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的力量 : 從個案研究探索全新的未知事物

井上達彥 著、梁世英 譯

買這商品的人也買了...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內容簡介>

一本書,從個案研究(case study)的案例分析,
掌握「為何這麼想?」「如何想得到?」的深度思考訣竅!

  新事物來得太多又太快,
  過去的經驗根本應付不來。
  唯有加強深度思考,打破習以為常的思考框架,
  才能有機會發現例外、獲得新知識與新觀點,
  進而解決正確的問題,做出適當的選擇!

  當今的時代,充滿著許多人們未知的事物,幾乎無法依循過去的經驗行事。「通則」再也行不通時,究竟該如何是好?

  這個時候,人們需要的是分析「意想不到」事件的成因,才能從「絕不可能」轉而了解「原來如此」,也就是找到發生「例外」的機制。「例外」指的是「以過去的經驗無法預料的事件」,本書中稱為「黑天鵝」。

  事實上,想要掌握「例外」,最好的方法就是了解質化研究。

  一般來說,研究社會科學的方法粗略分為量化研究與質化研究,量化研究主要是以問卷調查為基礎,藉由統計方法尋找變項之間的關聯,進而推演各種現象之間互動關係的「通則」。不過,無論樣本再大、抽樣方法再嚴謹,量化研究並不容易發現「例外」(黑天鵝)。

  另一方面,歸類於質化研究的個案研究,可以從訪談、觀察與分析中進行比對與推論,從資料與訪談中找出結論,有助於發現「例外」,進而了解「事出必有因」。

  本書作者井上達彥,從美國管理學會(AOM,Academy of Management)發行的學術刊物《美國管理學會期刊》(AM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精選五則以個案研究方法獲得年度最佳論文獎的文章,分析案例中發生「例外」事件的背景,詳細說明身處其中的人們「為何這麼想?」「如何想得到?」的思考脈絡。

  書中提到的「個案」,指的是在某些特定歷史個體或組織中發生的現象,主題包括衰敗教會的改革重生過程、報社從紙本媒體轉型為數位媒體的關鍵決策、好萊塢如何發掘具有潛力的編劇人才、新創企業的購併問題,以及醫療革新不普及的失敗原因。

  作者希望藉由個案研究,加強讀者洞察、邏輯與類推的能力。如此一來,即使面對複雜與未知的現象時,也能掌握背景脈絡、連結因果關係進而推演變化,發揮深度思考的力量!

<作者簡介>

井上達彥Tatsuhiko INOUE

  現任早稻田大學商學院教授。1997年神戶大學經營學研究所管理學博士。曾任廣島大學社會人研究所管理學專業助理教授、早稻田大學商學院助理教授(兼任商學研究所夜間MBA課程),自2008年起擔任現職。

  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兼任獨立行政法人經濟產業研究所教職研究員;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兼任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資深研究員。曾經榮獲2003年日本經營資訊學會論文獎,專業領域為競爭策略與商業系統(商業模式)。

  【作品一覽】
  著作:《創新第一課:模仿》(繁體中文版由臉譜出版)、《資訊技術與事業系統的進化》(暫譯,白桃書房)。
  合著:《從職涯看經營組織》(暫譯,有斐閣)、《事業系統策略:事業結構與競爭優勢》(暫譯,有斐閣)。
  編輯:《獲利引擎的邏輯:建構技術收益化機制》(暫譯,白桃書房)。
  合編:《改變的日本企業策略基盤》(暫譯,白桃書房)。  
  日文版審譯:《偷學》(Copycats)。
  審稿:《日產V型反轉的挑戰》(暫譯,中央經濟社)。

<譯者簡介>

梁世英

  日本一橋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專長財務金融,目前為專職日文譯者。譯作包括《學會圖解的第一本書》《策略思考》《想像的力量》《Facilitation引導學》《如何設計市場機制》《Big Data大數據的獲利模式》(合譯)(以上均由經濟新潮社出版)等。
 
<目錄>

【推薦序】一窺個案研究方法的奧秘(文/國立政治大學講座教授司徒達賢)

