國發會主委,將理論化為政策。現為台灣大學經濟系名譽教授、清華大學台北政經學院研究員。
吳淑敏
清華大學中語系、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二十六年工研院生涯,歷鍊科技傳播、科技史、網路創新、科技藝術,參與工研院創意中心的成立,推動創意台灣的產業願景十餘年。著有《消失的1945:台灣拓南少年史》、《自由:12個關鍵決策》、《十里天下:史欽泰和他的開創時代》、《胡定華創新行傳》等書,並與故宮博物院合作,創作科技藝術《行氣》。
目錄大綱
出版者的話 解讀台灣半導體發展的重要拼圖 高希均
推薦序一 無數社會精英的奉獻和努力,成就了台灣半導體事業的發展 孫震
推薦序二 先行者的回響 曾繁城
作者序 向成就今日台灣半導體榮光的英雄們 致敬 史欽泰、陳添枝、吳淑敏
縮寫名詞中英文對照表
第 1 章|台灣半導體產業的誕生
晶圓代工模式:加速半導體技術創新
人力資源累積:教育造就大量理工人才
政府的角色:協助而不介入企業經營
半導體的地緣政治:大國博弈下須步步為營
第 2 章|半世紀前的擘畫
國家的危機:打造矽盾產業的起點
RCA 計畫:首次從美國引進全套的半導體技術
反對的觀點:阻止不了政府創造全新產業的決心
電子所示範工廠:聯電、台積電、華邦的搖籃
衍生公司模式:為台灣高科技產業培育人才
聯電經驗:啟發台灣半導體產業策略
第 3 章|晶圓代工模式
超大型積體電路計畫:因應個人電腦產業成長
米德——康威革命:晶片設計與製造分離
純晶圓代工廠:台積電開啟全新的商業模式
無晶圓廠晶片設計公司:帶動顛覆性的技術創新
純晶圓代工廠的威力:台積電成為世界的兵工廠
第 4 章|DRAM 困境
次微米計畫:發展自主的DRAM 技術
李健熙的警告:阻止不了台灣進入DRAM 的決心
DRAM 的大躍進:金融市場與租稅優惠的加持
DRAM 代工模式為何失敗:技術不能自外部取得
第 5 章|日本的興與衰
日本超大型積體電路計畫:80 年代超越美國的關鍵
美日半導體協定:韓國DRAM 產業漁翁得利
SEMATECH:重振美國半導體設備競爭力
美國半導體產業的復興:英特爾的微處理器獨領風騷
日本1990 年代的失落:錯用不同於全球的電腦系統
第 6 章|韓國財閥十年磨劍
韓國半導體產業的誕生:由私人財閥主導發展
財閥的奮起:三星十年磨一劍,建立DRAM 王國
1990 年代韓日爭鋒:一場財務資金的戰爭
韓國的技術追趕:十年內超越日本
為什麼韓國不是威脅:DRAM 不構成戰略疑慮
第 7 章|微處理器重塑賽局
微處理器的起源:英特爾的大金礦
平台模型:建構完整且互補的生態系
周邊的力量:從個人電腦到智慧型手機的競爭
後個人電腦時代:掌握手機晶片者為王
第 8 章|摩爾定律開闢黃金路徑
資本與工程師:樹立難以超越的門檻
微影技術:ASML 獨占鰲頭
台積電超越顛峰:堅持技術自主
第 9 章|中國的挑戰
中國的大躍進:傾國家之力發展半導體
台灣模式:以租稅獎勵吸引外企設廠
大型政府基金:志在技術發展,不在市場
彎道超車:須等待技術典範轉移
美國的制裁:決心走自己的路
第 10 章|地緣政治與半導體
美國晶片與科學法案:以政治干預市場
日本的半導體振興計畫:三階段重返榮光
歐洲晶片法案:建立半導體完整的生態系統
台灣半導體與地緣政治:全球化大勢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