前言

第一章 為什麼有人堅信「飛碟降臨地球」?
 以個案研究找出因果關係
 什麼是個案
 個案研究的發想
 個案研究與量化研究的差異
 認知失調理論
 黑天鵝的存在
 個案研究的優點
 棉花糖實驗
 個案研究的三大力量
  1.活化人類智慧的脈絡力:思考力與觀察力搭配應用的能力
  2.處理複雜現象的邏輯力:解開因果關係的能力
  3.藉由類推去開拓未來的類推力:即使前例不多也能推導有效假設的能力

第二章 衰敗教會的例外重生
 顛覆通論的單一個案
 單一個案的價值
  先鋒個案/代表個案/異常個案/原型個案
 《美國管理學會期刊》二○○七年最佳論文獎得奬論文
 做為個案研究對象的故事
 該研究的主張與貢獻
 造成變化增幅的脈絡
 造成變化增幅的行為
 由異常導出的含意
 立足學術巔峰的研究風格
 避免菁英偏誤與回顧偏誤
 歸因順序
 【個案研究重點整理】

第三章 報社轉型決策的扭曲現象
 面臨威脅的慣性法則
 二個實驗
  1.實驗室實驗法
  2.自然實驗法
 重複實驗的邏輯
 《美國管理學會期刊》二○○五年最佳論文獎得奬論文
 受威脅而改變的資源分配變化
 不受威脅而改變的獲利慣性
 方向錯誤卻繼續前進
 受威脅與扭曲現象
 洞察自例外個案的扭曲消除法
 外部意見的重要性
 宛如做實驗般的個案研究
 立足學術巔峰的研究風格
 【個案研究重點整理】

第四章 好萊塢創意買家如何判定創意賣家(編劇)的潛力
 無意間判斷對方的雙重歷程
 《美國管理學會期刊》二○○三年最佳論文獎得奬論文
 二元評價模型
 判斷創意潛力
 第一個判斷過程:人物分類(人格特質的原型)
 創意賣家的七種原型
  藝術家/說書人/運籌者/新鮮人/老練工人/交易商/不適任作家
 第二個判斷過程:關係分類(互動模式的原型)
 對等且互惠的關係
 單向指導的關係
 立足學術巔峰的研究風格
 【個案研究重點整理】

第五章 優異的醫療革新不普及的原因
 專家之間的無形障礙
 一致法
 差異法
 《美國管理學會期刊》二○○五年最佳論文獎得奬論文
 二階段的調查過程
 第一階段的調查
 第二階段的調查(之一)
 廣為普及的極端個案
 尚未普及的極端個案
 比較分析狀況相左的個案
 第二階段的調查(之二)
 立足學術巔峰的研究風格
 防止研究失焦的問題意識
 【個案研究重點整理】

第六章 新創企業購併案的背叛
 買賣雙方之間的信任不對稱
 《美國管理學會期刊》二○○九年最佳論文獎得奬論文
 導向不幸結局的購併五個階段
  1.篩選階段
  2.社交階段
  3.原則合意階段
  4.準備合約階段
  5.執行階段
 信任不對稱造成的二種欺瞞
  1.談判欺瞞
  2.重大欺瞞
 立足學術巔峰的研究風格
  1.源自單方觀點的偏誤
  2.回顧的偏誤
  3.源自誘導詢問的偏誤
 【個案研究重點整理】

第七章 有助於商業實務的個案研究
 堅持與割捨的選擇
 應該堅持:學術調查與實務調查的共通部分
  1.即使是單一個案,針對分析下工夫,也能導出充分的啟發
  2.做好調查設計,嘗試驗證假設
  3.貼近現場,可獲得意料之外的「發現」
  4.基於比較分析的極限進行追加分析,提高假設的精確度
  5.追蹤調查對象,解開因果機制
 割捨掉也無妨的部分:學術調查與實務調查的差異
  1.探索真理還是當成輔助判斷依據
  2.追求正確還是速度
  3.累積於組織內部還是追求個人的發現
  4.可普遍適用的抽象命題還是只適用於企業內部的具體綱領
 連學會都相形失色的公文式教學(KUMON)運作模式
 支撐起KUMON共同體理論的共通語言

結語
致謝
延伸閱讀
圖表索引